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宰清海的头像

宰清海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12/08
分享

陈剑生书法破体之美

陈剑生,号仙游子,1942年生于福建仙游,1968年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院。就读于中国清华美院书法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会员、逸仙画院画师、闽西博物馆美术师、李耕画院特聘画师、罗丹书法研究会名誉理事,原闽西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

国画艺术师从素有“南李北齐”之盛名的国画泰斗李耕先生,书法得益于罗丹体创体人罗丹老师的真传。善工人物、尤其仕女画见绝,一枝独秀。画风细腻而纤秀、闲文淡雅,形态造型臻美绝伦,熔工笔写意以于一炉,柔重并蓄,渲色明快;其书法造诣颇深,自成一体,人称板桥变体一—破体书法,笔势如行云流水,以拙见长,如诗如画,画中有书,书中有画,笔墨简洁,意境深远。

近年来先后在香港、澳门、台湾、珠海、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报界纷纷发表文章报道,给予高度赞赏。1991年在新加披举办义展,引起轰动,收入20多万全部捐赠南洋客属总会为文教基金。本文重点阐述陈老的破体书法艺术。

破体书法其意是指对书体相关定体及有直接联系的书法家风格所进行的突破。“合而裁成”“酿成一体”等都是对破体书法的一些体态诠释。但在其概括上、下定义上明赵宧光《寒山帚谈》卷上《格调》的说法是比较中肯清晰的,其曰:“破体有篆破真不破,真破篆不破,有篆真俱破;有可破可不破;有有义之破,有无义之破。不可破者,勿论可也。”

故破体书法是在一定规矩下进行的一种字体“突破”、或者追逐更高层次书法艺术、表现某一种情感需要所产生的。在中国的文字起源、发展进程中,汉字从商代甲骨文、周朝青铜文(金文)、秦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的楷书及行书、唐宋的草书,演变呈现出从繁入简,书法艺术呈现从“端庄”“温厚”向“狂”“潦”(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转变。在期初造字的意义是在于记录和标识,但随着时代发展,中国汉字存在的内涵越来越饱满,衍生出来的价值越发丰富,尤其汉字的书法艺术更是世间文字艺术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在理论建设上中国造字用字之法在历史长河中很早形成了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六书为根基的理论。

研究破体书法的理论著作在历史上本身就比较少,对于系统性理论建设依旧有些单薄,更多的是建立在书法家作品上的评说,而本文将以欣赏陈剑生先生破体书法美为论,简述他书法之破之丰富。

他对破体书法研究在他艺术世界中是起步比较早的,他还年轻时,大概在60、7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书法破体艺术,如今其书法造诣已是炉火纯青。今天谈论他的破体书法,主要从三个方面的来说。其破体中破之美,其破体中气之美,其破体中形之美。

其破体中破之美。破体就要敢于去打破常规,要打破字体原有的体式,更要不断推演、研究字体之结构,找寻字体变化之规律,演练出新的字体结构,形成独具一格字体结构和意蕴,如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1953年用人工石创造“砼”字,代替笔画繁杂的混泥土,这也是字体打破,而破体书法一方面需要打破常规,一方面也需要把握字体规律,即改变中又能让人接受,破体中兼顾书法艺术,这样才是可靠、有意义的破。陈剑生先生的破体书法,不难看出每次字体结构的变化都是在无数次的推演、研究之后,才得以与世人相见,他的破体中破之美就在于他如此勤奋下,又严守造字用字六书之法,形成他独具一格的破体美之元素,即字体结构上破之稳固,松垮之间破之严实,字体意义上破之形象,栩栩如生般如活物。

其破体中气之美。如初见人者观其神貌,感其精气神,破体气之美就在于内部精气神是否饱满,勾画间气息是否十足,是如峰险岭峻,还是如薄雾缥缈,还是如江流原野浩浩荡荡。陈剑生先生破体气之美有些奇特,不单独于其中一种,形成综合而独立的破体,而是兼具含有,如在其吸收小篆、甲骨文之后,破体上犹如江流原野浩浩荡荡, 在其吸纳草书、隶楷破体之气,纵横间如峰险岭峻,粗细间如薄雾缥缈,其破体气之美,其内丰富而外饱满,精气烁烁,其破体书法之美跃然纸上。

其破体中形之美。简单讲就是在形体的美,陈剑生先生的破体书法艺术,是造字用字艺术、绘画艺术等化合而成,其字形有着人形之感;其状似画——书如画、画如书、书画一体;破中有行,画中有态,笔法之成熟,形态之美显于薄纸间,而他的破体书法中形之美,观之还给人一种温文尔雅、敦厚善实的感受,如慈眉善目的老者一般,其破之美形之凝练,其美之真善之形态,其美之如矍铄如光明。

总之,陈剑生先生破体之美,有形有心有气,是千锤百炼出之美,是万千形态推敲之神韵,技艺娴熟之意凝练。他守破体之规矩,造书法之新美,立一人之独具,将其所追逐的破体书法走向深远。(文/宰清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