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三大名楼: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我曾参加在江西南昌举行的“藤王杯”杯大奖赛颁奖会,来到了南昌。参观了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西边角,赣江右岸。主体建筑净高57米,共有六层,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远瞩阁顶矗立蓝天,阁身彩画五彩纷呈,耀眼夺目,很是吸人眼球。
滕王阁院落宽敞,花草琳琅满目,空气清新,我们先在院落周围转了一圈,从不同角度欣赏了这座名楼。
滕王阁为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于贞观年间任洪州(今南昌)都督时所建。高宗时,洪州都督阎伯屿重新加修。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睹阁思绪纷飞,一些儿时歌诵《滕王阁》的名句华章,在我的脑海中闪过,
宋代宰相、诗人王安石游览了滕王阁后,曾写下了《滕王阁感怀》:“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诗人白居易登临阁楼后,也曾留下了这样的诗句:“翠幕红筵高在云,歌声一曲万家闻”,此诗描写的意境,正是当时国家兴旺、歌舞升平的写真。
爱国大词人辛弃疾曾任江西安抚使,登临阁楼后,面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的情景,愤然写下了《贺新郎.赋滕王阁》:“天宇修眉浮新录,映悠悠潭影长如故。空有怅,奈何许”!词人泪眼看江山,满怀悲怆和愤慨。
南宋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登临《滕王阁》后,也写下了:“回风何处搏双雁,冻雨谁人驾独航”?一缕清愁,满愎惆怅,凭一己之力不能力挽狂澜,留下的只是愤叹。
古阁今昔,历尽苍桑。历代名人雅士登临滕王阁留下的诗词,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兴衰的礼赞与慨叹。
但是,真正使这座楼阁誉满天下的还是当数“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那篇《滕王阁序》,一篇雄文,名贯古今。
传说这篇雄文的写成,还有一段十分有趣的事情。洪州都督在整修滕王阁工程开始后,就令其女婿为滕王阁写一序文,待整修竣工后,再召集当地才子限定时间为滕王阁撰序,谁写得好,选用谁的。都督的这番打算,无非是想让他的女婿出人头地,一鸣惊人。
工程就绪后,阎都督看了女婿几经修改的序文,颇为满意,于上元二年重阳节在阁中召集了百余才子大摆宴席,为滕王阁撰序。王勃的父亲当时在海南任令,勃赴海南省亲,路经洪州,适逢此举,亦参与撰文宴会。都督要求,凡撰写的序文,均由作者朗诵,众人评议,最后决定取舍。评议公认,王勃写得最好。就在这时,有一才子突然说:“文章好是好,可惜不是他的东西,我肚里还有这么一篇”。这一来,大家都怔了。为了弄清究竟,大家要求那位才子把他肚里的文章吟诵出来众人听听。那才子应求,和王勃朗诵的一字不差。于是,众目一齐投向王勃,王勃从容自若,反问那才子道:“汝睹之篇,可有下文”?那才子道:“所见尽然”。王勃则说他的序文尚未结束,遂挥笔补了最后一段,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所补后文,上下衔接,天衣无缝,犹如一气呵成。这一来,那才子当众现丑。至于都督的女婿,相形之下,自然“名落孙山”。
王勃撰写《滕王阁序》时,年仅27岁,也就是在那次探望父亲的途中,失足掉江,于次年惊悸而死。
文以阁名,阁以文传。这是文化特有的魅力,华夏的禅山佛寺何其多,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竟使江西南昌市这座阁楼的盛名历千载而不衰,成了游人不绝于途的胜迹。文中一些精彩的句子,比如描写晚景的“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至今人们仍传诵不已。
继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历史上“三王记滕阁”之佳话,又给这滕王阁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西静乐县作协:张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