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天柱的头像

张天柱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07
分享

古镇


带着一身的兴奋,我来到了碛口古镇,来到了这个集“三晋文化、黄河风光、黄土高原、红色故地、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吕梁山中、黄河岸边的一座小镇,是山西临县一个很古老的渡口。

碛口位于黄河晋陕峪谷中部,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怀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形成了一种“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碛口古镇的形成,全得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当地方言中,“碛”是高于水面的成片沙石,黄河第一碛是声名远播的壶口,第二碛就是这碛口镇紧靠的大同碛,这两碛成了这绵延近5000公里黄河上的独特景致。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出后,一路喷珠溅玉,款款前行。当它腾跃下青海高原后,愈来愈威风凛凛,以铜头铁臂撞天八大峡谷,用尖利撕碎黄土高原。没有黄河大同碛,就不知它涌膨湃的魂韵和咆哮如雷的气。没有黄土高原,就不知它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碛口的繁荣确实得缘于大同碛的惊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是一段近500多米长的暗礁,宽阔的黄河水面在此缩至不足百米的狭窄河道,落差近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上游来往的船只,往往在碛口停泊转旱路。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商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人说碛口是“九曲黄河第一镇”,实至名归。

据历史资料记载,碛口古镇是从清代乾隆处间兴起的,此后200余年一直就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的商重镇,民间素有“驭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之说,可见当年碛口的繁华景象。人称“水旱码头小都会”是有根据的。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兴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人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酒肆有300多家。

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过去民间典型的水运商的全部类型。发展至今,古镇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我们走进当地有名的“四和堂”客栈,这是个有上下两层的四合头院子,里面很静雅,古朴之风扑面。二层平台临河而望,黄河之风缓缓吹来,精壮的木楞制成的桌椅,摆在阳台的黄河岸边,突显出黄土高原的粗粝与荒凉。隔着黄河望过去,碛口镇对面就是陕西的吴堡,历史上,黄河两岸的人们有这样一说,每逢对岸有什么事情,一条小木船摇摇晃晃悠过去,有人端着大大的海碗在黄河岸边才吃早饭了。由于水土重,这里的人们一般保持一天吃两顿饭的习惯,往往人们是一边吃饭,一边端着碗和邻居拉话。这些生生不息的民俗,一直延续着,仿佛是当年繁华古镇情景的再现。

碛口的一切总是透着古色古香的味道,走进碛口的街道,看着明清时留下的古宅民居,你便觉得好似回到了200多年前,与古人共同游乐,使人顿生怀古忆旧之情。以及那小贩具有魔性的吆喝声和碛口各式各样的特产会让你应接不祥。傍晚时分,我们游走在古镇上,幽静的古巷,古拙的明清民居,质朴的西北老汉,无不体现着小镇的恬淡,处处挥发着古老的原始气息。

入夜,心情兴奋的我下榻位于黄河岸畔的黄河酒店。这住处曾是黄河与湫水河的亲吻点,曾是金涛和碧波的拥抱处,曾是晋陕两省的接合部。深夜听涛,别有情趣,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但我知道,我是枕着黄河的涛声睡着的,我枕着涛声睡在了一个有着历史厚度和历史韵味的古老镇子。

 

 

 

 

 

                   山西静乐县作协:张天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