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旭东的头像

郑旭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14
分享

青纱帐的遐想

田野又是青纱帐。

青纱帐,这个名词,不知道是在哪个年代,出自何人之口。但我相信,这人一定是热爱在农村生活过的,是多情浪漫的,是画涂丹青,点景成诗的墨客。

青纱帐,过去多指夏秋之季地里生长的高粱,玉米等高杆作物,在大地水蒸气烟雨朦胧笼罩下,远看像用青纱支撑起如帷帐一样情景。

现在,东北地区种高粱面积大幅度减少,青纱帐都是由玉米组成,但风韵不减往昔。

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这样写到:“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你为什么那么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

走出城市,走出了喧嚣,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封闭与烦躁。

走进乡野, 走进了恬静,有青草和鲜花,有了天高与地阔。

东北的七、八月份,庄稼棵起身,一望无际、满眼绿色,风吹绿浪起波涛,一片片的玉米、高粱,翘首蓝天,亭亭玉立,排列整齐,风去,静默沉思,风来,喧笑吵闹,如并排列队迎客的少女,热情洋溢地招手,含情脉脉地微笑。

青纱帐,只有走近它,才能感觉到它的强悍与柔情,它的浪漫与朴实。

在高处俯瞰青纱帐,天蓝地绿,万顷碧浪,一条条乡间小路,把田野切割成无数巨型分割的方块,广博、神秘、浩瀚。间或有树林和村庄点缀在其中,想象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居其间,大有桃花源处好耕田之感。

走进青纱帐里,幽静的小路上,小草铺满路边,蚂蚱来回蹦跳,蝴蝶落在花间,蜻蜓在前面引路,蜜蜂在后面奏乐,绿色的玉米,高粱列队欢迎。此时此刻,场面够庄重吧,够气派吧!神圣,宁静,致远的感觉,不知不觉地在心头涌起。嗅路边的花香,听草虫的微鸣,看野兔惊跳,逗歇脚的山雀、一定会忘记了这里有点森然可怖感觉,青禾的甜气沁心脾,顿洗尘俗,还怕什么野兽和鬼魂。

青纱帐,对于城市里的人,第一次接触,感觉虽然有些阴森,有些恐惧。但是,当你融入它的怀抱,它是那样充满神奇、那样地浪漫、那样地惬意,大有相识恨晚,一见钟情的感觉。风和日丽,无边的绿野静谧安祥,默默地孕育五谷的丰收,散发着清新的粮香;微风吹来,泛起层层波浪,与天际相连,碧波万顷;偶狂风大作,暴雨袭来,立刻惊涛骇浪,如万马奔腾,撼天动地……

东北这地方有一首歌叫《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几乎人人都可以哼上几句。歌词是这样写的:“大姑娘美,那个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了青纱帐,这边的苞米,它已结穗,微风轻吹起热浪,我东瞅瞅西望望,咋就不见情哥我的郎,郎呀郎,你在哪疙瘩藏,找得我是好心忙……”怎么样?够浪漫的吧!咱东北的大姑娘就是这样,朴素、大、,敢爱、敢恨,爱的疯狂。

青纱帐里有女性馨香,纱帐中有爱情童话。

农村里,没有青年人约会的酒吧,没有花前月下的公园,有的是这天然铺天盖地的青纱帐。你听那歌曲,仿佛就看见了她们青纱帐里的倩影:多情胆大的姑娘,与自己心爱的情郎哥相约,由于心情激动,忘记了情郎哥告诉她:在南偏脸子地,从北往南数第125垄,往里走到第512棵玉米杆下等她。痴心的姑娘找不到了情郎哥,心急火燎。已经早到的情郎哥却与她玩起了迷藏,害得傻妹子手拨青纱帐而东瞅西望,也不知情郎哥在那个疙瘩藏。微风吹起的热浪使她急切的心情,更加慌张与忙乱。扭头一看情郎哥正在远处向她傻乎乎地张望,让傻妹子好气又好笑,非要扭着情郎哥的耳朵,嗔怒一番才罢休。

多么生动的一幅山乡男欢女爱的图画啊!多么甜蜜的乡村爱情啊!谁没有十八、九的芳龄,那个男人不钟情,那个少女不怀春。这就是可亲可爱的农村青年人。

走进青纱帐,一株株玉米伸出深红的樱,怀抱着“婴儿”在憨憨地笑,一棵棵高粱微露着红晕的脸儿,抽出纤细的长颈在风中摇摆,浓浓的酒香已经在酿造。厚实,感动,神奇,壮观,撼人是青纱帐伸开的臂膀。

青纱帐,这里有浪漫,有希望,还有沧桑——

它有过功劳,历史上,有多少次战争,森严壁垒绿色青纱帐如高墙一样,成为黎民百姓的避难所,掩护了群众在这里躲藏,免遭战争枪剑的屠伤。它成为了侵略者难以打破的铁壁铜墙。敌人恨透了这墨绿色的青纱帐,看见它就没有了主张,就心惊胆跳,就胆虚的恐慌。

它有过自豪——八年抗战,平原的人民以它为屏障,给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你找他苍茫大地无踪影,他打你神兵天降难提防” 这是现代京剧《平原作战》老乡评价抗日英雄的唱段。就是在这样的青纱帐中,平原人民坚持抗战,打败了日寇的无数次扫荡。

“ 月色微黄,映照着红高粱。军情急如火,夜短征途长,风向不明计未定,箭在弦上弓难张。望西北延安城光芒万丈,毛主席瞩望着抗日战场,看得见战火纷飞青纱帐,惦记着红旗不倒小村庄。隔山离水,我听见亲切教导在耳边响,在耳边响…….”这声音从青纱帐里传出来,多么令人振奋,多么叫人心情激荡。

我们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北抗日联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就是这样活跃于广阔的青纱帐里,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青纱帐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至今难忘。虽然,这些故事已经久远,今天,我们走进青纱帐,一曲曲老歌又会在耳边回响。

它有过奉献——年复一年的青纱帐生产了玉米和高粱,粗黑朴拙的东北人吃着高粱米,喝着玉米粥,辛勤的工作着白山黑水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为祖国贡献粮食,贡献大森林,贡献大煤炭,把“原字号”产品无私奉献。有了老工业基地,才有了神舟上天,蛟龙入海。

青纱帐,我每一次走近你,都倍感亲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