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天柱的头像

张天柱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06
分享

诗意芦芽山

诗意芦芽山

芦芽山是雄峙于晋西北高原重峦迭嶂之中的一座名山,以险峻著称。然而,对于这眼皮上底下的避暑胜地,却从未游历过,遂成遗憾。今夏有文友来静乐采风,文友让我推荐一个好去处时,我豪不犹豫地说道:“芦芽山”。

车从静乐出发,到了宁武县地境坝门口后,便驰入一个山沟里。愈往前走,一路上树冠披翠,树叶摇翠,花草叠翠。翻过分水岭后,沟壑愈窄,山峰愈峭,景色愈幽。我和我的车被这重重叠叠的绿色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树林里清丽婉转的鸟叫声不绝于耳,短促的清脆响亮,抑扬顿挫,绵长的悠扬激越,嘹唳飞空。当到了芦芽山底时,只见千丈雄峰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嵯峨突兀,其山势巍峨令人惊叹不已,看那山谷间,云横雾绕,迷茫一片,难见峰顶真面目,远远望去,那尖峭的峰巅犹如破土而出的芦苇新芽,我想这就是此山得名的缘由吧。面对这万千瑰丽的眼前奇景,诗性顿来,口占一首:

芦芽高耸气自雄,接云抱日出奇峰。

我有诗思随风去,千奇万峭一纳中。

峰回路转,一个壮丽的景象蓦然展现于眼前,只见千丈雄峰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嵯嵯起伏,突兀跌荡,其险峻巍峨之气势令人惊叹不已!我不禁想起古人赞芦芽山的两句诗来:“天恐关山未足险,更教山外出奇峰”,看那山谷间,云横雾绕,茫茫一片,不见峰巅真面目。稍时,山风突起,劲吹不止,云雾渐散,始现峰巅。远远望去,那尖峭的峰巅犹如破土而出的芦芽新芽,显得生机勃勃,夏意盎然。这就是此山得名的原由吧。面对如此变化莫测、雄奇壮丽的景色,我神魂飞越,惊叹不已,口占一首:

沧海茫茫一峰悬,万千奇景画里看。

                  今日欣然入蓬莱,游人尽是天上仙

观赏一番之后,我们便在一块较为平坦的草坡上小憩,坐在草坪上,拿出了携带的食品,饱餐后,鼓足劲,开始登山,上山路只有一条石阶小道,小路两旁草坪碧绿如毯,令人赏心悦目,各色各样的小草,随风摇曳,山上树木繁茂,争相把青绿的树冠展开在天空,像一把硕大无朋的五彩缤纷大花伞,青松、翠柏、碧衫,还有山荆、山榛、山枫……织成一个色彩深浅不一的绿色海洋,而我们则像小鱼儿一样游行其间。头上,树冠绿荫遮天蔽日,脚下绿草软棉打滑,在路上,不时可见枯藤、老树、怪石、奇松,还听到淙淙的泉声,婉转的鸟鸣,芦芽山的翠峰碧溪中,那爬行的、飞的、潜游的、攀援的、呼啸的、奔驰的林林总总的动物们,都曾各按固有的节奏与旋律、风貌与英姿,沸腾着生的冲动,啼唱着生命

的欢乐,翔舞着生命的彩练,呼啸着生命的旋风。一首诗脱口而出:

