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我都在村口下车,徒步在大街上走走,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老街老屋看上一遍,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特别是那老屋周围的篱笆墙,甜甜的记忆总清晰地出现在脑海的屏幕上。
小时候,在农村里,随处可见家家户户在房子周围的院子外,围起的一圈篱笆墙。老百姓通常都叫它“障子”。
每家障子用的材料不一样,大都是就地取材。老家是平原区,树木极少,围障子的材料基本就是用高粱秆。
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秆棵,晒干,去掉叶子,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多深的沟,将秫秆下坑里,然后埋好、踩实,再用粗柳条缀上“腰”,秫秆们就联成一片了,篱笆就算是夹成了。
障子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里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
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一个个悠闲地在篱笆边散步刨食。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把大地的绿草晒卷了叶,篱笆上的倭瓜花、芸豆花和葫芦花却开得正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蜂蝶纷至沓来,它们把灼热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彩斑斓的诗。晚饭的时候,将饭桌摆在篱笆旁边,沐浴着障间吹进的一丝丝凉风,嘴里再嚼些黄瓜蘸鸡蛋酱,耳听着邻坊絮絮叨叨喊叫,望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别提心里有多爽了。
篱笆里面种着葱、蒜、萝卜、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常吃的小菜,老百姓叫它小园子。春日,篱笆上爬满豆秧瓜蔓,把篱笆染得浓绿一片。夏天,篱笆墙上挂满了各色的果实,紫色的老母猪耳朵豆角,长长的角瓜,圆圆的窝瓜,弯弯的黄瓜。秋季,那成熟的累累果实常把篱笆压得弯弯的,如一张张笑脸望着主人。只有冬天,篱笆才再现真容,舒爽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看守着园内那片孤寂的秧棵。
篱笆墙,它有质朴之风,也有简约之美,绝对是一幅好画。
篱笆是一条线,一条清晰而又模糊与左邻右舍的分界线,也融合着一份情。篱东居王家,篱西住刘家,东西分明可谓之清。孙家篱南种瓜,李家篱北植豆,瓜豆共附篱上,你的瓜结在我院,我的豆爬进你的园,植物融合成人的和谐,而瓜豆之外的情,更令人回味。平日里,你邀我,我请你,你今天递过来一碗小豆腐,我明天送过去一盆白菜汤,彼此盆换盆,碗换碗。这篱笆,东南西北,赵钱孙李,如一家人一样的邻里亲情,低矮的篱笆墙是无论如何也档不住的。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多美的乡间图画啊。
篱笆墙里最美的风景还是姑娘大嫂们伫立篱笆边眺望或者梳妆时的样子。晨曦的阳光把篱笆墙影送抵窗棂时,女人们就在院中喧哗起来,她们在篱笆墙旁梳妆打扮,与篱笆上开放的鲜花媲美。夕阳西下,晚饭后,女人们在院中篱笆下小憩,长发鬓影在习习的晚风中荡漾开来,拂动着墙里墙外许许多男人伫足,乡村里玫瑰花一样芬芳的爱情,就这样隔着篱笆墙而生动起来。
小的时候,我曾看见父亲坐在篱笆墙下,一次次望着我归家的乡间小路;我也曾得到东院的大嫂隔着篱笆墙塞给我通红通通的大柿子;我也听见过篱笆墙里外男女青年甜甜蜜蜜的爱语;我也曾经偷偷钻过篱笆墙去偷人家的黄瓜……
来到城市居住以后,很少看见篱笆墙了,一直没有享受那种温馨的生活了。
如今,乡村的篱笆墙也逐步在消失,城市的墙却在兴起,它割裂了人类生活本身情味,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城市高楼厦宇,五彩缤纷,我更爱的还是那农家小院,那一年四季都有故事的篱笆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