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天柱的头像

张天柱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7/08
分享

凤林有声歌正气 镜石无言铭千秋


 

 

——记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新坊村已故共产党员索斗计同志

 

蜿蜒起伏的凤林谷,与紫霞谷、楼观谷、栖贤谷连结起五台山幽峡如画的瑰丽景色。突兀嶙峋的大镜石,是史上记载的文殊菩萨大智如镜的自然依凭。居住在这里的人民,靠着自己的勤劳忠勇与善行义举,谱写着屡代不断的生存篇章。索斗计,就是这样一位生于斯、长于斯,为信仰而奋斗了一生的老共产党员。

一、生逢国难,从小立下革命志

凤林谷畔,大镜石下,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名叫火场村。这村子历史上也就居住着几十户人家,不出百余口,繁衍生息,世代相传。

一九二O年九月初六,村民索同和与妻子麻银梅的儿子就出生在这里。为了使儿子长大成人,挑起生活的担子,夫妻俩费了些周折,打听到邻近有一位识文断字的先生,求他给取了个励志的名字——索斗计。先生说这名字是希望孩子能够意志坚强,长成后维持生计。

尽管他们都有这样美好的愿望,但时代却远没有那样尽如人意。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国运衰退,民不聊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难逃劫难。租种庄头富户的沙田薄地,一旦遇上荒旱年景,连糊口度日也难以维持,食不裹腹是常事,焦苦的生活伴随着百姓的日月。

最为不幸的是,索斗计姐弟妹妹四人中,二妹因害麻疹得不到及时医治,五岁夭亡。在他的记忆里,农民的命苦,居住在大山里的农民苦不堪言。

因为索斗计是个男孩,父母费尽心机,在他长到十来岁时,送往当时台怀镇唯一的龙台完小读书识字,他在学校用心学习,一心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谁料,就在一九三六年,绥东的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在龙台学校迅速秘密开展起来。任教的老师表面上在教书,实际上大都是共产党员。期间,因为需要,已经十五六岁的索斗计,留在学校担任儿童团长。延长了一年在校时间,负责儿童团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宣传动员任务。

除了有限的读书识字以外,大量的的时间用于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他带头连夜把写好的标语口号及时传达送到台怀、营坊、光明寺等联络站。

通过学校五六年的学习与一年多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使他逐渐懂得,贫苦农民要想翻身做主人,一定要以国家为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一九三六年秋末,索斗计结束了龙台学校的学习,回到村里,扛起了干农活儿的担子,与父辈们一起耕田劳作。

其时,五台境内金岗库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二分区司令部驻扎于耿镇,频繁活动于沿清水河一带。,早就确立革命理想的索斗计积极投身抗敌救亡活动,经常接受上级民兵组织的任务。参加对石咀、杨柏峪、黄土咀、繁峙狮子坪等各日军据点的公路破坏和电话线的切割,成了一名精干的民兵游击队员。

一九三八年初冬的一个夜晚,殊像寺客堂,一个秘密而庄严的仪式在这里举行。索斗计、梁反全、释隆禅、释喜宽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到此工作的李指导员和二分区的一位组织委员告诉他们入党后的纪律和任务,从此,他们成为五台山区最早入党的优秀分子。

二、火烧火场,敢入虎穴赴生死

一九四二年,日寇的铁蹄踏上了五台山这块净土,除了几个村庄以外,有的寺庙设立了日军据点,派驻了日本军官和卫队。显通寺、罗睺寺、镇海寺等尤其受到了日军的严密控制。八路军指战员响应军区号召,按照“敌进我退、敌退我扰、敌扰我打”的以少胜多的战略原则,与民兵们展开了游击战争。五台山僧会长然秀和尚秘密组织了佛教救国同盟会。这几个阵营联合起来,主要任务就是破坏日军在五台山清水河沿线的电线和交通道路,阻断敌军的联络,以争取我军的作战防御工事的修筑和战争时间。索斗计接到的任务是,负责配合游击队破坏五台山台怀镇至石咀的电话线路,多少次他们星夜出发,暗中伺机行动,切割断日军电话线多处,中断了敌军的联络。

一九四三年深秋的一天,军区获悉日军要部署三区二区的兵力赴繁峙砂河一带。破坏交通与通讯线路可以十分有效地阻止敌军的行动计划。索斗计作为台怀镇民兵小分队的负责人,接到命令立即与新坊村的梁反全、殊像寺的地下党员释喜宽、释仁便等商量,带领三十多名民兵星夜兼程,赶赴石咀完成任务。在敌人还未实施行动计划之前,他们出其不意,控制了蛤蟆石至石咀一华里的重要连接公路,切割电话线四十多公斤,使此次敌人部署失去联络,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行军计划。

