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卫国的头像

朱卫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7
分享

有人说,文学……

盛夏的上午毕竟是盛夏,但是,一群热爱文学的人聚在了一起,他们以一本书为话题,倾述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见解。

有人讲了一个乞丐与图书馆的故事。说有人看见一个乞丐在图书馆里乘凉,跑去责问馆长,可馆长却说,“这里是图书馆,图书馆任何时候都不拒绝一个读书的人。”

很显然,这个图书馆长是一个真正热爱读书的人,他知道什么是不弃,在人类文明这棵蓬勃的大树下乘凉是多么地不能割舍。

又有一个人讲了一个水的故事。说水是一面镜子,记录人间一切信息和色彩,悲欢离合,水都能消融弥合。你对水好,水会知道。最美的境界是“风生水喜,风过水平”。

有人说,他喜欢快速阅读,文字汹涌而来又汹涌而去。

有人说,他对喜欢的文章,总是重复阅读,欲罢不能,不厌其烦。

有人说,我在钓鱼的时候会带一本书,并且一定是一部文学经典,因为只有经典可以且读且想,读书、钓鱼两不误。

有人说,文学就是真实,作家是社会的良心。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很多好书,能够把人们向许多美好的方向引领。

有人说起了唐代的繁华,宋代的转折;有人说起了明末清初和清末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两次大变局。

有人说,一个不断探索的作家,就像下雨天一个始终跑在前面的人,他的后面总是不缺乏追随者,尽管鞋子上的泥泞越来越沉重。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种伤害,一种无奈,同时也是一种坚持,因此文学不会消亡。

有人开始询问,如果没有想象力还有文学吗?有人肯定地说,实的虚写,虚的实写,可以让文字更加耐人寻味。

有人说,热爱文学是一种福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消受得了。热爱文学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因为他懂得人情世故。

有人说,应该用浅白的方式写作,这样文学就不会因为不断的小众化,而自我放逐。

什么是深度?有人引用卡尔维诺的话给予回答:“深度是隐藏的,藏在哪里?藏在表面。”因此,往往求深反浅。

王小波的小说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个问题已经被谈论了无数次,但是,这一次又被提出,依然是一个新问题。有人谈了自己的看法,说,王小波顶推崇罗素,而罗素特别肯定逻辑的作用,而一个社会如果不讲逻辑,就一定会发生许多令人嘀笑皆非的事情。

有人说,读他的作品让我怀念写信的时代。这是一个很美的女孩子,他一定收到过让她珍爱一生的信。当信笺发黄变脆,她偶一碰触,或许泪光盈动。女孩子眼睛的美,一半是泪水滋养的。女孩子从来不哭,世界就会荒芜。

有人说,读他的作品让我怀念沉默寡言的乡下的父亲。父亲整天在劳作,偶一说话,还有些责备,但想想我一路翻坡过坎走到今天,就渐渐读懂了父亲的大爱无疆。

有人问,那到底什么是好的文字?有人试图回答,就是“适度的紧张”,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文字的张力。一个人侧着30度角跟你说话,你就会感到他在以势压人,你就会感到微微的紧张,你撒谎就不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