搜索
赵平的头像

赵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6
分享

东山北麓之忆

在美丽的山水桥城都匀,有西山和东山公园,凡是来匀城旅游的人们都想去游览这两个地方。

西山公园绿树成阴,地势平坦,当年紧临喧嚣的火车站,里面有游乐园和动物园,是小孩和老人休闲玩耍的好去处。东山公园高峻挺拔,从山脚到山顶,没有车道,仅有蜿蜒的人行石梯可拾级而上,只有体力好的人才敢挑战东山。

在东山公园北麓的东山之脚下,当年建有一所教师进修学院——黔南教育学院。二十七年前我曾在这里进修学习过两年,这里留有我当年诸多美好的记忆。

师范毕业工作四年后,不甘心做一辈子山村小学教师的我通过努力考取了黔南教育学院,走进了梦想中的象牙塔,开启了我新的人生之旅。

黔南教育学院始建于一九八四年,当初是为培养黔南地区初中教师而设立的教师进修学校。

学院依傍东山公园而建,占地面积仅有26亩,不要说拿它和今天的任何一所大学相比,就是同今天各地的中小学校园相比,它也只能算一个实足的袖珍大学。不过当年学院校园设计合理,楼群错落有致,建有融教室、办公室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图书楼、干训楼、教职工宿舍楼、学员宿舍楼多栋,以及集礼堂、食堂为一体的建筑群,总面积为17000多平方米。学院设有中文,政史,数学,生物,英语及行政管理共六个系。

学院海拔高度相对较高,从匀城大街到我们学院,必须爬一段坡度为近60度的斜坡,沿着斜坡前行大约100米到达坡顶后是一个岔路口,往右行是登临东山公园的正大门入口,往左行约100米,学院大门便矗立在眼前。学院位居东山之畔,高楼耸立,因海拔较高,当年许多学员戏称学院为黔南教师的“最高”学府。

当时的学员来自黔南各地,一般都是中师毕业至少工作三年以上的在职在编教师才有资格报考。我师范毕业工作到了第四年后,才终于争取到一个报考进修的名额。中师毕业参加教育工作那几年,根据我个人意愿,我一直从事小学和中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这次我最想报考的当然是中文系,可是当年教育局分配给我们片区的只有一个政治与历史教育专业的报考名额。为了开拓视野和提升自己,为了能走进梦想中的象牙塔,我只能委屈自己,上级给我什么专业我就报考什么专业,至于自己一直喜欢的中文系,只好忍爱暂时放到一边,等以后有机会了再作打算。

一九九三年九月,经过精心准备,认真复习,我终于有幸考取了黔南教育学院政治与历史教育专业,从此走进东山北麓的象牙塔,实现逐梦大学之夙愿。

教学及实验楼将学院围成了一个圈。在图书楼门前,建有一个圆形的水池,里面养了不少金鱼,还种了不少荷花,我想这就是匀城人们所说的荷花池吧。

来学院报到那天,入住学员宿舍,正好经过这个荷花池,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到盛开的各色莲花,见到了如此肥大的荷叶,荷池中成群的金鱼自由的游来游去。见到眼前的美景,我想我来到这里,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要像眼前的荷花一样盛开在茫茫人世间!

我读的政治与历史教育专业虽然并不是我心仪的专业,但庆幸的是学院中文系就在我们政治与历史教育系隔壁,更高兴的是学院图书楼藏书颇丰。上课之余,我每天几乎都泡在图书馆,两年时间,我在这里读到了以前想读却读不到的各种文学类书籍,阅读让我在学院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当年学院院长是胡德尊教授,他教授我们哲学,胡教授学识渊博,思想深隧,语言风趣,他的每一堂课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院党委书记兰竹卉是位女强人,她政治觉悟高,说话快言快语,她的课既有理论高度又十分接地气。政治历史系系支书饶天枢,主任张发权都为我们上过精彩的专业课。年轻漂亮的班主任董桂花,当年只不过才年长我们班上同学几岁,同学们在课上尊称她董老师,课下都习惯亲切的叫她桂花姐。专业课的学习其实并不难,只要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考前做好复习,应对各科考试没多大问题。在学院学习的两年,我连续两年都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

