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光
温州市区马鞍池公园内有一片桂花林,平时并不惹人注目。金秋十月,仿佛一夜之间,桂花树在秋风中绽开了花蕾,那淡淡的幽香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于是,人们奔走相告:“走,到马鞍公园看桂花去。”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下不少赞美桂花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的“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被誉为千古名句。白居易的“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也写得不错,历来脍炙人口。宋代韩子苍的“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将桂花树与“嫦娥奔月”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李清照则称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给予最高的褒扬……当然,不仅仅是诗人们颂扬桂花,广大的老百姓同样喜欢桂花。经群众性评选,桂花一跃登上“十大名花”的宝座。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都将桂花选为“市花”。每当桂花飘香的季节,更是万人空巷,市民游客争先恐后去一睹其芳容。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信步来到马鞍池公园赏桂品香。可惜昨夜的一场秋雨,打落了树上的桂花,撒得一地金黄,但桂花树依然在风雨中挺立,不屈不挠。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一阵清香,随风飘来,真可谓“未见其花,先闻其香”,愈走近那片生机盎然的桂花林,那香味就愈浓郁。
马鞍池公园的桂花树大约有数十株,有的开金黄色的小花,有的开乳白色的小花。公园管理员告诉我说,桂花是一种常绿乔木,统称“木樨”,叶呈卵形,花有不同的颜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可惜马鞍池公园里只有金桂和银桂,缺少那种“滴露研朱染素秋”的丹桂,这也是一种遗憾吧。
桂花林里到处是人。老人牵着孙子来“赏桂”,文人伴着诗友来“吟桂”,最开心的是小朋友,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玩着各种游戏,你一句,他一句,向老师提出许多问题:“哪株树上的桂花开得最旺?”“月宫里的桂花树又是啥模样?”……老师很耐心地逐一回答。
树丛中两个中年妇女,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用力摇动树枝,桂花“簌簌”地落下,另一个把雨伞倒过来接桂花。她们这种不文明的举动,立即引来大家的责备,小朋友也纷纷地跑过去,大声地喊:“不能摇,不能摇,要把桂花的芳香留给所有的人。”
看到这场景,我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
说实在,过去我对桂花并不在意。前年秋天,我到杭州开会,住在满觉陇附近的一家宾馆。那几天,正赶上桂花盛开,我不由动了情,上山去赏桂。
“满觉陇”又称“满家弄”,是南高峰南麓和白鹤峰夹峙下的一条山谷,沿途种植了7000多株桂花树。当秋风拂过林梢,浓密的桂粟纷纷如雨,山谷里响起一片淅淅沥沥的声音。走在桂花树下,那色彩,那幽香,那响声,真令人陶醉。我才慢慢领略到“满陇桂雨”的意境,悟出一点桂花的哲学。
桂花含蓄而不张扬。它没有漂亮的外形,没有硕大的花朵,也没有缤纷的色彩,但它将清香全部释放出来,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和牡丹、菊花、海棠之类的花卉相比,桂花平易得多,质朴得多,正如江南女子淡泊文静,含而不露。
桂花脆弱又很坚强。不是吗?如果轻轻地摇动树枝,那小小的花朵便纷纷坠落,这正是它脆弱的表现。然而,在萧瑟的秋风中,耐不住轻寒的群芳大都凋零,桂花树仍然昂首挺立,郁郁葱葱。更为难得的是在秋风中绽放出一串串、一簇簇的小花,黄如金,白如银,红如丹,为寂寞的园林抹上一片亮色,这又是它坚强的所在了。
桂花热情而不孤傲。当你工作劳累的时候,当你心情烦恼的时候,桂花以独特的美吸引你,张开双臂拥抱你,看到它那温柔的笑脸,闻到它那醉人的芳香,仿佛满身的疲倦,满脸的愁容都烟消云散,整个人轻松极了。
不知不觉来到桂花林中“桂馨亭”。亭里有几个老年人,有的在拉琴,有的在唱京剧,有的在聊天。我在一个空位上坐下,听到一位老人吟起了《灵隐寺》诗中的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我不由脱口而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读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我们就是唐代的宋之问和骆宾王,在杭州的灵隐寺月下吟诗。
几句诗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我们不由聊起桂花来,老人说自己很喜欢桂花,也很熟悉古人描写桂花的诗句,他说,“人闲桂花落”,不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吗?在家清闲,便动了雅兴,到公园里赏桂来了。
他还给我讲“吴刚伐桂”的故事:很久以前,月亮里面有一株桂花树,高五百丈,挡住月光。汉代时,一个叫吴刚的人,因为“学仙”不遵规矩,受到处罚,被逐出人间,到月中伐桂,但这株桂花树很神奇,砍了之后,又合拢过来,总不能砍倒。几千年过去了,尽管吴刚每日伐树不止,而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香飘四方。因此,吴刚不能重返人间,每当月圆之夜,我们抬头望月,都会看到吴刚那疲倦的身影。我说,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桂花树是砍不断,灭不绝的,永远把芳香留在人间。
他很赞同我的看法。我也为结识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而高兴,我们便在桂花林中边走边谈,一直到夕阳西下。
(首发《瓯江文艺》2021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