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村的故事
(小说)
西凉村坐落在毕水县的最西边,四面环山,最高的山叫众兽山,只有山上的一条弯弯曲曲的“挂壁”小路通向村外,村子西边的一条小河谁也说不清不知疲倦地流了有多少年代了,村里人祖祖辈辈都没有走出这群山环绕的四壁,只是偶尔听去县里开会的村支书钱大宝回来讲讲外面的故事。西凉村的人就这样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又过了几十年,村里的人还是那样,人们依旧还是在安静之中过着自己的苦日子。不过,有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年轻的支书如今也变老了,村里的“光棍”们也增多了,人们对于外面的世界,也是随着老支书的唠叨而略知一二,也有些个别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回村后说说外面的世界如何如何,人们这才知道,山的那头还有村子,山的那头的那头有个更大的县城、省城……
又过了几年,上面搞精准脱贫,根据西凉村的实际,县里扶贫队和村委班子准备先修条通向山外的公路。要想富,先修路。老支书是见过世面的人,当两级班子把这件事初步定下来的时候,老支书老泪纵横,他第一个举手赞成,由于老支书在村里享有极高的威望,所以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部份是半信半疑,有的人相信老支书,认为老支书说怎么弄,咱们就怎么弄;自然还有一部份人就说起了风凉话,老支书也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修路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巴掌大的山村的每个角落,平静的山村开始沸腾了,就连平时纳着鞋底闲心不操的大妈们也都心不在焉了。他们都听说了村里要修路了,但是,就是不相信,就咱这跌死虼狸弯死蛇的地方能修出一条路来吗……
西凉村新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的。故事的主人公叫钱志强,是老支书钱大宝的侄儿,做事勤快,性情耿直,黑黝黝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1米8的大个子,走起路来腰杆挺直,昂首阔步,浑身上下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劲。由于常年的辛勤劳作,两颊微微有点“高原红”,不过却显得更加的活泼与健康。在西凉村,人们会经常看到穿着一身蓝色粗纤维的这个后生,不论啥时候,都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北方冬季的早晨格外寒冷,外面万物萧瑟、在满地的枯草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凉风吹过,枯草在风中胡乱摇摆,挂在院子里的衣服经过一夜寒风的吹啸,变得硬邦邦的,衣服的末端结着面条一样的冰条,晶莹透亮,长短不齐。视野宽阔的田地里,庄家早已收割,只剩下一片片枯黄的麦秸,田地尽头的众兽山如同一位垂暮的老者,脱去了秋的外衣,显得苍老无生气。
这个冬天的西凉村,与外面景像形成鲜明对比的村民家里,却是温暖无比,温馨异常,土炕烧的烫烫的,火炉上放着壶,壶里沸水发出滋滋的响声,冒出丝丝白气,在炉子的周边干着农家自家蒸的花卷干膜。灶台的锅里则煮着小米南瓜粥,上面再蒸点吃剩的菜。锅里的饭香味不多时就飘满整个屋子。这时,家家户户的玻璃上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雾气。如此的状态,想要在冬季的早晨,看到村里人聚集到一块还真是个难事。
