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文华的头像

张文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21
分享

趣谈高邮俚语

趣谈高邮俚语

张文华

高邮俚语就是高邮地方方言,也就是高邮话,是扬州地方最经典的江淮官话。

汪曾祺先生文章里有很多的高邮方言,他的影像采访中也是一口地道的高邮话,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他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节日风俗介绍了“百索子”, 指系在手上的五色丝线。

香角子” ,指小粽子形状装香面的装饰品。

“铺闼子门”,指高邮小城中店铺普遍使用的一种门。汪曾祺深谙家乡方言的“传神妙处”,高邮方言的适当点缀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文学魅力。

我是根生土长的高邮城里人,小时候上学时,班里有农村来的同学,听他们说话跟我们有的不一样,自己还很有点优越感。我们说“大腿”、“下雨”,北边界首那边的同学说 “大铁”、“哈雨”。

我们说“二子”,南边八桥那边的同学说“傲子”。

我们经常学他们说话,农村的同学会很不自信的红着脸,我们则笑的不亦乐乎,但转眼就会大家一起笑成一团,因为大家都是小孩,都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高邮俚语丰富多彩,说几个有特点的:“贴的北头”,是指在高邮城的最北边的意思。有一次,一个北方朋友在街上问路,高邮染化厂在哪里?路人告诉他,在贴的北头,朋友一头雾水,一个字没听懂。

外地朋友到高邮的餐馆吃饭,看到外地客人,服务员很热情,问客人菜做得“寒不寒”,(“咸不咸”),客人答到,“不凉,热着呢”。

还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我来高邮很久了,都听不懂一句话,“居西”是什么意思?,我告诉她,就是做什么的意思。

因她已定居在高邮,我跟她介绍了一些常用的高邮俚语,如:“推潘人”就是“得罪人”; “刷刮”就“做事利落”; “不台嗨”就是“没出息”;“穷吼吼”就是“饥不择食、不择手段”等等。她听了似懂非懂。

记得有一次,跟朋友在上海逛街,看到一块漂亮的丝绒布料,她想买了做裙子,又怕闷热,就问售货员:请问师傅,这面料做裙子“雾照不雾照”,人家听不懂,我忙忍着笑跟人家说,她问做裙子闷热不闷热,人家这才听懂。我两出得门来捧腹大笑,两个“乡巴佬”逛上海咯。

在外地,听到有人说高邮话会顿感亲切。一次,和女儿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我俩边走边说话,忽然,一位阿姨走到我身边问到,你是高邮人啊,我听到你们讲话了,我也是高邮人,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时光荏苒,古城的大运河也有了运河博物馆,京沪高铁也来到了美丽高邮,穿越南北,大数据知识川流不息,而高邮方言作为历史的见证也在慢慢淡化,渐渐成为美好记忆。

高邮是中华诗词之乡、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是中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我爱美丽的家乡,高邮。高邮用一个字形容,“崭”,就是好、优异的意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