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赵文奎先生结缘,缘于我在1986年纪念哈尔滨解放四十周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火浴》一书。
2015年春天的一天,我正在呼兰区关工委办公室上班,区老干部局的孙亚新告诉我:“昨天,耿田的儿子和姑娘来找您,想要您的《火浴》书,你还有没有了?”。
我马上问:“她们在哪里?”。
孙亚新说“那老爷子回北京了,她妹妹还在呼兰,您如果有书,我告诉她过几天来取”。并且告诉我赵文奎的联系方式。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就翻箱倒柜找书。《火浴》这本书出版已经二十多年,家里也没有几本存书。但是,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满足她们的需要。因为,她们是《火浴》书中主人公耿兰(真名耿田)后人,看她们母亲的书,该是多么迫切啊!况且,耿兰的后人来要书,该是多大的缘份啊。我当时把给孩子留存的书都找了出来,给耿田的儿子赵文奎老先生打去电话。赵文奎老已经近八十岁了,老先生非常激动,一个劲表示感谢,约我去北京吃烤鸭。
呼兰史志有这样一段记载:“耿田,女,原名耿宽云,河北省阜平县魏家峪村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十岁就到地主家当佣人,后在其表哥、共产党员李信仁的影响教育下,从地主家逃出参加革命。1929年入团,1931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后方作了大量组织工作和妇女工作。 1945年‘八·一五’后,响应中共开辟东北根据地的号召到了东北,同年11月耿田任中共呼兰县委组织部长兼东三区委书记。
1946年蒋介石大举向东北进兵,占领了山海关、沈阳、长春等地。潜伏在各地的国民党余部,认为时机已到,到处招兵买马,收编土匪,对新建的民主政权进行反攻倒算。因此,清剿土匪、保卫政权,成为当时党的中心任务。东三区包括现在的杨林、二八、方台、沈家、腰堡、双井等六个乡镇,主要土匪有:‘诸葛’、‘黄金龙’、‘七国’、‘中国’4股,每股一二百人不等,加上其他零散的小股土匪,合计1000余人。耿田组织了六七十人的区武装中队,随时准备和土匪战斗。耿田头戴一顶狗皮帽子,脚穿乌拉鞋,腿上打着绑腿,身上背着短枪,如果不是自己人,谁也不知道她是女同志。耿田性格温和,可打起仗来,却勇敢机智,处处身先士卒。在耿田的指挥下,从1946年8月2日-1946年9月20日,不到50天时间,区中队和土匪打了5仗,共击毙土匪24人,俘虏10人,缴长枪5支、手枪2支、子弹300多发、马20匹,解放‘肉票’(人质)19名。打得土匪心惊胆战,一听说耿田来了,闻风而逃。”
我青少年时代就生活在耿田曾经剿匪的东三区其中之一的二八镇,一直对这位女英雄非常崇拜,所以,在以后的时间里进行采访,写出来了《火浴》这本书。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曾经以四个版本播出。
2018年秋天的一天,我从呼兰区回江南的路上,儿子郑宇递给我一本书。我打一看,突然楞住了:这本书名字叫《妈妈在剿匪斗争中》,作者是赵文奎先生。再往下翻,更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的那本《火浴》是以呼兰解放初期革命斗争为背景,塑造了以呼兰县委组织部长兼东三区女委书记耿田为主人公的剿匪反霸的斗争故事。文学创作是塑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历史的纪实,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当时将真实耿田的名字改成了耿兰,虚构故事和情节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巧合的是,我当时查《呼兰县志》的时候,仅仅能够查到关于耿田的记载只有几百字的资料,并不知道耿田的丈夫姓甚名谁,做什么工作,什么职务。为了使耿兰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我特意增加了耿田丈夫“李林”这个人物,编撰了夫妻间的爱情故事。想不到的事,书写完三十二年后,在赵文奎著的《妈妈在剿匪斗争中》这本书中,耿兰丈夫的名字“李林”竟然同我当年写的“李林”一字不差,工作岗位和职务都吻合。神了,在呼兰工作几十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听过“李林”的名字,呼兰人更不知道耿田丈夫是谁,我怎么能够凭空臆想出来呢,现在感觉还是迷。在车上我儿子说:“当时是主人公握你手写的”。
