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项(hàng)顼的头像

项(hàng)顼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9/05
分享

读书旧忆

从读书和学识上看,我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读过的书大多以小说类为主,娱乐的成分居多。如果从文学修养上来说,最应该读的书是传统经史典籍类,主要指历史文化、国学经典等古籍。由于个人学识和理解的原因这些书读得太少,大约粗略读过《论语》《三字经》《史记》《二十四史》《清史稿》《古文观止》《周易》《黄帝内经》等,还有就是其它的经典古籍,由于古文底子薄,所学经典只能浅尝辄止。我家里有一些经史子集类,还有康熙字典、四角号码等工具类,曾经在新华书店买过《四部精华》一部,这些书可惜我都没有认真去读过。诗词类也仅仅限于课本上的哪几十首,至于唐诗、宋词、元曲等诗词类书籍更是读得少之又少,袁枚的《随园诗话》倒也看过两遍。

读得最多的书当数小说类,最先接触到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的小说,如《红旗飘飘》《李自成》《东方》《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难忘的战斗》等,其中《铁道游击队》《难忘的战斗》等改编为同名电影。《林海雪原》改编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成为一代京剧经典。还有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如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以及《红岩》《苦菜花》《把一切献给党》等。这些作品堪称“红色经典”。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所谓禁书,如《三家巷》《塔里的女人》《青春之歌》《一双绣花鞋》等小说作品被列为禁书。《三家巷》里和区桃相爱的周炳痛不欲生,在大哥周金和表姐区苏的引导下,他重新振作起来,后与陈文婷一起参加支持省港罢工的文艺演出,并接受了她的爱情。这些书籍在“文革”前后一度时期被例为禁书,但还是在私底下有一定数量的流传。这几部小说对于青少年时期的我,影响尤其深刻。《青春之歌》的女主人公林道静,也成为当时私底下里少男们的偶像,林道静这位柔弱女子在大时代背景下,有过和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的三段感情经历,最终在江华的引领下,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塔里的女人》是一部由无名氏(卜乃夫)所著的小说,无名氏,原名卜宝南,后改名卜乃夫。卜从四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初以《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两部畅销小说成名。我在14岁时初读到这篇大约不到10万字的小说,读完恍若一梦,原来天地间还有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爱情故事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那位身穿红色连衣裙美丽聪慧的女孩,还有能把小提琴拉得如泣如诉的青年留下多年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段爱情故事启蒙我最初对爱情的幻像,但男女主人公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结局,多少令人惋惜之后,留下无尽惆怅和空灵的梦幻。也有人说,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几乎要战栗起来。

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小说作品,主要有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如《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红与黑》(司汤达)、《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百年孤独》(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日本文学作品我所读均小众,以侦探推理为多,文艺类读得较少,曾读过短篇小说《初恋》,作者名字已经记不起了,但内容却留下终身印象,能把青春少女恋爱时,对爱情的渴望、羞涩和情愫写得如此之美,在我读过的文学作品里,还没有读到能超越这一篇的小说。听说过春上村树的作品,尤其《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非常有名。其实日本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在文学研究和史志故旧整理等方面有特色。我所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翻译成中文的成品,由于不懂外文,所以没办法读到原著。

青少年时代,前苏联的书籍相比之下更容易读到,除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外,读得最多的还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高尔基年青时流浪俄国各地,成为作家之前曾做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底层社会经验丰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是苏联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高尔基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另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曾经影响了不止一代中国青年。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后被授予列宁勋章,晋升为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他的诞生地在苏联时期曾更名为高尔基市,1990年恢复为下诺夫哥罗德市。

