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锢炉匠”是早些年人们对从事锔锅锔缸人的称呼,也有的地方叫“锔锅锔缸的”。“锢炉”这两个字不知道我写的对不对,我理解是把锅或者缸用东西锢定住,然后锔出来原来的样子,不让漏水的意思,所以就用了这两个字。
“锢炉匠”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见过,听说过也是很少,具体做什么的,更是一头雾水。因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个行当就渐渐地消失了。
“锢炉匠”不知道产生何年何代,反正,我爷爷的爷爷那个年代都锔过锅,锔过缸,我记事的时候在农村还经常见到他们的身影。
“锔锅啦,锔缸吆——”。小时候,每当听见这南腔北调的吆喝声,我们这些孩子就紧紧地跟着“锢炉匠”后面跑,怪模怪样地学着他喊叫的样子,用来取乐和玩耍。
锢炉匠的打扮很有特点,他们都挑着一副扁担,扁担两头是两只木箱子,其中一头是四个抽屉,里面有锤子、钻、钳子和铜铁等大小不一的锔子。另一头是一个小炭炉子,风箱,铁砧子,箱子上面有个小铜锣,走起来“当啷啷”地响,随着铜锣的响动,吆喝声也是有滋有味,构成了一幅浓郁情趣山乡风景画。
那个年代,农民的日子过得都很困难,缸、锅、盆、碗等家庭生活的主要用品,以及做饭和洗衣服的盆子都是用黑泥烧出来的。特别是瓦盆很脆,掉地上或者碰上硬东西非常容易打碎,要是吃饭或做事的过程中,把缸或盆碗打碎了,是让人特别心疼的。小孩子要是不小心打破了碗,有时还要遭到爸爸妈妈的责打。缸或者盆打破了,又没钱买新的,只好把打破的岔片保存好,等到锢炉匠来了,花少量的钱把它锔好。锢炉匠就是干这个活,先把坏岔片拼接后用绳子反复扎紧,再用弓子拉动金刚钻沿着裂缝两边钻出小孔。接下来钉上锔子,锔子横跨裂缝,一路排下去,把碎片岔咬得牢牢的。然后,用腻子抹平,晒几天,就不会漏水了。这样,既花不了几个钱,又发扬了祖先传下来勤俭持家的良好美德。
当年,我见过锔缸锔锅的的居多,没有见过锔碗盆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铁盆子逐渐进入了平常老百姓的家,泥瓦盆被淘汰了。缸倒是农村人用途最广的家什,腌酸菜,装水,下大酱,装粮食等等,家家都有几个大缸。缸虽然比瓦盆结实,也经常有损坏的,牛拱酱缸,车刮马碰,常常把缸打出纹或者掉了岔。缸是平常过日子里的几大件之一,损坏了主人心疼啊,为了省钱,就找锢炉匠锔上。有的人家,一口大缸锔了多次,也舍不得弃旧换新。锔缸用的是铁锔子,形状类似于订书器上用的书钉,只是比它大出百倍千倍。锔好的缸有了伤疤,光滑的缸面凸露出一排铁锔子,就像一个人肚子上做手术后痊愈后的刀伤似的。
锢炉匠都是非常讲究信誉的,活做的精细,人都是比较厚道实诚。凡是经过他们锔过的锅碗缸坛,都是很少有漏水的。有心眼多心细的家庭主妇,怕上当受骗,先不给钱,让锢炉匠过几天来取,锔缸匠也毫无怨言。当然,几乎没有谁家赖账不给钱的。缸修好后,锢炉匠憨厚地咧嘴一笑,接过家庭主妇递过来的一水舀子井拔的凉水,一饮而进,痛快,成功后喜悦感挂在脸上。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农民生活、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高,农村使用了自来水,水缸等逐渐被淘汰。新产品代替落后笨重器皿,锢炉匠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锔锅锔缸的师傅所剩无几,手艺也渐渐的失传了。那些久违了的锢炉匠的吆喝声和叮叮当当的铜锣声也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锢炉匠”过去是三百六十行其中的一行,是中国最早的“大工匠”。他们为那个贫穷落后的时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功不可没,精神永存。
我热爱中国的“大工匠”,也留恋“锢炉匠”给我们留下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