斗折蛇行上芦芽,巍峨去天三尺八,

直待葳蕤长上去,天庭开遍峰上花。

齐整、单调是平庸者的趣味,参差、丰富才是造物主的美学。在芦芽山的林海里,每种草木都是独特的,没有哪种形象去重复另一种形象。芦芽山海拔2739米,登芦芽山一路景点随山转换,树的婆娑,花的迷离,在这里,一步一景,三步一奇,千木万卉,快绿怡红,各有各的精神,各有各的光影和色彩。然而,芦芽山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如此优美的景物奉献,其中有段路尤为艰险,对登山者是个意志的考验。比较陡峭难爬的当数大天涧、小天涧、束身峡等几个景点,它们不仅怪石嶙峋,而且陡峭难攀,只有用双手紧抠树根、石缝、茅草,弯腰弓背,胸脯几乎要贴在石壁上,仿佛壁虎一样,才能爬上去,等好不容易攀登上去时,一个个都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路尽林稀,终于攀上了一个山巅,相对平阔了一些,此处树木稀少,岩石裸露,巨石叠摞,形态各异,有的像卧虎,有的像飞龙,有的像怒狮,有的像巨象……站在这巨石之上,时有云雾飘然而过。纵目远眺,只见苍山茫茫,犹如大海波涛汹涌起伏,但这“海涛”不是蓝色,而是绿色,且这绿色深浅不一,墨绿、黛绿、深绿、碧绿、石绿、翠绿、葱绿、油绿、青绿、豆绿,人世间的绿有多少种,都能在这里觅到它们的色彩,我不禁为这大自然奇特的鬼斧神工而惊叹不已,置身此等仙境,我焉能不顿生“偶然临险地,不信在人间”的感觉,这时,不知不觉一股莫明其妙的激情便在胸中翻滚,一首诗就这样孕育而成了:

大小天涧双脚跨,敏捷跃过束身峡。

攀登路上别后顾,一滴汗水一朵花。

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由于其分布范围狭小和数量极为稀少,因此就弥足珍贵。当我踏上芦芽山时,我就在心里默默念叨,如若这次能遇到这位国宝级动物,我将是幸运的。可是我还是真见到了。那是在看了“猴子望月”后,又爬了一段陡坡后,在一个以云衫树和白桦树为主所隆起的丘陵上,我看到了一只。我知道,这褐马鸡视觉和听觉十分灵敏,稍有惊动,就会迅捷奔走。我是靠在一棵大树后,静悄悄的看的。只要看上一眼,谁都会爱不释手的。这精灵真是百鸟中的荦荦大者,更是娇娇美者,只见它全身羽毛基本是深褐色,头顶长着黑黑的绒毛,嘴巴粉红,脸部鲜红,眼睛后面有一白色颈圈,两簇雪白的绒毛突于脑后,似一白色犄角,尾巴蓬松上翘,泛着紫蓝色光亮,那流线型的身体结构,增长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尤其是当它走起步来举喙草甸时,信步绕树时,低头觅食时,更是显得风姿绰约,仙韵飘逸,近距离的瞧这美姝丽媛,那褐色的精灵美的真是让人心颤,激动之余,情不自禁吟诗一首:

                 鸟语花香信步攀,争禽斗兽跃山涧。

稀世名鸡眼前过,天然氧巴第一山。

然而,这里还不是我们要到的目得地——芦芽峰顶,要到芦芽山顶的太子寺,还在这“最后一公里”的奋力攀登。转了一个岭,又翻了一座山,终于抵达峰顶。果然峰顶峭然,宛如芦芽挺拔,两峰之间是一道万丈峡谷,俯首望去,只见山谷间云雾之中,忽隐,忽现……而连接两峰的只是用几块木板搭成的窄窄的浮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仙人桥”,过了仙人桥,上有古庙一座,这就是芦芽山标志性的景点“太子殿”了,人说;不登太子殿,没登芦芽山。太子殿建于绝顶之上,是一石基正方体式建筑,太子殿两侧有副门联:“霞慈雨于中回,性法雨于边方”。传说,朱无璋的第十八子因未加封,一气之下远离京城,削发为僧,来到晋西北说法讲经,劝世人以农为本,便可丰衣足食。世人为纪念这位太子的高功厚德,便选在芦芽山尖盖了太子殿。还有一说,说是此庙是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太子罗侯罗修建,过去遇有天旱不雨,当地老百姓便要到芦芽山顶烧香摆供,还愿祈雨。不管是那种说法,古代劳动人民在这么高的山顶,修建这座石庙,银钩铁划,见证了我们先人的勤苦和智慧。

站在峰顶,举目四顾,更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久久地眺望着这雄奇瑰丽的景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时灵感勃发,在芦芽山的最高顶峰吟咏起来:

惟妙惟肖一女郎,朱颜历尽几世霜。

当年石匠今何在,鹤唳一声天地长。

 

山西静乐作协:张天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