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群明的头像

张群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17
分享

灌香肠

每年冬至,我都会请卖肉的朋友帮我灌一二十斤香肠。从丢不到一百块钱,到今年的七八百块,这些年肉价整整涨了八倍!不过再贵,还是要灌些,已经成了习惯,过年少了香肠,总感觉是一种缺憾。

第一次灌香肠,应该要追溯到三十几年前了,那时候我才上初中。有一天,大概也是冬至前后吧,在县城中学做老师的姑姑和姑爹带回了一小盒宝贝,姑姑说是宝贝,我们当然相信了。因为他们在城里工作,经常带回来些我们看都没看过的东西,诸如三色圆珠笔,电石打火机,五十支装的凤凰香烟,甚至还有电动小拖拉机……有爸爸喜欢的,也有我喜欢的。这次的宝贝是“肠衣”,我们同样也是闻所未闻,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了。

姑爹神秘的说,这是朋友从浙江带回来的,专门灌香肠用的,有十来米呢,很难弄到。至于怎么灌,姑爹他们也没实践过,只是听给他肠衣的朋友简单教了一下流程。

说灌就动手,姑爹是实习总指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准备工作很快就绪。我只记得,在自始至终的笑声中,那十来米肠衣,最终只灌出了长的短的加起来不到一米的成品香肠,剩下的肉泥,都做了肉圆。至于味道,在那个年代,肉里什么佐料都不放,也是香死个人!特别春节,客人看到盘里被切成薄片的香肠,虽然非常的不规则,但都会以一种崇敬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去处理掉,绝对光盘!那个时候,爸爸是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有固定工资,我们一年到头还能吃到一两次的香肠,我相信,没见过香肠长什么样子的人,应该在大部分。

以后每年的冬至前后,姑爹都会带一盒肠衣回来,然后全家齐动手,同样是在自始至终的笑声里,灌出诱人的香肠。而且,一年比一年灌得长,一年比一年味道更香!这样的快乐,一直延续到姑爹他们退休回到了农村居住。也就在那年,大的菜市场有了专门灌香肠的行当,我们这些“大众手艺人”算是彻底退出江湖了。

到菜场灌香肠,正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买他的肉,直接加工;二是自己带肉,请他加工,给加工费。不管哪种情况,我都会坐在旁边看着加工,以防有可能的偷梁换柱!当然了,绝大多数肉老板都是诚信经营,但也不排除会有极个别利欲熏心的人,用猪槽头(猪颈肉),甚至更差的、夹杂着淋巴的下水肉以次充好!碎肉,怕的就是这个,所以,看着灌香肠,其实图的就是个放心踏实。

这个过程,也很熬人,如果不需要排队,也就几根烟的时间。如果前面有人,肉老板会用脚推张油污光亮的凳子,叫你坐会儿;或者叫你先回去,大概多久再过来。但肯回去的很少,“无商不奸”早已深深地刻在平民百姓的头脑里了。我会坚持站着,不断地跺脚,不断地搓手,不断的呵着气跳来跳去,以驱走无孔不入的寒冷。

在这个时候,总想到姑爹带回来的肠衣,总想到在温暖的家里,虽七手八脚,但其乐融融的场景……

后来结识了一个卖肉的朋友,和我年龄相仿,为人善良,做事中肯,所以生意也不错,自然得到了我的信任。从此,我就直接把钱丢给他,关照好三分肥七分瘦,灌好了通知我去拿。凭着诚信,他的肉店,从乡下开到了城区,从一个店,开到了几个店,老婆儿子都做了肉老板。我家每年的香肠,依然还是在他那里灌,因为他灌的香肠,让人吃着放心、踏实!

刚灌好的香肠,胖嘟嘟、嫩粉粉的,看上去一弹就破的样子。爸爸会用竹竿把它们挂起来,前几天放在阴凉通风处,待肠衣有一点干了,再移到阳光下,有空就用牙签在上面扎些小眼,以便里面的水分很好的蒸发,大概晾晒二十天左右,便可以“香肠自由”了。不像过去,非得有客人来,才能尝到它的美味。

香肠虽然是干货,但不同于腌熏制品,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伤害,再加上它食用方便,香味浓郁,现在已经成为老百姓饭桌上的家常菜了。

卖肉的朋友还告诉我,香肠不要蒸,最好用水煮,水开了再焖二十分钟左右,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去除有可能存在的防腐剂,更健康。每次我也是根据这个方法加工,不仅又怀念起以前自己灌的香肠,没有任何添加剂,只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加一些最常用的调料,味道也是不错。

现在人的伙食条件虽然比十几二十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总觉得生活质量,特别是健康指标却下降了。过去煮碗红烧肉,也就放点酱油和盐,有条件的撒几粒味精,能吃得汤都不剩!不像现在,八角桂皮加香叶,蒸鱼豉油和蚝油,各种添加剂硬是把精养猪肉烧成了野猪肉……

我倒是希望能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