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天柱的头像

张天柱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17
分享

家乡的年味


只要进入腊月,撕下一张日历,家乡的年味儿就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那张张日历唤醒了我沉积心底的乡思。

家乡的年味首先是从那声唢呐开始的。只要进入腊月里,家乡的婚宴就特别的多,娶媳妇的,嫁闰女的,一家挨着一家,那时节,父母特别的忙,有时候一天要上好几个事筵,我们这些孩子童们,对上事筵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吹唢呐的迎亲队,只要唢呐队伍进了县城的大街小巷,唢呐吹到那,我们相拥着跟到那,有时候,有些好事的大人们,若迎亲队伍路过他们的家门口时,他们就笑哈哈的拦住迎亲的队伍,迎亲的主家只好给孩子们撤些水果糖,给大人们一包香烟,还得让吹鼓手再好好吹一通,这才放行了迎亲队伍。

每年腊八一过,过年的气息就日渐浓烈,一个“忙”字把人们调动地行色匆匆,节奏加快,越逼近年三十人也就越忙。街市上,色彩鲜艳的服装,五彩缤纷的年画,大红的对联,美丽的中国结,火红的灯笼,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等,琳琅满目的年货给小县城披上了节日的丽装;孩子们拉着大人的衣角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小脸蛋冻得通红却依然快乐。县城的几条主街上,小商贩的叫卖声,门店的乐器声,孩子们的欢乐声,无不充溢着浓浓的过年气息。各家各户一个个都在不辞辛苦的“忙年”:打扫房屋、杀猪宰羊、烧红烧肉、炸麻花、蒸年糕、垒旺火、贴窗花、贴对联。尤其是年前的摊杂饼,它是腊月里“忙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刚过了腊八大人们早早把面和成糊糊后,等待发酵。一般都是晚上开缸,开缸的时候,还不让孩子们在缸前,每年的腊月里,总要摊好多好多的杂饼,摊好后,放在一个大水缸里,冰在库房里存放起来。住在县城的人亲戚来往多,每年到了腊月和正月里,农村来的亲戚进城置办年货,来了一拔又一拔,城里人就煎锅大烩菜,上面把杂饼和油糕蒸上,再炒盘刚杀死的猪肉,那滋味美极了……家乡的香味就这样拉开了年的帷幕。

整个腊月,从初一开始,一直能忙到年三十的中午,等到了年三十的中午,就好似谁下了一道命令似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出奇的冷却下来,人们都吃接年莜面去了,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上六点前,出现了短暂的寂静。晚上七点以后,鞭炮声和大麻炮声,陆陆续续开始响起……家乡的鞭炮放飞了新年的希望,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发,孩子们你追我赶走地放着叫着笑着,炮声叫声笑声汇成一片,空气中到处弥温着硝烟味,随着这硝烟味越来越浓,年也越来越近了。“爆竹声中一岁除”,当除夕夜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响彻县城时,年终于迈着轻盈的步子款款而来,人们开始吃接年饺子,吃完饺子后,就开始“熬年”了,全家老少围坐在热炕头上,筹划着新一年的远景,当天亮后,打开家门,一个个在新年里许下了新春的祈愿……

一转眼,我已离开那个小县城有些年了,从壮年时的出走到如今的白发过半,虽然生活过得一年比一年好了,但过去的那些年味儿却变得陌生而又遥远了。人到白发爱忆旧,此时此刻,越发怀念家乡的年味儿了。

 

                        山西静乐县作协:张天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