发现了破坏的道路和割断的电线,日军气急败坏,在八区范围内大肆搜捕地下党员和民兵游击队,在台怀街派一名日军曹长督阵,四处出动,抓住人就盘问。终于在汉奸的告密下,供出了破坏交通与切割电线的民兵队长索斗计是火场村人。一个深夜,驻扎在五爷庙门前皇城的日军奉命前往火场村,对整座村庄进行了放火焚烧,将全村男女老少集中起来审问。大部分房屋被烧毁,掠走大量财物。当夜,正在开会的地下党员释隆禅、释成方、释仁便、梁反全、索斗计、张白小、释喜宽、释宽宵等八人被捕,一起关入皇城地牢。

地下党工作者与游击队员被日军抓捕后,我党组织立即设法营救。佛教协会然秀会长与殊像寺取得联系,想通过关节贿赂日军头目解救被捕人员,寺里筹集一千二百个银元暗中打点,但狡猾的敌人只放出早已抓捕的几个民夫,其余人员一个未放。只答应了一个条件,允许每天派人到地牢送饭。

无奈,寺里与僧会长与我军取得联系,只好继续想别的办法营救,暂时派人送饭。寺管会当家师仁会法师觉得这事情非同寻常,弄不好会节外生枝,为防不测,派人必须慎重。他立刻想到自己的徒弟圣忠,虽然只有十四岁,却聪明伶俐,反应很快,就将圣忠委派每日按时到地牢送饭去。

圣忠是一个从河北阜平逃荒落难后四岁就出家的小和尚,说起日本人来恨的咬牙切齿,因为他见多了这伙强盗的罪恶暴行。接受任务后,把师父叫到禅室,将他想好的饭罐里藏刀斧工具,好让地牢人员发现后掘地逃生的办法说与师父。仁会听了很高兴。如此这般安顿之后,照计而行。

机警的圣忠小和尚头一遭将饭罐送至地牢门口,由一名日军转下去,再等空饭罐递出来,他惊喜地发现,内装的刀叉小斧不在罐内了,他飞快地跑回寺里将此事说与师父仁会。师父告诉他,日本人非常阴险狡猾,千万要十分小心才是。

一连五六天,送饭罐内装的工具全部留在地牢。索斗计与被抓的人一见便知,这真是一种巧妙的逃生武器啊!他们利用这些铁制工具连夜刨挖不止,第七天头上,终于挖到瓦窑村火神庙脚下,关在地牢内的地下党员全部脱身。

为了抗日救国,索斗计同志出生入死,愿以生命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三、一心为公,不计得失干革命

日军烧杀抢掠,在火场村的房子早已被焚烧成残垣断壁,年迈的父母凑合居住在石头垒砌的屋子里,先后作古。索斗计跪到父母坟头,含泪祈告,儿为了老百姓的安宁,做了一世不孝之子,二位慈孝安息吧!

一九四六年,他携妻从火场村移住于新坊村,当时已是五台八区的武装干部了。

期间,多次参加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对日游击活动。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又一心扑在支援前线的组织宣传工作中。

最令索斗计同志难忘的是一九四八年四月九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后,取道岢岚、神池、宁武、代县、繁峙,在伯强村住一宿后,冒着风雪赴鸿门岩,来到台怀镇。在北岳区委驻台秘书周官等领导的陪同下,召开了区乡干部座谈会,他亲眼目睹了我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主席对劳苦大众的关怀,指明了土地改革的方向,贫苦农民分田地生活有了希望,这使他更进一步鼓足了矢志不渝干革命的信心。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一九五O年他奉命任台营乡担任支部书记,一九五三年底,又受命赴五台三区,参加肃反运动,作为工作组人员一道参加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取代乡之后,他又开始担任台山公社副主任。

转了这么多岗位,走了这么多地方,索斗计同志总是先国家后自己,靠微薄的几十斤小米维持家庭生活,却从来没有叫过苦。

一九六O年,国家遭受三年暂时困难的第一年,索斗计同志主动请缨,回到台山公社新坊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个联村队由新坊、西沟、火场、河北、瓦窑五个自然村组成,当时人口五百余人。他挑起了这副沉重的担子,一干就是十七年。

期间,在三年困难时期,他组织人民群众进行了垦荒造田一百六十余亩,扩大了山药、莜麦种植,组织男女老少利用夏秋之际,上山采集蘑菇、刨黄芪、采山谷子,实行以菜代食,坚决杜绝饿死人的事情发生。一九六三年底,曾以生产自救的先进村出席了五台县劳模大会。