高尔基通过这三部自传小说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为题描写,展现俄国十月革命前一位进步青年的成长经历,《童年》讲述阿廖沙(以高尔基为原型)3岁到10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再现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高尔基对苦难的经历和认识,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在人间》描述的是阿廖沙在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他与外祖母一起靠摘卖野果为生,稍大给绘图师做学徒,在船上做洗碗工,还做过圣像坊学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历尽坎坷,和社会底层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但他有机会就会阅读有限的书籍。《我的大学》里阿廖沙抱着上大学的理想来到喀山,很快参加秘密革命活动。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上流浪,期间和搬运工、小偷、乞丐等一起生活。俄国腐朽的社会和个人困境迫使他自杀未遂而受伤。伤愈后他离开喀山,重新走上流浪之路。

20世纪初俄国社会经历沙皇后期残酷、血腥、暴力的统治后,又经历了长达80年的苏联时代,至90年代又重新回到俄罗斯时代。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仍然是今天俄罗斯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俄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及他们伟大的文学作品,如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屠格涅夫、果戈里等,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文学家。即使这样,俄罗斯这个民族似乎都是处在不平静的生活中,千百年来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张,国家总是处在战乱和争斗之中。

武侠小说。尤以金庸的武侠小说读得最多,梁羽生的读过《七剑下天山》,古龙的读过《武林外史》《楚留香传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雪山飞狐》《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都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其作品中表现的历史事件、自然风物,生活习俗、人物形象和宗教帮会都是明清朝社会的缩影,通过对这些武术人物和门派的描写,反映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如《鹿鼎记》通过韦小宝这个人物喜剧化的描写,从一个侧面看到清朝时期政治生活和对人民的严酷统治。《笑傲江湖》则通过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江湖经历,反映武林各派争权夺霸的故事,折射出当时人的生存环境和险恶斗争状态。其实,在明清白话小说兴起之时,也出现过武侠小说,时至今日,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还没有作品能达到或超过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高度和境界。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影视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深受许多年轻人的喜爱。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武侠类小说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言小说自唐传奇以后虽历代续有新作,如《夷坚志》《剪灯新话》等,大多存在叙事简单,且有文采不足之嫌。及至《聊斋志异》则异峰突起,作者蒲松龄用文言如白话,多有传神之笔。小说主人公多为妖狐鬼怪,但形像却温婉可爱,富于人间男女情趣,可以说《聊斋志异》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

古典小说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特色,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唐》《三侠五义》《封神演义》《红楼梦》《说岳全传》等。清代小说除《红楼梦》外,比较著名的长篇小说还有《儒林外史》《醒世姻缘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三侠五义》《女仙外史》《镜花缘》《雷峰塔传奇》等。话本小说则有《醉醒石》《五色石》等。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达到白话短篇小说艺术成就的高峰。

明清白话小说的特点在于其白话文的广泛使用,这使得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更加贴近民众和生活,更易于广泛阅读和传播。白话小说的兴起,打破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明清时期的小说在题材上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爱情婚姻、市井平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的日常生活与思想等,反映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明清小说在艺术上也达到古代小说创作的较高成就,具有故事性强、内容完整、情节生动、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等特色,使得这些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白话小说在传播社会价值、风俗民情、乡规民约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小说的形式普及历史知识、刻画现实生活、描写政情民意等,成为教化大众的重要知识工具。

刊行于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在白话长篇小说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它的出现完全摆脱英雄与神怪的传统小说题材,转而表现出现实日常生活的创始风格。作者题名兰陵笑笑生,但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前人疑作者为王世贞,近年又有屠隆、李开先、贾三近、徐渭等诸说,但均缺乏有力证据,作者身份恐成历史之迷。该书以《水浒传》里的人物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情感故事为线索,进而演译成百回长篇小说。虽然时代背景假设为宋代,反映的却是16世纪山东城镇民众日常生活。作者熟悉市井生活和市民语言,描摹人情世态细致传神,语言生动泼辣。但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官僚地主阶层奢靡和放纵的性欲生活,虽是这部书的主要特色和价值,但还是影响了它的主流传播。

