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绍光的头像

张绍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6
分享

走进缸窑村

张绍光

永嘉县碧莲镇有一个村庄,名叫“缸窑村”。顾名思义,这个村以“缸”而得名,因“窑”而著称。

走进村口,看见公路边并排立着3个的大缸,分别写着“缸”、“窑”、“村”三个大字,创意新颖,赏心悦目。路旁摆满各种颜色的陶缸,品种繁多,满目琳琅,其中有酒缸、水缸、米缸、陶瓮等,用途不一,大小不等。

缸窑村原党支部书记、现任村长刘锡中在文化礼堂接待我。他了解到我曾经担任《温州陶瓷建筑材料工业志》一书的主编,便开门见山地说,缸窑村里制缸、烧窑,至今已有360年了,应该在温州陶瓷史里补上一笔,让这段历史永久保存下来。对此,我深表赞同。

刘村长告诉我,缸窑村有60多户家庭从事制缸行业。鼎盛时期,年产陶缸数万只,销往全国各地。2012年,村里的最后一位“制缸匠”在龙窑里完成了最后一次烧制,从此,承载了几百年的窑火渐渐熄灭,陶缸生产退出历史舞台。然而,缸窑村名闻遐迩,销售市场仍然活跃,从温州到台州,从浙南到闽北,外地生产的优质缸具,源源不断地汇集在这里,村民由“制造”转变为“销售”,生意依旧红火。目前仍有100多人从事“缸产品”这个行业,并拥有几十辆移动销售车。“缸窑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陶缸销售专业村”,村民们“三步不离缸”, 走上了“以缸致富”的新路子。

为了传承“缸窑文化”,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碧莲镇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刘锡中在党支部书记任期内,修建了“缸文化展览馆”,取名为《缸窑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资、设计、施工和展品收集,一个古朴而丰富的展览馆已经落成。同时,村里还修复一处有300年历史的“龙窑”,让人们重拾那些失落的记忆。我认为,缸窑村村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独有的“缸窑文化”通过展览的形式保留下来,并融入到文化礼堂的建设中,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随后,我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缸文化展览馆”。

展馆的设计别具匠心。一楼入口处的地面铺设一层厚厚的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下面的破砖碎瓦,这都是从烧窑遗址挖掘出来的“古董”,具有沉甸甸的历史感。馆内陈列大量的缸制品及制缸的工具,也是村民自愿捐献的。墙上悬挂的一件件展板,有文字、图表、照片等资料,信息量大,说服力强,真实地记录缸窑村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

作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缸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展馆二楼以实物、模型等,展示制缸的工艺流程,包括选土、捣土、制坯、晾晒、刻纹、釉饰的制作环节,还有装窑、烧窑和出窑等工艺流程,让人们体会到:制缸不仅

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刘村长介绍,缸窑村“制缸”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当时,有

一位叫李国琏的江西人,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李元清、李世兴从江西建昌府松城县来到温州。他们世代精通陶瓷工艺,熟悉“制缸”的生产过程。由于家乡缺少泥土,就到处寻找可以用来“制缸”的原材料。后来,终于在永嘉楠溪江边的黄岗村发现了适宜烧制陶瓷的泥土,且储量丰富。于是,他们就带领家眷,迁徙到黄岗村,开设缸窑,生产陶缸。从此,李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制缸技术代代相传。他们烧制的陶缸品种多样,造型古朴,品质优良,受到四面八方顾客的好评,很快就打开销路,生意兴隆,名声远扬。

解放后,黄岗村一分为二,新建了缸窑村。政府投入资金,成立了地方国营永嘉县第二耐火器材厂,后来又改制为村办企业,鼎盛时期,正式工人达到100多人,还有30多名“粗工”,每年烧缸达数万只。

从展览馆出来,刘村长陪我在村里走走。路上,向我介绍一位毕生从事“缸产业”的师傅,名叫刘世清,被称缸窑村最后一名“制缸人”,温州日报、电视台等媒体都采访过他,于是,我就请刘村长带路,去他家坐坐。

刘世清今年75岁,高高的身材,看上去腰板挺硬朗。他说,虽然年纪大了,在家里呆不住,喜欢干点活。亲戚在山上种了40多株柚子树,请他帮助料理。每天都要上山,割草、除虫、剪枝,选果,挺忙的。

说到制缸,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从20多岁进“缸窑”当学徒,他一辈子只干了“制缸”一件事。无论是“公办”还是“村办”,几十年如一日,起早摸黑,栉风沐雨,从不间断。一直到2012年,由于木柴短缺,缸窑停办。他感到依依不舍。经村委会批准,同意他独自承包经营。这期间。每年仅出两窑陶缸,但他仍然坚持干了4年。

刘世清说,在缸窑干活很辛苦。回忆往事,无限感慨。三年的学徒生涯特别艰难,从揉泥、制坯、进窑、烧窑到成品出窑,过硬的技艺就是在一道道工序中苦练而成的。试想,在宽度仅2米多, 高度仅1米多的窑炉里干活,多么不容易,窑炉温度达到摄氏1200度左右,烧制时间大约需要10多个小时,期间不能停歇,完成后,还要凉置24小时,成品才可出窑。此时,窑体余温仍未完全退却,炙热的陶缸和闷热的气流,把窑炉密封成一个蒸笼,致使窑工们汗流浃背,苦不堪言。况且,他们任务繁重,必须每3天窑烧一窑,每窑装有大大小小的陶坯600至700只,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刘世清的家在楠溪畔。近几年,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缸窑村在江边滩林建成江滨公园,建造“缸窑长廊”、“晚乐亭”等景观,成为村民和游客休憩之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缸窑村不仅有秀丽的水域风光,而且有茂盛的山林植被。刘世清陪我上山,只见树木参天,竹林摇曳,由于土地肥沃,山地适宜种植水果,特别是蜜桔远近闻名,个儿大,色彩红,果汁甜,味道好,有“缸窑蜜桔,永嘉第一”之称。村的西北角有两口明代古井,井水冬暖夏凉,水质清冽,至今仍被村民当作饮用水,刘世清说,如果用井水酿酒,酒味醇厚,口感绝佳。

虽然初来乍到,我已经感受到此地“山无处不绿,水无处不清”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风光。

刘世清带我参观古窑。这座窑炉长度约60米,外宽约5米,像一条长龙,沿山脚蜿蜒而上,故又称“龙窑”。该窑曾一度废弃,现按原貌修复,重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

我仔细察看窑炉的结构,发现它有许多独特之处,它的外壁由石料垒砌,中挖窑洞,窑炉底部有进柴口,上方置通风口,窑炉从腰部至顶端,共挖了4处窑门,以方便搬运缸坯,布局合理,使用便捷,窑炉以木柴为燃料,就地取材,主要烧制黑釉敞口缸。

此刻,一束阳光从窑门射入窑内。在闪动的光束中,我仿佛看到百年前的窑火正在熊熊燃烧,火光映红天空,映红大地,映红了一排排精致的陶缸,映红了一张张窑工的笑脸。这火光凝聚了缸窑人的记忆和憧憬,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征程中,他们秉承“缸文化”的传统,发掘“缸文化”内涵,打造“缸文化”品牌,彰显“缸文化”的魅力,让具有地域色彩和独特气质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发展。

(首发《温州情》2023年9月24日,2024年3月28日修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