在书中还有更多的巧合:如《火浴》书中的历娟,邱八,迟野,东诸葛等人物,耿兰“于家店遇刺”、“耿兰上山学艺”、“天主教堂遇险”等情节,在《妈妈在剿匪斗争中》的书中都能够找到原型或者影子。这里就不赘述,宋瑜琪写的“因《火浴》结缘”一文写的很清楚。
看见《妈妈在剿匪斗争中》这本书后,我立即给在北京的宋瑜琪打电话,告诉赵文奎老先生的电话号,让他们联系。因为,宋瑜琪家乡就是女英雄耿田当年剿匪的地区。小宋多年来一直热衷对呼兰的历史、人物进行大量考证和研究。
经过不懈的努力,宋瑜琪和赵文奎两代人终于在北京见面了。两个人热泪盈眶,感慨万千。赵老先生根本没有想到,母亲当年曾经战斗,洒下青春和热血的地方,那里的新一代人还没有忘记。小宋也没有想到,他能够见到从小就崇拜女英雄耿田的儿子,该是多么的荣幸。赵老先生请小宋转达对呼兰人民的问候和感谢,感谢呼兰人民对母亲耿田的热爱,感谢呼兰这片土地让妈妈有了驰聘杀敌的战场。
昨天是2019年7月7日,我正在哈尔滨的雨阳公园看荷花。赵文奎老先生给我发来一个电子版文件,打开看,是他写父亲的书。书名叫《随父寻踪平西》,老先生嘱我给该书作序。
老先生之托,不敢怠慢,利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十二万字的电子版书籍。几天来,我为书中平西地区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所感动,为赵文奎老人不平凡的经历所震撼,更为李林,耿田两位坚强革命者的奋斗故事所感染,激动,夜不能寐。
本书的平西, 是北京西部河北省的涞水地区。河北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河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涞水县赵各庄区小峰口村就处在这块悠久而又美丽的土地上。我的幼年和少年就是在这片热土上度过的。我喜欢这里古朴的民风,我喜欢这里的那条小河从村中流过,我喜欢被群山环绕古老的村落,我喜欢小河两岸的古槐,夏季里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祖祖辈辈的老人们在这里谈天说地。甚至有的人中午在这里席地而卧,纳凉休息。把树下的石板磨的磳光哇亮;我喜欢这个村的南岭,春天里杏花铺满山坡;我喜欢这个村的北坡,秋天里无数颗核桃树果实累累;我喜欢村子的东山,山中央有块硕大的石头,园园的像个“太阳”。老人们一看太阳石的影子就知道是几点了,每到中午12点影子就消失了,那是全村的共用时钟;我喜欢这村的大西坨,坨上满山片野的橡树,夏季去捡蘑菇,秋天去捡橡子。(是猪的一种好饲料)困难时人也食用但不易多,食多了大便就困难。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实际上,赵文奎老先生是在讲述自己的童年,他的父亲叫李林,母亲叫耿田,他不随父母姓,为什么姓赵,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故事。原来,父母为了不影响革命工作,把他寄养在一位姓赵的老乡家中,父母和他为了报答养育之恩,就一直随养父赵姓。
《随父寻踪平西》是作者记录父亲革命生涯中一部分,也是最令作者想知道和父亲怀念那个革命初期,也是父母亲风华正茂的时代,讲述了那个年代革命者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了人民群众热爱党,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列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作者讲的故事很感人,很动人,温暖,贴心。
《随父寻踪平西》是《妈妈在剿匪中》一书的补充,也是对我著的《火浴》一书的诠释。
当前,中国大地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随父寻踪平西》无异于是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赵文奎先生在夕阳红的年纪将晚霞燃烧得异彩纷呈,令我感动,敬仰。做为作者母亲耿田,父亲李林曾经战斗工作过哈尔滨市的一名文学工作者,有责任推荐这部书,让未来人记住:共和国的旗帜上有她们奋斗的足迹,还有那血染的风采。
以上的话是为序!
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欧洲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