如若往日,西凉村在这个时节的早晨,是静悄悄的一片,只能听到谁家的鸡叫了几遍了,又或者谁家的狗朝着天空了无趣的狂吠几声,围着狗食盆绕上几圈,夹着尾巴又钻进了温暖的窝里。
这就是西凉村人们过冬的生存景像。
钱志强一家住在靠近村口的地方,由于这边有个宽敞的空地,一来二去,这里成了妇女聊天、爷们下棋、小孩玩耍的地方,同时也成了搬弄是非、家长里短的集散地。要在平日,家家户户大清早是足不出户,这不最近听说村里要修路了,人们一反常态,西凉村的老老少少早早就起来了,早饭之后,钱志强家的门前的空地上就聚集了不少人。
李寡妇是村里的巧嘴,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挽着个鬓,扎着个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略带时尚的簪子。穿着一身粉色碎花棉衣、棉裤在人群中特别扎眼,磕着瓜子的嘴一直叨叨不停,眼下正朝着钱志强的大门喊道:“志强媳妇,起来了没有啊,出来哇。”喊了几声之后,发现院里没动静,哼了一声之后,提高了分贝更加卖力喊起来,“红梅,还没有起来……”不远处,不知谁家的狗开始狂吠起来,一声比一声高。
“快别喊了,红梅说不定有事出去了,你这喊的狗都惊着了……”李大妈拿着纳鞋底的针挠了挠头发,抬了抬头,继续埋头在鞋底上飞针走线,不时用嘴朝着冻得通红的手哈一口气,“李春花,你这嗓子都不用写信的,想和谁说话了,一嗓子村东头到村西头,保准随叫随到。大清早的人家红梅说不定还没起来呢?”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笑声……
李寡妇眼睛一瞅,嘴一瘪,“村上这么大的事情,大伙这几天谁不早起,再说了,他家男人不也参与这事么,我就不信她能睡得住。”
此时,钱志强屋里的窗户上正凑着个脑袋,透过红色的窗花,用手抹掉窗户上的雾气,正悄悄的向外瞧……
“出去吧,能有什么事,这修路的事情是村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了,也不是我叔一个人说了算,再说了咱也没表态,干嘛弄得和咱理亏一样。”钱志强拿着箩筐准备去自己地里,把今年冬天埋在地里的土豆刨出来,寻思着晚上回来让婆姨给蒸了吃。
“你给我站着,别出去,先观察一会再说……”红梅从炕上的窗户边跳下来,一把拽住了正准备出门的钱志强,“咱们是没有表态,问题是谁让你叔积极表态赞成修路,这一出去,还不被询问个半死啊,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给淹死。风口浪尖能躲就躲。”
钱志强把箩筐一放,两手往袖子里一插,头一歪,蹲在炕沿边气呼呼的说道;“我叔是见过世面的,他的观点总没错,要是真表态,我第一个赞成,修路怎么了,有什么不好的,你看看咱们村里有路吗?前阵子我跟着叔去了趟县城,人家都是水泥路,道路宽敞,拖拉机在上面呼呼的飞了……我都寻思着路修好了,咱家也买个拖拉机拉点山货到城里倒腾,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日子还不是比现在要好?”
红梅气的一手指头戳在了钱志强的脑门上:“真是个倔驴,这种事情你冲在第一个,好处没你,坏处第一个找你来,听我的没错,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咱家现在在村里过的算是不错的了,你看看王队长他家,那叫什么日子,你就知足吧,给我消停点。”说罢继续在窗户边削尖了脑袋往外瞅,时而又贴着耳朵听,似乎要听清楚外面人到底在说些什么。
屋外,李寡妇还在阴阳怪气地和人们诉说着修路的事情……李寡妇本名李春花,年纪18的时候就跟了比自己大15岁的隔壁村一泥瓦匠跑了,当时看上了人家的钱财,结果没出去几年,就混不下去了,所以就跟着自己的男人回到了村里,没想到一场事,让李春花一夜之间成了寡妇。
