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崔云的头像

崔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1
分享

生活要有诗和远方

      在广东河源小山村长大的吴常青,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像无数寒门学子一样,渴望摆脱贫穷落后命运的他最终通过十年苦读跳出了农门,走出大山,去拥抱外面的世界。

吴常青很庆幸自己选对了机电工程这个专业,1996年大学毕业的他在经济特区珠海顺利找到了工作,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技术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他在单位赢得了领导、同事、客户的信任和一致好评。经过7个年头的辛苦打拼,专业技术过硬且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的吴常青于2003年开始创业,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广东和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那是一种使命的召唤,也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筚路蓝缕,玉汝以成。吴常青带领团队一路攻坚克难,努力开拓市场,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企业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经过二十一年的苦心经营和奋力拼搏,和田机电一路高歌猛进,稳健发展,如今已成为行业翘楚,吴常青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机电大王”。

面对成功,吴常青显得很淡然。“在商海弄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然选择了从商,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这是对企业也是对员工和自己负责。”他这样向我解释。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折射出他的大爱与担当。吴常青的人生信条是:“没有背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放弃。相信自己,诚信做人,不吝付出,成功只是迟早的事。”这句十分朴素却励志的话语,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吴常青是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平时话语不多,在人堆里很容易被淹没。但他温和儒雅、谦逊随性,做起事来一丝不苟,与他打交道的人不会有丝毫的压力感。也因为他的善良、务实和低调,他身边聚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及合作伙伴。

日久见人心。与吴常青打交道15年了,我看到了他的蜕变。这个当年曾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70后企业家,用他的勤奋、智慧和执着,带领团队披荆斩棘,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取得的佳绩令人赞叹。企业从最初的几名员工到上百人的员工团队,从最初租赁办公室到拥有上千平米的自有办公场所,从最初的入不敷出到每年过亿元的营收,吴常青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与艰辛。摸着自己头上早生的华发,他感慨道:“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用尽了心力。诚信经营、品质优良和服务专业是和田机电的核心竞争力,而‘和’‘合’文化则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企业能有今天,是全体和田家人的功劳。”

在我眼中,吴常青虽然还未到知天命之年,却宅心仁厚。他孝爱亲朋、关心员工,重情重义。我每次去他办公室,总是高朋满座,而他则一直微笑着认真聆听,一边还忙着为大家沏茶端水,很少打断客人的讲话,始终谦和而恭敬。他像一团温暖的火,让大家不由自主地想向他靠近。

达则兼济天下。和田公司的发展几乎同时伴随着在公益领域的倾情付出,真正做到了“感恩见于行”。童年艰辛的乡村生活,让吴常青对底层百姓天然多了一份悲悯。他身体力行投身公益,不遗余力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忠诚履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扶贫助学、敬老救孤、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家乡建设等,都有和田人无私奉献的身影。在企业的得到与付出中,吴常青拿捏有度,平衡有序。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及自己的一双儿女逐渐长大,吴常青便在事业与生活上也进行了一次平衡:一部分精力用于工作,一部分时间留给自己——去拥抱向往的诗和远方。为此,他加入了骑行队伍,每年总要抽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自己生活在别处,进西藏新疆,赴云南贵州,去内蒙东北等,走雪山过草地涉沙漠,专挑风景独特路途艰险的地方,历练自己的身心,体验别样的生活。

放飞自我,是为了找到自我。在一次次的“远征”中,吴常青结识了一帮同道中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激情与活力。“每次骑行回来,自己都像是充足了电,能量满满的。”他向我讲起几次骑行途中的惊险经历,虽然想起来还有些后怕,但过后却是云淡风轻,对个人的心性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企业家在为社会创富途中,承受着不同于常人的压力、苦闷和艰难,行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释放和自我疗愈。在路上,除了有别样的风景,还有各类困难人群,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的小山村,吴常青和车友一路骑行一路播撒着爱心。

“企业要常青,生命之树也要常青。”吴常青笑言这是使命也是宿命,不然对不起父母赐给他这么好的名字。

与吴常青打交道久的人都说他像个邻家大哥,亲切和蔼,值得信赖与尊重。与朋友交往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因此,他被不怀好意的人骗过,被别有用心的所谓“朋友”欺过,有的人从他这里“借”钱后便玩消失,有的在背后给他使绊子。朋友的背离让他十分寒心,人性的丑陋让他异常痛心。“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在的社会太复杂,戾气太重,人心难测,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别人挖好的坑里。擦亮眼睛也不一定能看清一个人,因为最善变的其实就是人。”他深有感触地说,“千学万学学做人,千学万学还要学识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少受伤害,更好地保护自己、家人和企业。”这也是他后来爱上骑行的重要原因。在途中,没有猜忌与纷争,只有信任与团结。也因为如此,队友们才走得长远,有的甚至成了生死之交的朋友。

“在骑行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风险与挑战,比如恶劣天气的突袭,比如道路的塌方或遭遇暴风雪、沙尘暴、泥石流等意外情况,最糟糕的是车辆坏在了路上,这时候我们就是一个整体,大家齐心协力,互相支撑,无一人抱怨,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队友们的心也因此贴得更近,这种过命的交情常人是很难理解的。”他向我讲起骑行的感受与收获,“那是一种挑战生命极限的特别体验,向死而生,让人变得更强大与坚韧。这对我管理团队也很有启发。遇到困难,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所以每次骑行回来,我都会与同事们分享途中经历,启迪他们思考。”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最美的风景一直在险远处向我们招手。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以不同的方式抵达诗和远方。

吴常青用他的行动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在路上,生命会以另一种方式绽放;在行走中,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年5月写于珠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