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记
西关街二巷1号,是我家的一所老院子,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我之所以称它为老院,是因为我不知道它建于何年何月,此院建筑年代无从考究,但它不是祖传,实属移民所至。
院子位于县城西关街一个很幽静的胡同里,它的西边500米便是风景艳丽的西树林公园,东边走100米是车水马龙的县城广场,北边80米走到胡同尽头向右一拐,就是繁华的商业一条街。如今在城里居住,找繁华的地段容易,找僻静的地方也容易,但繁华地段嘈杂,僻静的地方又不方便,真要在闹市中心找个既热闹又清静的栖身之处,实属不易,但我家老院子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院子面积适中,很适宜于居住,是所标准的四合头小院,8岁那年搬来时,父母便将空余房子全部租赁出去,居住者时间最长的8年,最短的也有半年,几十年下来,你来我走,便记住了长长的一串邻居:有爱管闲事的冯奶奶,有爱打抱不平的马二哥,有之乎者也的冯老师,有穿着警服的袁伯伯,有拿着一杆唢呐跑江湖的李大个子……
院子南面有块闲地,父亲稍加整理,把它辟成一块菜园,闲时开垦耕耘,种些玉米青椒,种些萝卜黄瓜,倒也乐趣。吃鲜时,煮锅嫩玉米,分送左右邻居,都是大欢喜。儿时尤喜欢吃爆玉米花,记得摘玉米棒子时,总要让父母在房梁上掉一串一串的,待等捎干后,便可炒得吃,念书时兜里常装些,聊能充饥。园子到了夏秋之际,驻脚园外,阵阵香风,扑面而来。有蝴蝶和蜜蜂在园子里飞上踅下,钻进钻出,小小菜园竟成了天地自然之缩影。父亲钻在他的怡然世界里,雍土除草,浇水施肥,精心侍弄着他的杰作。天道酬勤,小小菜园以它无私而又丰厚的胸脯给了父亲以醇厚的回报。
院子里绿荫遮天,树是院子里的人共同栽下的。树有四种,榆树、杨树、柳树、枣树,从院东到院西,三搂粗的有五棵,盆口粗的四棵,皮已发皱,有的如绳索匝缠,有的如渠底排列,树花开时,便活泼地觉得新鲜,枝叶交错,像一层浓重的绿云,被无数的树桩撑着,到了炎炎盛夏,再也不要愁那烈日爆晒之苦,端碗饭,坐在长条石上,听着树顶鸟儿啁啾,自有一番情趣。以前是万万没有这种情景的,初来时,光秃秃的,院内没有一丝乘凉的地方,母亲载了几茬,年年植树不见树,苦笑日:树不活愁家。是我二十五岁那年,院内邻居们集体载下的,大个李身高背长,有的是力气活,一锹一锹的挖出深坑,又从外面担回黄土,垫进坑内,林业局工作的眼镜叔寻来树苗,多嘴的王二伯亲自当技术员,按照标准,横平竖直,适时种下了树苗,第二年就发芽,没有几年的光景,直挺挺的都已长成大树,许仰脖才见。尤有一枣树,更是枝繁叶茂,年年成熟季节,红嘟嘟的大红枣儿,真能喜煞人。每年的打枣季节,母亲和我儿子拿上长杆,又摇又打,除了自己吃的,还一包一包的分送亲戚和院内众位邻舍。
院子里还有花池一座,花池下有十几块长条石,早年是用来砌台阶石的,如今水泥铺道,它已成弃石,便让人坐了,每天院子里的人下班后,或者外出归来时,便来这里聊天开心,大到国际形势,小到家长里短,人们在这里谈笑风生,十分有趣,晚上十一点多,人群还是不散,这场面,常常使我受益不浅,记下一段素材,回去撑灯夜战,第二天,一篇极具生活气息的稿件便飞向编辑部的案头。文章的结尾我总要写上“完稿于西关街2巷1号”,殊不知,小小院子里才子才女多,也曾出过医生,也曾出过县长,也曾出过作家,也曾出过博士,也曾出过经理,也曾出过演员……
院子里的“盛唐景象”,还地当数父母健在之时,那时节,院内若邻居,若家人,相处十分和睦,常常是一锅饭大家吃,不分彼此,而吃饭吃得总要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尤喜我女儿出生后,咿哑学语,楚楚动人,成了院中人一大玩物,常常在人掌上旋转。一次给孩子过生日,有钱不到饭店吃,大家动手自己做,就图个热闹么,开宴时,喝得东倒西歪,醉倒了一院子的人……
妻子上班后,我的女儿,母亲做了手术不能照看,自有东房邻居俩口子来料理。真没想到,老俩口一生生了那么多儿女,竟对我的孩子是如此的喜爱。刚搬来时,老太太干净得身上没有一点灰尘,有些时候过来我们家串门,连炕沿儿也不肯坐。如今呢,我常常看到她用手去拧孩子的尿布,有时候在怀里抱着,孩子突然尿下了,我和妻子惊惊乍乍叫了起来,她忙分开孩子的腿,问,孩子的裤子湿了没有,我和妻子几乎是同声说,全尿在你裤子上了。她就说,不要惊动,让孩子尿完,一惊动就不会尿了哩。因此,她那裤子上常常就会看见有尿的白印儿,妻子过意不去,每逢星期天想给她洗时,老太太总是摇摇头。这样,天长日久,我的孩子和老太太简直有点形影不离了,每当妻子下班后要从她家里抱走时,孩子每次都是哇哇大哭,结果哭得老太太也心酸了,妻子也掉泪了,就只好放下,让和老太太睡在了一块,等到孩子睡熟时,再悄悄的抱过我们家去。
老俩口要走了,院里邻居全院去送行。分别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惊蛰过后竟出现了倒春寒。临行前,妻子把一身衣服递给了老太太后说,多亏你照管了孩子三年,就算做个纪念吧。妻子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就背过脸去。老太太也双肩一耸一耸的,手在抹泪,南房老奶奶和母亲已哭成泪人一般,我也顿时鼻子一酸。这时,天空下起了小雪,洁白的雪粒落在了老太太身上,我用手轻轻拂去披在老太太身上的雪花,对她说,我会抽时间去看看你们的。
东房邻居一家迁往太原时,我们全院集体照了一张像,这张照片我至今保存完好。似乎这样,我就珍藏了西关街2巷1号的一段历史。
孩子呢,不知不觉在院子里长大,父母也不知不觉在院子里苍老。父母去世后,我也般出了2巷1号。目前它已成弃房。
走出去的邻居,无论是先走的,还是后走的,脚步虽远,但他们毕竟在这里曾有过一段美好的记忆,大家都特别怀念在西关街2巷1号的时光,于是,不管天南地北,你传我,我传你,一一建立了微信群,名字就叫“2巷1号”。通过微信群,了解了各自的近况,虽然分别有些年了,甚至有些是几十年了,但是,大家相处的情景,好像过去的日子并没有走远。
西关街2巷1号,这是一个多么让我怀念的地方,每每走进院落,院子里住过的每个人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大家和谐相处的情景就会幻化叠出,这样的日子是闪亮的,如同阳光照在河面上那流动的光芒,这样的日子是永恒的,如同品品不尽的橄榄而耐人寻味。
这样的日子连起来,长长的一串,组成了西关街2巷1号的美好时光。
山西静乐作协:张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