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廷发的头像

周廷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23
分享

仙屋嘴的故事

仙乌嘴的故事

仙乌嘴是一个贫瘠落后的小山村,也是一个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的山村。过去是丰都县永兴乡管辖,由于撤乡并镇,现在仙乌嘴归社坛镇大胜寨村了。我介绍的仙乌嘴是过去的仙乌嘴。

仙乌嘴人口不多,上世纪七十年代,人口鼎盛时期,最多时也就百十户人家,五六百口人,现在青壮年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或者是一些小孩。

仙乌嘴是一个两边由丘陵山脉组成的狭长陡坡村落。村民们世世代代就居住在就小山沟里,从村底到村顶,至少有八九百米的落差。村民们劳作时,总结出了一段顺口溜:出门就爬坡,汗水背沟梭,脚板磨层皮,收成没几颗;月亮晒死苗,太阳能当锅;斗大的字不识一箩,怪事特别多。

我就出生在这样封闭的村落。村里人绝大多数都没有上过学,完全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原始生活。每当人们生疮害病,都会用一些土方法治疗和解决。

小时候,我每天晚上都哭,吵得父母睡不着觉,于是妈就去问村里年长的老人,说晚上孩子总是哭,是怎么回事?马上就会有有“经验”的老人自告奋勇地告诉我妈说,你家孩子被什么东西冲到了,犯了夜提罐(夜提罐就是夜壶,农村农家晚上解小便的陶罐),我这有个偏方,你回家弄了就好。妈妈如获至宝,回家就把我抱到夜壶前,让我给夜壶磕头作揖,然后在夜壶的嘴嘴上拴一根红线,意思是跪拜夜壶,夜壶保佑我,不哭不闹,像夜壶一样安静。后来别人家的小孩也同样晚上哭闹,妈妈又将此方告诉了出去,至于起没起作用,只有天知道。信者信也。

有一次走人户,我去一个伯伯家,伯伯家的老三,叫落巴,意思是老幺。每到吃饭时就哭,这时看到伯伯左手拿着一个初编(用竹子编的拱形圆盘,蒸饭时用的甑鬲,垫到起蒸饭),扣到老三的头上,右手拿着两根筷子,使劲在老三的头上敲。我一边围绕着看,一边哈哈大笑。嘴里还不停地问:伯伯,老三是咋呢?伯伯不高兴地说:他天天发饭疯,一吃饭就哭,一吃饭就哭。我要把他饭疯打回去。意思是像蒸饭一样把他的气给他压回去。我越想越好笑。

村里有一个陈德凤,他家人口七八个,有一天他家老六得了鲁膝(音),就是大胯与小肚之间,突然凸出一个疱,走路时特别痛,立马就去请土医生周渝军来看,按里说,周渝军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病情,可他并没有开药,而是将老六的裤子脱了,用一个锄把头,一头撑着鼓出来的疱,一头撑着地,然后用火烧那着地的一头,同时不断用劲,使劲压,压得老六先是咬牙流汗,后是嚎啕大叫,最后老六昏倒过去,周渝军立即叫人将老六抬到了床上,然后对陈德凤说,你看这疱没有了,他一会就会醒过来,醒来后病就好了,没事了。可奇怪的是老六就没有醒过来。陈德凤慌忙去请一个算命的大师来看,大师将一张黄纸,贴在老六的脸上,黄纸上写得有一个稀奇古怪的字。然后大师身穿着灰布长袍,手拿一个亮闪闪的钢刀,在老六睡的屋子里,朝不同的方向又砍又杀,嘴里还不停地喊:小鬼小鬼你跑不了,我一刀就把你砍倒……过了一两个时晨,老六还是没有醒来,大师揭开贴在老六脸上的纸,用手摸了摸老六的鼻子,闭着眼睛说:没办法了,没办法了,被魔王抢先收走了。现在医学解释,老六只不过是得了疝气,被医生和大师耽搁了才没命。