七十年代初,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重点解决粮食问题,修地垒坝是一个全国农业战线的重点工作,索斗计同志作为书记,以身作则,带头实干,积极响应公社党委号召,提倡“白天一把锁,晚上一盏灯”,“六对六加班干”,带领全村人民奋战三年,整滩造地360亩,垒筑防洪大坝3200余米,修通新坊至火场村的土石公路五公里。

从一九七O年开始到一九七七年,在他任支部书记的期间,全镇二十二个大队总产240万斤,新坊村每年总产确保达到22万斤,保证了公粮的交纳。

为了做到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任大队支部书记十七年间,有九年兼任新坊生产队队长,当时全公社最低每工劳动工值3-5毛,他所在的新坊生产队每工每年保持1.2/工。这个共产党员用事实证明自己对工作的责任心。

当然,新坊村在全公社名列榜首,这位老共产党员功不可没,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老书记”。

“老书记”有个怪脾气,怪脾气源自于两个特点,一个是倔犟,认定的事一定办,目的是为了群众生活的好;一个是热心,关心爱护困难群众,再难也要办好灾疾病难的求助者。

一九七六年,金岗库乡南梁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水灾,整沟土地被水淹没冲毁,有的人家房屋坍塌无法居住。南梁沟村的高三怀和白文秀找到了门上,哭哭啼啼地求告,想从无法生存的地方挪到新坊村落户,这位倔犟的老书记悲悯心生,只好答应下来。

南梁沟属于金岗库乡,移居新坊村需办迁户手续,来了村里建房用地,吃粮用地。这件事一上群众会,多数没通过,索斗计同志反复做大家的工作,救人于水火,是当务之急。占地问题,咱们通过整滩垫地解决。

为了这两户十九口人的落户问题,他先后跑了全村多半个村子,前后说清楚他们的特殊情况,好不容易将他们安排下来,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一九七七年,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西沟村杨双小一家十一口人住在西寿宁,那是寺院旧址,需要无条件腾出,他家爷爷逃荒从繁峙来的,房无一间,一来了就寄居寺庙。这下把这个大户赤贫人家难倒了。找到索斗计,祈求老书记落户新坊村,解决居无定所的问题。

索斗计看到这个刚强的汉子落泪的模样,同情心油然而生,杨双小老婆抱着怀里吃奶的孩子,哭诉着无家可归的后顾之忧。

索斗计同志再一次挨家逐户做工作,帮助他家解决燃眉之急。他在动员说服时,不知碰了多少钉子,受了多少挨骂的委屈,但是终于在当年底为他家办了入村安居迁移手续。

情系群众冷暖,关怀弱势群体的索斗计同志就这样做着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有人疑问,这样扑下身子为他人,是不是有什么好处呢?试想个连饱饭都吃不上的年头,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啊!

三年迁入三十多口人,建房与吃粮的用地问题不仅得到了解决,而且整修的土地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更是加快了。

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七年,索斗计同志积极配合学大寨和新农村建设,带领全村五个自然村整修梯田560余亩,垒筑防洪护村河坝2300米,新建改造扩建农民住房1860间,特别是他所在的新坊村,新增土地180亩,新建房屋260间,新建拦洪坝1100米。使本村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土地并没有因为人口的迁入受到紧张。

四、保持本色,廉洁自律树丰碑

索斗计同时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点滴具体行动诠释着一个党员的信念与理想,他一生没有豪言壮语,也没办惊天动地的伟业。就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但他这一生却证明,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按理说,他有那么长的领导干部经历,也在官场上结识了部分大官儿,解放后,他的同事有的升任省部级干部,但他没有因为个人的事找过人家一次,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除一人因考学参加工作外,其余均在农村务农。

他为国家干了大半辈子工作,有一段还是供给制的国家干部,六十年代初因工作需要回乡任职,按理也该要求办个退休。但他总是说,我对国家没什么贡献,不够条件咱不胡找公家的麻烦。当完村支部书记后,在家赋闲,直至终老。

特别让人动情的是,他当了那么多年书记兼生产队长,至去世还是住在新农村建设改造的土石混合的五间破旧瓦房里,院墙也没有,只一座孤零零的老房子。

老书记倔犟,人们尊重他的铁面无私;

老书记热心,人们怀念他的关爱群众。

一九九三年农历正月廿一日,索斗计同志走完了他七十三岁的人生之路,因病辞世,灵堂设在伴随他一生的土院子里,灵柩两侧一副挽联格外醒目。

凤林有声歌正气,镜石无言铭千秋。

这挽联送别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这挽联传唱着有声的正气歌,隽刻着无言的功德碑!

 

                                        作者:安建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