在对政治历史教育专业学习的同时,我有幸结识了中文系的一些学员和几位有名的教授。其中印象较深的有副院长伏正华,他普通话说得特别好,对指导黔南人如何学好普通话有独到研究。与副院长梁光华教授的认识,是在一次听他在学院的阶梯教室为大家作“对联知识趣谈”的讲座时认识的。记得那天梁教授的讲座会场听众爆满,他在中文系的教授中相当有名气,在黔南教育界很有声望,特别是他对西南鸿儒莫友芝的学说更有深入研究。那天现场聆听他的讲座,如沐春风,如饮琼浆,令我视野大开。梁教授学识渊博,讲座中现场作对联,戏说逸闻趣事,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他没有看一眼讲稿,那些所有要和大家分享的东西全装在他的心里,要讲什么,信手拈来,收放自如。别看他个子不高,但讲起课来却魅力无穷,整个会场欢声笑语,听众频频点头,场内掌声不断。梁教授那天的讲座,让我终生难忘!

自从听了梁光华教授的那次讲座后,我对读中文系的学员更是羡慕不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抽空学好中文,将来有机会一定去报考中文本科专业,争取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庆幸的是,在临近毕业的那半个学期,传来了好消息,当年省教育学院中文系要在我们学院招收一个本科班,报考人员不仅限于中文专业,只要具备大专学历者皆可当年报考。这个消息对于一直钟情于中文专业的我,真是一个莫大的喜讯。于是我作出决定,跨专业报考中文专业本科,这虽然有难度,但对一个心中有追求和目标的人来说,一切困难都算不了什么。我借来中文专业的相关复习资料,认认真真做笔记,每到晚上还跑到黔南师专去偷听师专中文系教授们开设的考前辅导课,其中多次有幸偷听到了丁润生老师的辅导课,受益匪浅。别人学习中文专业课要学二至三年,当时留给我学习加复习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这是一个艰巨的学习任务,但对我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咬紧牙关,废寝忘食,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当年的成人专升本考试中,有幸考入贵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现了自己多年来一直想学习中文专业的愿望。

匀城的东山海拔960米,《都匀县志稿》对东山有这样的记载:“巍峨矗立,气象端严,剑河前绕,诸山罗列,为府治镇山。”说其为“府治镇山”,可见东山在匀城百姓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山之巅建有奎星阁,史料记载其阁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清嘉庆瘐申年(1800)年改为钟鼓楼,又名奎星阁,阁内置铜铸巨钟大鼓。每当清晨日出,自城中仰望东山,山巅流光溢彩,楼阁若隐若现,仿佛琼楼仙阁,瑰丽无比。每日晨钟荡响,洪亮悠扬,飘越匀城上空,声震数十里。明清时期,此景被称为东山晓钟,为都匀八景之冠。

黔南教育学院当年选址于此,依傍历史悠久的东山,应该有其深远的意蕴。它告诉人们,要登临东山之巅,必需有强健的体魄,有坚韧的意志,有不畏艰险的决心方可登顶俯瞰匀城美景,近距离聆听东山晓钟。而一个人在学业亦或事业上要有所成就,亦必需要有登临东山之巅的精神意志和决心。

当年东山北麓的黔南教育学院为黔南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教育教学及管理骨干,为黔南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都匀市斗篷山路的剑江大道中段5号成立本科层次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教育学院当年撤院搬迁并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院撤院搬入新校址后,东山北麓黔南教育学院的办学从此成为历史过往,当年学院的栋栋高楼如今人去楼空移作他用,唯有院内那荷花池静静的留守在东山脚下。

我从黔南教育学院毕业离开此地已经二十七年,始终对此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回到匀城,远望东山,耳畔仿佛又响起东山之巅奎星阁传出的袅袅晨钟之音,不由得又忆起东山北麓当年在教育学院的历历往事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