我们家挡头的崖上,住的是陈永才家,论辈份,我给他叫哥,可是陈永才从来没有上过学,也不识一个字,三十多岁都娶不到媳妇,后来好不容易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个大姑娘,是一个发母猪疯的人(现在医学上称癫痫病),每当病情发作,走走就自然倒过去了,而且还口吐白沫,翻白眼,呣呣叫,那声音很像猪叫,所以大家叫母猪疯。由于长期发母猪疯,导致大脑神经错乱,精神失常。有一年冬天,下大雪,陈永才不在家,他的老婆蔡登芳又发了母猪疯,她把自己的衣服裤子脱了,在光光的雪地里跑,一边跑还一边哼哼,至于她哼的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听懂。一群小孩就围绕着她跑,追着看,像看大戏一般。那场面不亚于村里放电影。可她浑然不觉得冷,有时摔倒了,她爬起来,又跑。不一会陈永才回来了,跑去将老婆抓住,用一根黄荆条,在她身上抽出一条条的红印。他把老婆拉回了屋,拿出一个碗到猪圈去接了一碗猪尿,将老婆使劲揿到在地,将她的双手绑住,用左手掐着她的嘴,右手端起一碗猪尿,朝他老婆的嘴里到了进去。蔡登芳整个人都软了,眼神像发呆的木鸡。喝下猪尿的蔡登芳,再也不叫,不闹了。没过多久,蔡登芳就突然死了。

像这些奇闻趣事,还有很多很多,在这就不赘述。

仙乌嘴,依然是仙乌嘴,纯朴的村民依然在那里生活,那些有趣的陋习和奇闻故事,成了文明的笑柄,封存在时光之中,在岁月的缝隙中渐渐瘾褪。

我的家乡仙屋嘴

散文诗

作者:周廷发

仙屋嘴,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在这个尘世间的角落,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给予了乡亲们欢快的生活氛围。在这个两边靠山的陡坡小村落里,春夏秋冬都有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犹如一幅醉人的画卷徐徐展开。

每当春天蓬勃而至,大地仿佛被涂上了一层翠绿的颜色,万物复苏:禾苗探出鸭黄色的脑袋,小草举起嫩绿的小手,在春风中微微挥舞。仙屋嘴的村民们沿着两条潺潺的小溪,在山间坡地和梯田劳作,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小溪水流清澈见底,溪岸边盛开着各色的鲜花,宛如彩带点缀着青山绿水。特别是那一坡金灿灿的油菜花,从上往下看去,像一层层起伏的花海,芬芳而迷人;还有那粉红的桃花,焯焯绚烂,李花银光闪闪。村民们手持竹背篓,悠然自得地采摘山珍野菜,寻找春天的味道。当然,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软荞花,它是生长在麦田之中的,叶面长满白而绒的细毛,开出四至六瓣的小黄花,每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拎着小篮到田地里去寻找,用它做清明粑——俗称清明菜。

随着夏日的到来,明媚阳光给仙屋嘴增添了一幅迷人的色彩,果香四溢。仙屋嘴的果园里鲜美的水果如珠如玉,各色果香扑鼻。红彤彤的大桃、金灿灿的柚子、橙黄色的大杏,墨紫色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在果林里忙碌的身影,彷如欢乐的精灵,他们亲切地交流着,分享着勤劳的成果。

时光的流转,秋天的到来更是让仙屋嘴的美景如画。村子里的稻田金黄一片,稻穗垂满着丰盈的粒粒稻谷,随风摇曳,迎接着丰收的季节。农民们欢欣鼓舞地收割着稻谷,笑容灿烂,为了家乡的富饶而辛勤耕耘。

冬天,寒风吹过,万物凋零。而这时,仙屋嘴的村子里更是火红火红的。过年时的吹唢呐声、放鞭炮声响彻云霄。春节的喜庆气氛充盈在每个家族的院子里,炊烟袅袅升腾,饭菜香气四溢。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贴春联,喜气洋洋。年饭的味道传遍整个村落,邀请着亲朋好友来共享团圆和幸福。

