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筐织篓,养活家口”这是过去流传在京东一带的一句民间俗语,既是对从事编织的手工业者的认可,也是从事编织的手工业者的现实生活写照。
90年代以前,由于农业技术和经济条件所限,以及农业作业的特殊要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很多工具是用柳条、桑条、槐条或者塑料打包带等常见而且特别廉价的原材料编织的(南方多用竹篾),因而衍生出了手工业中的篾匠,昌(昌黎)、滦(滦州)、乐(乐亭)一带则称编筐的。
在好友徐树仁的介绍带领下,我和李高明三人来到滦州市前何寨村一个无花果大棚里,专门寻访“隐藏”在这里的老篾匠。
老篾匠名叫王金波,今年69岁,从事手工编织50多年了,用村里人的话说,叫“老编筐的”。
无花果大棚是王师傅内弟的,因心疼姐夫冬天在室外编筐太冷,就专门在大棚里腾出一角来给他做编织场地。
用王师傅的话说:现在没人干这个了,编出来的很多东西用不上,种地有机器,粪箕子、栅篓子等等,都已经淘汰了,只有筐头子还有点儿用。之所以还坚持编,就是纯属闲的没事儿干,害怕丢了这门手艺。
一进大棚,就能闻到那种久违的并不陌生的泡条子味道(笔者年轻的时候曾和祖父学过这门手艺)。算是半个同行吧,和老师傅有很多共同语言,从砍条子(编织用的原材料)到泡条子,从泡条子到编篓子,从泡条子到蒸桑条、剥桑皮(桑皮用来造纸、搓绳子);从泡条子到编筐挣钱养家。过去有句老话叫“编筐织篓,养活家口”,学这门手艺的时候就是为了挣钱养家,根本就不懂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的,作为手工业的一门手艺,或许就是手工业者的一种谋生技艺。老师傅的一句话又勾起了我的回忆。
1987年高中毕业,当教师的父亲本想让我“子承父业”,去当去当一名小学教师,可天生叛逆的我很不听话,偏偏选择了“孙承祖业”——和爷爷学编筐。爷爷是三里五村有名的手艺人,编背筐、鸡笼子是拿手绝活儿,再加上爷爷的勤劳勤俭,在当时的农村日子还算小康。爷爷的口头禅就是“编筐织篓,养活家口”。改革开放后,爷爷与人合伙承包了所在的社队企业——沈官营编织厂。由于经营有方,加之承接外贸出口业务,几个“老编筐的”成了当地第一批万元户,因此人们更加坚信“编筐织篓,养活家口”。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由于天生愚钝,学艺不精,经常被爷爷训斥:你个王八蛋子,咋这废物呢?上学上不好,编筐编不好,看你将来咋儿活着,连媳妇儿都说不上!最后“编筐织篓,养活家口”的梦想破灭了,只好改了行。
无疑,实践证明改行是对的。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逐步代替了那些粪箕子、栅篓子、背筐之类的原始工具,这门“编筐织篓,养活家口”的手艺,也随之淡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人们的记忆和回忆,成为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