毕竟自己还很年轻,长得又好看,当年没有跑的时候,那是村里人人公认的一枝花。至今,依然毫不逊色。一张巧嘴更是吃得开,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寡妇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西凉村这个地方,山高崖陡,偏偏就养育出来了像李春花这样的漂亮女人。
过了几天,西凉村的山底下来了一拔客人,这些人开着一辆蓝色的大卡车,穿着蓝色的制服,一下车就山上山下拿着仪器量了半天,完事之后,村支书钱大宝带着这些人在村委会吃了饭,吃饭后,又亲自送到了山下。
一些好奇的村里人,下了山,围着这辆大卡车是摸了看、看了摸,从来没有见过,太威风了,太亮眼了。
有趣的是,这些测量人员吃了饭后,都交了饭钱,一时间,成了村里人的热门话题。
老支书钱大宝在测量人员走了的第二天,就召集村上的领导班子来村委会开会。支书说,修路的事不能再拖了。
钱志强一进村委会门,就看见人员都到齐了,看来是自己来迟了,都怪自己那婆娘,今早非不让自己来,说是避避风头,让自己随大流,能随大流吗?修路自己是一百个赞成,万一大流要是不赞成,自己非要后悔死了不可。再说了,自己的亲叔叔,相信他的眼光绝对没有错,自己应该坚定的站在叔叔这一边,至于老婆虽然知道自己开会,但是她并不知道自己在会上是什么意见,临行前,她说让自己看情况行事,不要冲在第一个,就当自己没听见,嘿嘿……
“志强来了,咳咳……咳咳……”老支书把嘴里的眼袋放下了,“人都到齐了,今天叫大家来就一件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事情了,我呢,再简单的说一下,说完之后,大家说说想法,都表表态,毕竟这是咱们村里的大事。”
当老支书把修路的事情说完之后,会场沉默了几分钟,每个人脸上表情不一,有拧眉的、有抽烟面无表情的、有欲言又止的……
“大家有什么想法就说出,不要有什么顾虑,今天商议这件事情,就是为了咱们西凉村能够有个好的奔头。”钱支书缓缓的看了会场一圈,最后定格在徐会计身上,“徐会计要不你先来,你给大家起个头,你呢,平时也是个有想法的人。”
徐会计本名徐宝,书没念多少,脑瓜子却好使,俗话说就是那种天生脑子好的人,尤其对数字很敏感,小时候这个天赋就显现出来了,那时候村里偶然来一半个小货郎,挑着个扁担沿街叫卖,这时候徐宝他妈总会带着徐宝买点东西或者换点东西,小货郎走南闯北,什么东西几角几分怎么就换法那叫一个溜,说这么半天,人们也糊涂了,反正就按着货郎的意思换就可以了,但是徐宝却能跟得上,货郎说完之后,徐宝在纠正一下,什么东西应该换多少就不是货郎一人说了算了,这个时候货郎偷偷擦了擦鬓角的汗水,心想,这小小山村咋还有这样个小精明,竟然不好糊弄,于是,徐会计的名声就传遍了西凉村,后来,老支书看他聪明能干,就让他当了会计。
徐会计微胖的脸颊上永远挂着招牌式的笑容,慢悠悠的点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两口,“修路这个事情啊,不瞒书记,还真是没有好好想过,你让我第一个发言,还真是不好说,我在想想,你让其他人说吧?”
钱大宝眼睛凝视着角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听到徐会计如是说,钱支书开口了,声音有点沙哑,伴随着轻微的咳嗽,“大家有顾虑我可以理解,这样吧,我先表个态。”
说着钱大宝站了起来,“修路这个事情我考虑了几个月了,眼看着时间越来越紧,不能再拖了,修路占了谁家的地,谁也不能有意见,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这个修路,说不定我们就是失去了一次最好的致富机会。所以我再次表态,我是绝对赞成修路的。”
钱支书说完之后,先是稀稀拉拉的掌声,继而,掌声顿时多了起来。