仙屋嘴村落的美景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每一位乡亲都是大自然的剪影,劳作于山间,守望着这片纯粹的土地。他们把丰富的收获分给了彼此,也保留着对土地的怀念和热爱。

如此平凡而美好的一个地方,每个乡亲都是勤劳的农耕者,也是这个村落的守护者。他们从不怀疑自己的选择,他们坚定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与喜悦。

在仙屋嘴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宁静与安详。这个小村落是乡愁的寄托,是生命的乐章,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丽而自然,仿佛是大自然对勤劳人民的特别馈赠。

仙屋嘴,如此纯粹而恬静,宛如世外桃源。它是山水相拥间的诗意,是人们灵魂深处对自然尊重和感恩的表达。在这个小村落,充满了诗意和情怀,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净土和宁静。

每个乡亲都是一个独特的符号,为仙屋嘴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创造了这个温馨的家园,也助力着家园的繁荣和进步。他们用坚实的脚步,践行着对土地的承诺,用心灵的呼唤,诠释着对乡土文化的热爱。

仙屋嘴,这个小村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凝聚着人心的共鸣。每一个乡亲,都是这里的演员,他们用自己的琴弦将美好与幸福的乐章奏响,将这个小村落的故事传承下去。

仙屋嘴,是一座世外桃源,是一方净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个净土的护卫者,他们乐于守望这片土地的美好与清静。在这里,他们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享受着生活的丰盈。

仙屋嘴,是芬芳的花海,是欢乐的乐章,更是乡亲们心灵的归宿。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样的仙屋嘴,用心去感受那份纯粹与美丽,以及来自土地的滋养和温暖。在这片天地间,我们永远铭记着这个小村落,那些美好而又真实的故事,也会一直传承下去。

仙屋嘴轶事

散文

作者:周廷发

仙屋嘴,一个神秘的小山村,地处大堡、永兴、社坛之间,是一个被岁月遗忘的角落。传说中,王母娘娘的丫环金童和玉女曾降临凡间,在这个贫瘠的小山村留下了一个令人动容的轶事。

那时,小山村的村民过着贫困的生活。两旁是起伏的山脉,中间则是一整块硬如铁的石滩地。石滩上的薄土几乎无法耕种,庄稼大部分都被炙烤成了黄色的焦枯。村民们年复一年地劳作,然而却始终生活在饥饿之中。

一天,金童和玉女化身成了两只美丽的蝴蝶,来到了小山村。蝴蝶翩翩起舞,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好奇心驱使着丫环进入了一座小庙,想要一探究竟。然而令他们震惊的是,这个小庙里居然有一个妖怪正冒充和尚施法,自称神圣。

金童和玉女立刻警觉起来,他们明白这个妖怪的扰乱必将给村民们带来更多的苦难。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揪出了小妖,将他细细鞭打,最后施法将他变成了一头石牛。从此以后,这个小山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小妖的变成牛石,小山村开始享受到了不可思议的好运。原本干瘪的庄稼突然绿意盎然,粮食丰收,村民们生活富足起来。饥荒终于远去,人们笑逐颜开,幸福之光洒满了每一个家园。

而观音菩萨也得知了这件惊人的事情,对金童和玉女的勇敢和正义竖起了大拇指,她欣赏他们对人间苍生的关怀和悉心守护。为了表扬和记录这段伟大的义举,观音菩萨决定天降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令人震撼的字——"仙屋嘴"。

这块石碑矗立在小山村的观音庙庙堂前,诉说着金童和玉女的传奇。它是村民们过去的艰辛,也是他们坚守着梦想和希望的见证。每当村民们经过这块石碑,他们会心存感激地敬礼,对这段神奇的历史记忆铭刻于心。

从那以后,仙屋嘴的名字开始传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焚香膜拜,他们想亲眼见证这个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神奇地方。而在仙屋嘴,金童和玉女的传说也一直在口口相传,代代流传下来,成为了獐子村最为美丽的传说之一。

