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光
那天,我从永嘉县大若岩镇出发,沿着小楠溪江,步行前往陶公洞。江边是一条花岗石铺就的堤坝,名曰“白公堤”。据清代莲舟禅师所著《大若岩志》记载,唐代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听闻永嘉陶公洞遭受“水患”,堤坝溃塌,遂即出资白银五十两,修筑黄潭口至石室(陶公洞)段溪流堤坝,后人以“白公堤”命名,感白居易之善举也。
一路行来,两岸风光旖旎,如诗如画。湍急的水流,幽美的滩林,连绵的山峦,茂密的树木,形成了一条多姿多彩的画廊。
走过一个石牌坊,只见一块巨石凌空而起,兀立江边,仿佛天外飞来,顶部有一株小树,像展开的伞,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石壁上面镌刻着三个黄色的大字“登仙石”,侧面刻有“世外蓬莱”。相传在陶公洞修炼成仙者,腾云驾雾,在此登仙。
陶公洞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岩洞,占地约2900平方米,坐北朝南,可容纳万余人。“三国”时建石室,是温州有记载的最早道观,也是浙南最大的石室。洞外建有钟鼓楼等建筑,前殿正中悬有“天下第十二福地”的匾额,两尊石狮各列左右,还有石马、石将军把守,显得庄严肃穆。
洞内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有“洞天佛国”、“三清殿”和“三星殿”,上层称“天台”,其后有还胡公殿,供奉胡公大帝。洞穴深邃,变幻莫测,冬暖夏凉,四季宜人。据说,暴雨过后进入陶公洞,洞前出现一挂瀑布,如飘动的珠帘,陶公洞成了“水帘洞”,显得更加神秘幽深,有诗赞曰“悬崖滴水晴疑雨,凉气袭人夏似秋”。
陶公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年。据《温州府志》记载:“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40年),有道人在大若岩石室修行。”开始应该是道教活动的场所。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唐懿宗咸通七年(公元866年),陶公洞正式建祠,道教圣地增加了佛教活动。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又建“文昌阁”,成为“儒”、“释”、“道”融合之地。常常同时出现道士在修炼,和尚在念经,士子在读书的情景,“三教”在这里和谐共处。清代康熙的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始建胡公殿,至此,陶公洞中又多了民间信仰,名声大扬。香火兴盛,至今不衰。
我来到时,洞内鼓乐齐鸣,恰逢道士在做法事。他们身披印有“阴阳太极图”的黄袍,全神贯注,嘴里念念有词,我不知他们唱什么。但我读过老子的《道德经》,道教的主题就是“道法自然”,提倡“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的“无为而治”思想。向知情者了解,道士除了诵经打坐以外,每天都要做一场法事。
登上陶公洞的“天台”,我的思绪飞出洞外,浮想联翩。
我想起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他在担任永嘉太守时,泛舟楠溪江,抵达大若岩,一路上,探幽索奇,放浪形骸。见到石室后,赞叹不已,满怀激情地写了《石室山》这首千古绝唱。诗中有句:“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诗人运用“以动观静”的手法,写石室之高,写瀑布之长,山水相映成趣,意境深远奇崛。来到此地,见山水奇秀,环境清幽,“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他似乎遇见神仙,彼此心心相印。诗中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感慨,只有在求仙访道中寻找精神慰藉。
我想起南朝著名道教思想家陶弘景。这是一个有才能,有气节的人。当时,南朝齐高帝屡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后来跑到深山隐居。齐高帝问他,山中有什么好?他就写了《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持赠君。” 这20个字,脱口而出,明白如话,显示了他的高风亮节。唐代李延寿《南史·陶弘景传》记载,“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因此,陶弘景有了“山中宰相”之称。在谢灵运离开永嘉几十年后,陶弘景开始在大若岩石室隐居,专心编撰道教著名经典《真诰》,共7篇20卷,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从此,石室被命名为“陶公洞”,又名“真诰岩”。
我想起宋代名臣、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曾担任过“温州知州”的胡则。他是浙江永康人。年轻时在方岩求学,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一生做47年的官吏,历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胡则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江淮大旱、民不聊生,他克服重重阻力,向朝廷奏免了浙江衢州、婺州的身丁钱(人头税),百姓感恩戴德,立庙祀之,敬若神灵。朝廷最后封他“胡公大帝”。据《温州府志》记载,胡则在温州任知州期间,减轻当地赋税,废除苛捐杂税。温州百姓对他感激涕零,在松台山净光塔下建“胡公庙”,现已改建为“永嘉大师纪念馆”,但楹柱仍沿用旧联。此外,温州崇祀胡公的建筑还有几处,其中永嘉大若岩陶公洞规模最大、香火最盛、影响最广。每逢农历八月十三,胡公诞辰,浙南信众水陆兼程,,络绎不绝地汇集在陶公洞,祭拜胡公大帝。可见,凡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老百姓都会永远缅怀他,纪念他。
我还想起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楠溪江采风期间,写出赞美楠溪江的散文《初识楠溪江》、组诗《楠溪江之歌》等作品,他游览过陶公洞、石桅岩等众多景区后。在文章中大声疾呼:“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
从陶公洞出来,已将近黄昏时分。坐在“放生池”旁边的石凳上,看山上林木葱郁,看池中锦鲤游弋,虽然天气炎热,但清风阵阵,浑身凉爽,感到心旷神怡。
的确,楠溪江是很美的,陶公洞也是很美的,这种美,不仅仅是奇山秀水的千姿百态,更是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要慢慢地行走,静静地思考,就能穿越千年的时空。与古代的明贤相遇,陶公洞的故事仿佛都在眼前浮现,
(首发《温州情》2023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