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镇江之余,看着街边到处都开着名为“锅盖面”的小店,不禁十分好奇,吃过山西的刀削、四川的担担、北京的炸酱、武汉的热干、河南烩面,五大名面各具地域特色,手法更是别样之极,这锅盖面还是头一次听过,不过在镇江却是享有盛名的一道地方汉族传统美食,无论如何也要品尝一下这镇江的锅盖面。
走进了一家食客多的店,一进门就看到一个硕大的锅里热水沸腾,里面除了一个木制的锅盖以外,什么都没有,我起初还纳闷了,这饭店奇怪,锅盖掉进锅里了也不捞起来。
等饭之余,总算是看出了一点门道,为啥叫锅盖面?原来这锅盖面有一道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必须是把锅盖煮进大锅里,就那么一直咕嘟咕嘟煮着,若有客人来时,再把面条下到锅里。
镇江锅盖面俗称伙面,喻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这做法也甚是特别,别看门口那么一个大锅,每次放入的面量不得超过15碗,每碗生面的重量大约130克,再多的话,面条的味道就会失去水准,口味就不会那么的浓郁清香。
镇江锅盖面还有一说,人们也叫“跳面”, 就是把揉好的面放在案板上,师傅上下颠跳,场面甚是生动,就这样反复的跳跃,把面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然后在用刀切成面条,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不同于我吃过的五大名面,这样的面条有毛孔,容易让卤汁进入面条的每个细胞,在加上面的韧劲,吃在嘴里那真是耐嚼有劲不说,味道确实是别具一格。
说到调面的底料那也是十分讲究,在碗的底部放入酱油、味精、切碎的韭菜、香干、绵白糖等,待面熟之后,将面放入碗中,在倒入汤,这样的顺序和其他面食的浇灌之完全不同。
这镇江锅盖面还有个美丽的传说。镇江人爱吃伙面,相传在清朝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有天,来到了镇江卖伙面名气最大的张嫂家,由于面迟迟跳不好,在乾隆随从的再三催促之下,张嫂不小心把装调料的汤罐盖子当成了大锅盖盖了上去,结果是掉进了锅里,这时候水开了,快要溢出锅外的时候,张嫂赶快用勺子舀了两勺汤罐里的温水一浇,面锅里平静下来,在等水开了之后,张嫂将面条捞进碗里。乾隆吃着味道很好,于是进了厨房看看这面怎么做,没有想到看到了锅盖放在面锅里煮。这时候,张嫂发现自己犯错误了,于是指那小锅盖说:“面好吃是因为面锅里面煮着锅盖”,从此镇江锅盖面名声大振。
镇江的锅盖面和其他五大名面一样都是各地的传统民间美食,都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带着浓厚历史底蕴的吃食。它有四大特点:跳、漂、煞、浇,并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与吃法。
怪不得有位美食朋友常对我说,每到一个地方旅游,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美食,因为这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
山西静乐县作协:张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