钱支书咳嗽了两声,用手挠了挠头发,眼睛盯着扔在地下红红的烟头,不知是想着些什么……
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此刻只有空中飘绕的烟雾是活动的,有生气的……
“我来说吧……”钱志强的声音有点颤抖,“咳咳……我同意修路,而且是完全同意钱支书的意见。为什么这么说呢……呢……”
当钱志强一口气把话断断续续说完的时候,沉默打破了,人们的目光一个子全部集中到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志强,喝点水,慢点说,没人和你抢。”村里徐宝会计笑着把自己跟前的一碗水推到了钱志强旁边。
“嘿嘿……”钱志强的脸霎时就红了,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
当钱志强把修路给村里带来的好处,不紧不慢说了半小时之后,老支书欣慰的点点头,满脸的褶子似乎都平整了,钱志强的半个小时的发言,真可以说是详尽的对钱支书的修路好处进行了补充完善。
徐会计表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烟抽了一根又一根,似乎在思索着某些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支委林大奎由原持中间态度,一下子变过来了,村里岁数最大的“老寿星”张大爷充满疑惑的脸颊也开始变得明朗起来,见状,其他参会人员也纷纷点起头来……
会场上,每个人的表情都随着钱志强的半小时“演讲”,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钱支书掌握火候,看到情况差不多了,就让大家最后投票表决吧,就在投票表决时,竟然出现了还有一人不同意的情况,这样的结果似乎在钱支书的预料之中,又好像在意料之外。
这一人不同意,却也是个大麻烦,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位坚决反对的李三,是个让村委会都头疼的人物,每开会研究些事情时,如果他不同意,就是村委班子定了的事情,他自己私底下则联络西凉村的许多“刺头”,开始闹事,也不嫌麻烦,结果到最后,真的能把全村的百姓发动起来。用现在的术语来说,李三是个业务能力很强的人,最适合跑保险了。李三名叫李复,李三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有点贬的意思。因为这个名字,村里人私底下开玩笑,就因为叫李复,所以这辈子就只能是个李“煽”了。
开会出来,已经是太阳当空照了,钱志强突然感觉脚步比平时轻快了,背心后面全是汗水,凉风一吹,有点冷,可是自己的心滚烫滚烫的,又有点燥热,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劲,总想使在什么地方,仔细想想又没什么头绪,感觉乱糟糟的,却又渐渐明晰了一个方向,感觉自己就要朝着有光的方向走了。
一路思想奔腾,不知不觉就到家了,一进家门,就看见自己婆姨,黑风着脸在炕边坐着……
钱志强心里直犯嘀咕:“难道红梅知道我第一个表态发言了?不会的,消息再快,也不可能我前脚刚出后脚就传出来吧,总有个时间啊?”
于是,钱志强小心翼翼地问了句:“怎么了,黑着个脸?”
早上钱志强开会一走,红梅打算去村南边自己要好的姐妹家拿个绣花样子,谁知道回来的时候在家门口被李寡妇给碰到了,这李寡妇看到红梅手里拿着绣花样子边走边端详的时候,立马笑着扯开嗓子过来问询,“红梅啊,去哪里串门了,这几天都没见到你,眼下见到你真是稀罕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去县城里住了呢?”
