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绍光的头像

张绍光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10/14
分享

诗与生活

张绍光

      诗是鲜艳的花,生活就是土壤。诗是扬帆的船,生活就是海洋。诗是清澈的溪水,生活就是源泉。诗是天空翱翔的鸟,生活就是空气、阳光。

离开生活就没有诗。正如诗人艾青所说:“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诗的音节,就是生活的拍节。”

古代诗人们对此也深有体会。

白居易说过:“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读张籍古乐府》)意思是说语言是思想的幼苗,实践是诗文的根本。

杨万里认为:“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写诗,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到生活实践中去观察,去体验,才能觅取诗意,写出好诗。

陆游教导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示子遹》)怎样理解“工夫在诗外”呢?陆游在评萧彦毓诗时有句云:“君诗妙处吾能识,尽在山程水驿中。”他还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几句话明白地告诉人们:所谓的“工夫在诗外”,就是要深入生活,注重实践。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深刻地阐明实践是创作的源泉。他说:“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如果脱离生活,一味地模仿别人,即使写出作品也不会有真情实感。古代诗人们这些经验之谈,值得我们深思。

唐朝有位诗人叫郑綮,他当过宰相,有一次,人家问他:“相国近来有新作品吗?”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乍听起来,有人会感到不解,诗思怎么会在驴子背上呢?细细一起,他说得很有道理。诗是生活的反映,整天闭门不出,哪里有诗呢?

据说,李贺也是骑着驴子外出寻觅诗情的。据李商隐写的李贺小传记载,李贺每日出游,“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郑綮的话和李贺的故事,使我们得到启示:诗来源于生活,生活可提供诗的机缘,诗的材料,当诗人的心灵受到触动,诗情就像泉水一般汩汩地涌出。

凡是脍炙人口的好诗,都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

李白在青年时期,毅然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到过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几乎遍览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大自然的雄奇壮丽,使他驰骋想象,诗兴激发,李白不少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就是在长期漫游中写成的。

杜甫一生的遭遇坎坷不平,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广泛深入地接触,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有深刻的体验。谢榛说:“子美不遭天宝之乱,何以发忠愤之气,成百代之宗。”他的“三吏”、“三别”等不朽的诗篇就是生活的反映。王嗣奭评论这组诗时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这里所说的“非亲见不能作”,指生活体验的重要性;“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是说别人没有杜甫那样有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概括力以及深刻的思想认识和艺术修养。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或描写瑰丽的风光,或歌唱战争的胜利,或展现战斗的场面,表现了爱国思想和英雄气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是何等辽阔的大漠风光图。“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奉送封大夫西征》)这又是多么雄壮的出师画面。岑参曾两次出塞任西安节度使及关西节度使叛官、右补阙等职,对边塞生活非常熟悉。那里变幻无常的气候、广阔无垠的沙漠、激烈鏖战的战场、异域情调的音乐,无不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心境和诗境都由此拓展,诗风也变得豪壮而奔放。试想,如果他没有这种亲身的生活经历,怎能写出如此惊心动魄的诗篇?

诗来自生活,但并不是说生活就是诗。正如金子从矿石中冶炼出来,但矿石并不等于金子一样。从生活中提炼诗,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还有人认为,现实生活平淡且单调,没有什么诗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闪光的东西,一种高尚的思想,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真挚的感情,都可以从这些事物中找到诗意、诗味、诗美,正如陆游所说“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舟中作》),问题在于善于发现。诗人们成功的秘诀就是从这些一般人认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平凡”中发掘“不平凡”,从“一般”中发现“典型”,创造出“人人意中有,人人笔下无”的艺术境界。

如果说,诗是鲜花,不植根于生活土壤,便是纸花,没有生命,没有芳香。如果说,诗是小船,不在生活的海洋里搏浪,只能搁浅于沙滩。如果说,诗是小溪,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便会干涸。如是说,诗是小鸟,缺乏生活的空气、阳光,就不能飞翔。

          (首发本人所著的《古诗艺术探胜》一书,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