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旭东的头像

郑旭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20
分享

东北粘干粮

   东北有这样的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急,进了腊月淘黄米”。这是以前的年月,小孩子馋嘴,拽着妈妈的衣襟要吃粘干粮,妈妈就用这歌谣来哄孩子,往后拖时间,让孩子有盼头。

东北人喜欢吃粘干粮。当地的粘干粮品种也非常多,有粘豆包,粘糕,粘糕饼子,油炸糕,豆面卷子等等。

做粘干粮的作物是糜子,糜子的别名叫黍、稷。糜子的籽去皮后叫大黄米,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小米粒。黄米磨成面,称之为黄米面。过去,还有一种叫红谷子的作物,浅红色的籽粒,去皮后叫小黄米。小黄米没有大黄米粒大,粘度也差很多。后来,随着作物品种的改良,红谷子被淘汰。如今,只有大黄米做的粘干粮。糜子种植很费功夫,最原始播种办法是用点葫芦人工播种。马拉懐耙将地垄台豁开,人背着点葫芦敲敲打打地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湿土上,覆盖上农家肥,用拉子合上垄,再踩好格子保墒。

糜子小苗出土后要进行人工薅草间苗,这个活计都是人蹲着来做,由妇女来完成。然后,进行三铲三趟的田间管理。在糜子抽穗的时候,要拔一遍地里的杂草,把杂草拔去,在收割时,糜子里面减少了草籽的存在。

在生产队集体经营的时期,农作物都是由生产队集体统一按照计划种植,秋收的时分配给每家每户做为口粮。糜子是生产队必须种的主要作物,因为家家户户都需求,过年要做粘干粮吃。

糜子脱粒后碾成米,每家都珍藏般地用麻袋装好保存起来,留做腊月里淘米做粘干粮用,孩子们再馋黄米饭,也要等到农历腊月初八“灶王爷上天”言好事那天,做一顿黄米饭来粘灶王爷的嘴,全家人跟着解解馋,换个口味。

东北腊月的天气,天寒地冻,农村开始杀猪宰羊,包冻饺子,做粘干粮淘米等办置年不约而同地开始了。

淘米是做粘干粮的第一项工作。淘米是用清水洗去大黄米外面的尘土,淘去在碾米时风车没有扇干净的糠麸,保证粘干粮的纯洁度。

淘米一般都用温水,把大黄米放进大锅或者缸里搅拌后,把米粒上的灰尘及杂物洗掉,用笊篱捞进另一个盆子里继续再洗一遍。然后放进自家编的席篓里面控干水。

大黄米控干后,要磨成黄米面。早些年没有磨面机械,由马或者毛驴拉碾子来碾成面粉,人边赶牲口边不断往碾盘上填加淘好的大黄米。碾盘碾下来的面,用细箩进行筛,没有碾碎的米粒再一次放到碾子上继续碾。那年月,淘黄米的家挨一家,碾房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热热闹闹,有一种年关前的喜庆气氛。

大黄米面碾好后,各家各户开始做粘干粮。各家习惯吃法不同,做出来的种类也不尽一样。

烙粘糕饼子是最简单的吃法。将黄米面和好,发面与不发面都可以。在锅里放好油加热,揪一块黄米面团,用手拍成一个饼放在锅中。这个时候,要用勺子的背使劲敲打黄米面团,让其变薄变大,成为一个薄饼。一边敲打,一边翻个儿,随着饼子的不断变大,黄米面饼子就烙熟了,粘性马上显现出来,很有嚼头,非常可口。

粘糕东北人都非常爱吃。粘糕,也有的地方叫“年糕”,意思是过年吃的糕。撒年糕第一步是烀好大芸豆,红小豆不行,大芸豆才最配。在锅里放上帘子,上面放上屉布子。早些年,农村没有屉布子,都是用苞米叶子代替屉布子。将屉布子放好后,把锅底下的水烧热。然后,散散落落地均匀地铺上一层烀好的大芸豆粒。注意!大芸豆一定不要烀太烂。这个时候,锅里的水蒸气透过帘子开始往上冒气,撒粘糕开始。撒粘糕关键这个“撒”,就是人用把大黄米面和成半湿不干状,均匀地撒在锅里的大芸豆上。面盖住了水蒸气后,等水蒸气再冒上来,再继续撒,一直撒到够一定厚度为止。最后,上面再撒上一层大芸豆,盖上锅盖,一直到蒸熟为止。有也的做法在中间再加一层大芸豆,根据主人的需求而定。