红梅捋了捋了鬓角的头发,微微地笑了笑,“春花你就会说笑,我能去哪里,不就在家里待着,绣绣花,冬天也没事做。”红梅心里直犯嘀咕,越不想见的人是越能碰到。自己和这位里寡妇并不熟,私下里交情不深,平时见面都不说几句话的,最近肯定是想从自己这里探探口风,打听村里修路的看法。这回人家主动问起,自己也不好拂了人家的面子,于是就淡淡的回应了。
“听说这次村委会讨论修路意见,你家志强也参加了,这可是咱们村的大事啊,怎么也不说说,让我们大家伙也来个早知道啊。”李寡妇吐了嘴里的瓜子皮,继续往嘴里塞入另一颗瓜子。
“这叫我怎么说,今天早上走的,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我现在和你一样,啥也不知道。”红梅看着在李寡妇的询问之下,旁边的一群人有的睁大眼睛、有的竖起耳朵、有的伸长脖子,人声嘈杂的场地上,此时竟然静悄悄的了。
红梅更是不愿意把自家放在风口浪尖上了,尤其是村里有些人,这几年看着自家过的不错,十分眼红,要是在这件事情上使个什么绊子,自家可经不起折腾,红梅本着低调的做事方法,所以敷衍说了两句,就打算走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以后聊。”
红梅一踏出前脚,后脚就被李寡妇伸出的脚给绊住了,“呦,这么着急啊,天大的事也不差这几分钟啊,红梅,你就跟我们说说嘛,我们也是真想知道,毕竟村里的大事啊,正好你家男人在村委会,你跟我们透透风,让大家都参与参与,旁边一些眼红的、又或者瞎搅和的、又或者半信半疑的小媳妇、大婶子们也是议论纷纷,谁说不是呢……
红梅心里很恼火,她想不通,开会讨论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人们只找自家来询问,好像这件事情是自家说了算一样,所以对这位李寡妇蓄谋已久的话语,真是无语了。于是冷笑了一声,“这修路成不成,也不再我家说了算,开会的人那么多,你问问别家去。”
李寡妇嘴一瘪,“瞧红梅这话说的,咱们村里这么多的媳妇婆子,哪个不热心肠,问你是和你亲哩。当着这么多媳妇婶子们的面,红梅你这话说的真叫人寒心。”
红梅气的脸都青了,这叫什么话,于是嘴角扯了扯,“妹子这话说的,村里这媳妇婶子可没你说的爱嚼舌根,妹子自己这是想干嘛?骂人也不带这么骂的。”
旁边的七姨八姑眼看着对李寡妇的眼神,不如刚才那般赞同了,李寡妇也是个眼观六路的主,势头不对,立马转身就走了。剩下的同村人看好戏的是有的,不过大部分还是凑热闹的。关键人物一走,大家说了几句也就散了。
红梅一路上还是憋着火,名声不好的人,人品也是差劲的,看来老祖宗说的没错。
到家时,已经是快中午了,一进家门,看见钱志强还没有回来,饭也不想做了,于是自己一人就坐在炕边独自想事情了,就成了钱志强一进门的那一幕。
红梅听见钱志强的问话,从思绪中回过神来,问道:“会开的怎么样了?路修还是不修?”
“修,必须修,投票表决过了,嘿嘿……”钱志强笑完,又有点犯愁,“不过有个人不赞成,本来一人不赞成这事就定了,问题是这人是李复,李复这人你也知道,私底下最爱施点小伎俩,要是他的思想不通,我害怕他在这事上做乱……”
“总归是大家都愿意的好,至于李复这事,不行的话,你过几天找他到咱家来坐坐,聊一聊,你好好开导开导,他也不是那种死心眼的人。”红梅分析了一下目前的形势,认为修路是好事,李复会同意的。听红梅这一说,钱志强高兴起来了,他就嘱咐红梅赶紧去做饭。
不多时,从小屋里就传出了炒菜的沙沙声,炒菜的清香从敞开的窗户里传了出来,伴随着钱志强愉悦的笑声,飘出了屋外。
中午吃完饭,钱志强就直奔钱支书家里去商量李复这件事情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钱志强就让红梅好好准备中午的饭菜。
钱志强先去郑屠户家买来了两斤排骨,又买了一些猪大肠,因为买的多,郑屠户没有见过一下子买这么多肉的情况,一高兴就把两根猪大骨送给了钱志强,
买回肉来后,红梅就开始收拾了,先把肉收拾好,调料一放,就在灶上的大锅里去炖着了。灶台上的另一口大锅今天也用起来了,红梅和好面,在锅里蒸上了白面馒头。