在仙屋嘴,每一寸土地都被浇灌着勤劳和智慧。村民们不再畏惧艰辛和挫折,他们以金童和玉女为榜样,勇敢地攀登生活的山峰。在他们的努力下,小山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一个充满希望与奇迹的地方。

仙屋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记忆犹新的传说。这个小山村的来历或许寥寥几字,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是无法言喻的。它让人们相信勇气和正义的力量,坚定了每个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仙屋嘴的传说将永远在人们的心中闪耀。而金童和玉女,那个曾化作美丽蝴蝶的仙童和仙女,将被载入永恒。他们的勇敢和善良,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追逐自己的梦想。仙屋嘴的故事将永远是一束光芒,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远眺故乡

散文

作者:周廷发

我站在仙屋嘴的山岗上,眺望这片我生长的土地,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回忆起往昔,那是一个日子艰难的小山村,土地贫瘠,劳作的老乡们辛劳却未能获得丰收。山岗上寸草不生,田地里也长不出禾苗;连鸟儿都不舍得飞来,仿佛故乡的痛苦也让它们不忍心目睹。

为了生计,许多人只好离开故乡,背井离乡,远走他乡,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他们背井离乡的背影,像是故乡的一声叹息,随风而去,逐渐远离。留给故乡的只有死一般的沉静和孤寂,

春天时节,本是生机勃勃的时候,可是由于生态遭到了破坏,水土不保,种下地的种子,几乎无法生长,偶有几棵苗长出来,也是险象还生,还没有到开花结果时,都悄悄枯萎了。夏天更是不敢想象,石板沙地上的庄稼,不是被太阳烙死,就是无水渴死,就算是最勤劳的人,天天挑水浇灌,也只能在秋天收个三成,连一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

然而,岁月荏苒,时光带着变迁的脚步悄悄走来。如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山上山下,绿树成荫,各种野花开满山沟沟,一条条公路连通故乡和外界的希望。户户盖起了小洋房,村庄一片繁荣。山峦间郁郁葱葱,溪水四季潺潺,花朵绽放着欢笑。乡亲们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曾经的生活的家,寻找着曾经的记忆。

远远望去,故乡还是故乡,改变的只是故乡的容颜。那些付出,那些守望,那些汗水,换来了如此美好的希望。回想起往日的艰辛,我不禁为故乡的人们感到骄傲和敬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拓宽了道路,开垦了土地,将生命的希望播种在乡间,把贫瘠变成了富裕。

我的父亲就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未离开过故乡半步,故乡的忧伤和苦难,他默默地挑在肩上,多少清晨,父亲扛着锄头下地,多少夜晚父亲挑着灯火回家。地里长一棵草,他会及时薅掉,水冲走一团土,父亲也用锄掊上。爱土如生命,似故乡为爹娘。对泥土的虔诚和敬畏,融入了父亲的生命时光。

故乡的美景仿佛是一幅画廊,五彩斑斓。阳光洒在小河上,辉映着微笑的面庞。孩子们踩着悠扬的歌声,追逐在青山绿水之间。乡亲们手挽着手,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和安康。

故乡的土地孕育着深厚的情感和记忆。那是我成长的地方,埋下了童年的足迹和青春的梦想。如今,站在这片葱绿的水光山色间,我看到了故乡勤劳的乡民们的努力和拼搏,看到了乡亲们自强不息的坚韧和勇敢。

在故乡的变迁中,故乡并未忘记那些离去的人们。他们是故乡的骄傲和自豪,他们为故乡增添了光彩和希望。每当夜幕降临,星空下的故乡是那样的宁静,父母尽管在外漂泊,却时刻牵挂着家乡的风情。

故乡,你是我的根,是我的灵魂的驻足之地。你孕育了我,教育了我,让我拥有追求梦想的力量。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多么艰难险阻,我都不会忘记故乡的土地,不会忘记那片山山水水间的淳朴和纯真。

远眺故乡,我看到了家乡的脸庞和灵魂。过去的贫瘠已经被时光的洗礼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我深刻地铭记,更深刻地珍惜故乡的美丽。

故乡,我爱你,就像你爱我一样深情,一样惬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