粘糕蒸好后,开锅晾一会,绷皮后,用刀切成方块,放到盖帘上晾凉,就可以上桌了。粘糕粘度非常大,戴假牙吃的时候要加小心,不然非粘掉假牙不可。蘸白糖和糖稀吃,抗饿,过瘾。把粘糕放在外面冻了以后,再切成一片片,下次放在帘子上热一下吃,非常方便。

包豆包每家忙年的一项大活,包豆包重要环节是发好大黄米面。当年,农村用的都是瓦盆,是土窑烧的,黑色的。最大的叫大盆,次之叫二盆,最小的叫三盆。发面用的都是大盆,有的人家人口多,一个大盆不够,就再用一个。发面都用八分开的热水,用热水一边烫面,一边进行揉均匀。然后,把炕头的炕席掀开,把盆子放在热炕头上,上面捂上棉被进行发面。

发黄米面很有讲究,发酵的不好容易酸,有一股臭脚丫子味。在发面过程中,还有一个累活就是揣面,揣面是通过人用双手的拳头将盆上面的面揣到盆底下,把盆下面的面通过拳头挤到盆上面来,保证热度均匀,不留死角。这个活都是由男人来完成,一大盆的面,男人揣完也累得满头大汗。

在发面期间,主人开始烀豆包的馅,豆包馅有大芸豆馅和红小豆馅的。喜欢吃大芸豆馅的,不要捣碎,烀好直接包。红小豆馅的,烀好后要在锅里用酱杵子捣碎,攥成鸡蛋黄大小的圆球。如果喜欢吃甜的,在捣豆馅时加点糖精。

包粘豆包很简单,将大盆里发好的黄面用手抓一小块,凭经验,包多大豆包抓多少面,把豆馅包在面里面用双手揉成圆圆的现状,如果有多余的面揪出来扔回盆去。豆包第一顿都是现吃现蒸,将包好的豆包,一个挨着一个的摆到铺好苞米叶子的帘子上,盖上锅盖烧开锅。如果是对开的木锅盖,要蒙上麻袋片,避免跑气,开锅后再捂一会就好了。粘豆包蒸熟后,用木头做的“揭干粮板”蘸水拣豆包,不能用筷子夹,容易破碎。新蒸出来的豆包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细腻如蜡,格外诱人舌下生津。吃剩下的粘豆包放在外面冻透后,装进缸里放着,哪天想吃就拿回来放帘子热一下吃,味道一点变化没有。

包粘豆包的季节在腊月里,包完以后放外面进行冷冻后保管。所以,大家都叫冻豆包。

包冻豆包都是左邻右舍妇女们的自发活动,东西院的邻居互相帮忙,你帮助我家包,我再帮助你家包,大家一边包豆包,一边说说笑笑,互相开着玩笑,讲村里新奇古怪的事,一直包到夜间的三星偏西,几大盆的大黄米面包完,大家才散去。

黄米面除了做粘糕、豆包的粘干粮外,还可以炸油炸糕。把发好的黄米面包上豆馅或者放一点糖,做成小饼,放到油锅里炸熟就是油炸糕,孩子们最喜欢吃。也可以做豆面卷子,把黄豆炒熟,擀成面,撒在擀好的黄米面饼子,然后卷起来,切成一段段,别具风味。

东北的粘干粮历史悠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美食。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东北人的商品意识在提高,粘干粮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个项目,深受大家欢迎。自由市场有售,网上可以下单。虽然,现在有很多食品味道变了。但是,东北的粘干粮味道始终如一,用东北话来说仍然是嘎嘎地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