菜的话都是自家地里的,有些菜储存了就是准备冬天吃,红梅从自家地窖里拿出了一颗大白菜,老南瓜、土豆……又从西偏房拿出了自家腌制的粉条,从隔壁王大娘家买了二斤豆腐,剥了几颗大葱……
饭菜准备得差不多了,钱志强就去找李复,一听是让吃饭,李复马上就痛快地答应了。顺带着钱志强就把村上几个有头脸的人也一并叫上了,不多时,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到了钱志强家里。
一进院子,来的人就闻到了猪肉浓郁的肉香、馒头的麦香,还听到了红梅炒菜的声音。
众人脱鞋上炕,围着炕桌坐了一圈,只见小葱拌豆腐、蒜汁热调大白菜、金黄色的大葱炒鸡蛋、油炸花生米,猪肉炒蒜薹……满满一大盆排骨、一篮子大白馒头。锅里滋滋的不知还在熬着些什么……
贫穷的西凉村,平时吃饭都是些最简单不过的土豆烩山药和蒸莜面,家家基本上常年也见不到一丝荤腥,人们平时拉紧裤带过日子,谁家养头猪,都舍不得杀了自己吃,卖了猪换钱,养只鸡,下颗蛋,也舍不得吃,都要想法把鸡蛋变成钱……总之,能省就省。眼下面对着这桌子过大年也吃不到的如此美味,每个人的胃里都美滋滋的。
李复内心更是震撼,钱志强这小子过得这么好,自家已经有多久没吃荤腥了,吃饭的人刚坐定,李复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筷子,这么可口的饭菜,这个时候,众人都不想多说话了,只顾低头吃饭。
“蒜薹,是我去城里一家批发市场买的,和小商贩的价格差将近9角……城里有一家门市卖的全是红皮鸡蛋……城里有一家专门炸花生米的铺子……他家的花生米那叫一个香……你们说这排骨,咱们村子里养的猪只吃粮食,肉质鲜美,这要是去城里卖,准能卖个好价钱……”钱志强说起城里的事来,总是头头是道,“这要是路修好了,咱们与外界联系就方便了,到时候不怕村里的农副产品没市场,更能……”
李复边吃边在盘算,山外的世界很精彩,志强有眼光,他说得对呵……
钱志强这一顿饭请下来,对众人的震撼可想而知,更别说是李复了,饭后,李复从村东走到村西,从村南走到村北,走到老龙弯他家祖坟的时候,胃里直翻滚,翻腾了几下之后,蹲在路边吐了起来,肚子里没有油水,今天真是吃多了,哎……年轻人有眼光,你看看人家这日子过的……
于是反对修路的几个“刺头”,就被钱志强的一顿饭给收拾的复复贴贴了,全村人对修路不再有什么异议了,修路方案很快就定下来了,县里搞设计的部门也来了好几次,看地形量距离,老支书年纪大了,只在背后出出主意,修路的事,钱志强全部担当起来了,又要联系施工队,还要做好和占地户的合同签订……真是忙的脚不着地。
第二年开春,施工队来了,在机器的隆隆声中,伴随着飞扬的尘土,一条崭新的水泥路一天一天的向前延伸着……
村里人眼界开阔了,李三不再是李“煽”了,如今自己办了个车队,当起了名副其实的车队队长;郑屠户的养猪大业越做越大,如今与城里的超市建立了专项供应点,货源不断;王大娘家的儿子在城里开了豆腐铺,生意兴隆;王大爷家的大白菜再也不用发愁了,从外面来的大卡车一下子拉走了……
如今西凉村有一半的人家都盖起了小二层楼房,篱笆大门变成了红皮铁大门,村里的“挂壁”路已经成了旅游景点,村外面来观光旅游的人源源不绝,村西头的那条烂泥塘如今也变成了鱼塘……
钱志强更忙了,这个西凉村的接班人,这两天正忙着了,因为他要赶写一篇脱贫致富的交流材料了,县里来通知了,要他去县里开脱贫交流会,在会上,他要讲述西凉村的昨天和今天。
西凉村又有好事了,李寡妇脱单了,找了个外地人,如今的李寡妇没了以前的尖酸刻薄,多了几分实在和真诚,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在鞭炮的噼里啪啦声中,在孩童的嬉闹声中,李寡妇甜蜜地被外来的爱人抱进了洞房。
西凉村终于走出了闭塞的大山……
山西静乐县作家协会:张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