我读过90年代后期再版的《金瓶梅》,据说已经进行过大幅的删改,但读后仍觉得非常震撼。一部小说能把人世间的性爱,特别是性活动,用文学的形式刻画和描写得如此赤裸干净,把人性最初和最原始的部分还原得如此真实客观,也只有《金瓶梅》小说能做到。《红楼梦》也有性爱描写,但显然表现得隐喻和羞涩许多。现代小说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也望尘莫及,但作为现代作品,《废都》起码在性爱的写作上已经很大胆,出版后不到半年就成为禁书。

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收获颇丰,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起来称“三言”,收入宋、元、明话本及拟话本120篇。反映出当时市民阶层的思想、生活和民趣,对后世的白话小说及戏曲都有很大影响。常与“三言”并称。地位相当的是凌蒙初编著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二拍”思想性及艺术性不及“三言”。此外,明人创作的白话本小说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10多种。这些白话短篇小说中,以爱情婚姻、揭露统治阶级罪恶和政治黑暗为题材的占主要地位。但美化统治阶级,宣扬封建礼教和鬼神迷信等充满糟粕的作品也占相当多数量,同时也有很多作品夹杂着鬼神迷信和封建说教。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许多是封建文化,要遵循毛泽东提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用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来加以吸收和利用。

总之,明清白话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其深远的影响力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得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备受研究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中年后偏重阅读散文和杂文类。最先接触的是杂文类,杂文原本属于散文中的一类,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杂文,他的杂文笔锋犀利自成一体,在中国杂文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散文以当代散文家为例,最早读过艾芜的《南行记》,其后读过周作人、胡适、沈从文、老舍、朱自清、丰子恺、俞平伯、汪曾祺、梁实秋、张中行、余秋雨等。这些大家的散文可以说名篇辈出,大家风范特色明显。从风格上看,不乏周作人的严谨沉稳、沈从文的真实厚重、老舍的风趣幽默、朱自清的典雅别致、汪曾祺美食美景等。从单篇来看,其中朱自清《荷塘月色》《背影》、胡适《母亲》、沈从文《湘行散记》、周作人《喝茶》等都是散文经典名篇。

还有书话一类的散文,书话是从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其中较为熟悉的是郑振铎的《西谛书跋》、阿英的《阿英书话》、唐弢的《晦庵书话》、鲁迅的《鲁迅书话》。书话意在体现作者独到的品书心得,不仅仅只提供有关书的内容和知识,而是借用书话这样的散文兼评论形式,来进行深入的文艺理论和社会价值等诸多方面探讨。当代书话散文类作家很多如陈子善、汤炳正、石湾、马旷源等。秀州书局范笑我,本名范晓华,浙江嘉兴人,还有云南楚雄散文作家余继聪等。

八、九十年代是各类杂志风起云涌的时期,常读的有《十月》《收获》《钟山》《青春》等,云南的《滇池》《边疆文学》《金沙江文艺》等从创刊办到今天,实属不易。

另外就是关于《读书》这本杂志。《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着重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书里书外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动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现各种不同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中国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迁的见证者。读书创刊伊始,就发出思想界的共同心声:“读书无禁区。” 继承中国知识界传统的济世情怀和人文关怀,以思想启蒙作为杂志办刊方针,致力于拨乱反正,恢复汉语写作的儒雅博大风范。以其思想开放、议论严谨、文风隽永赢得读书界的青睐。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甚广,体现读书界对于《读书》这本杂志的挚爱之情。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学术氛围较为浓厚,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文艺思潮而闻名。

汪晖是《读书》的著名人物之一,清华大学中文系与历史系教授,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曾被誉为“新左派”领袖,曾在1996年至2007年任《读书》杂志主编。2018年1月,汪晖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在其任内《读书》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在那10年,我曾经长达6年坚持订阅《读书》,后来又陆续订过2年,近年很少再读这本杂志。在哪个时期,北大和清华还是有几个著名学者,如北大的钱理群、陈丹青、韩毓海、孔庆东等,清华的旷新年、王中忱、温儒敏等。

由于《读书》这本杂志理论性强,带有很浓厚的文学思想研究氛围,订阅后的前几期我完全读不懂,感觉到文章所写内容不仅高深且专业性术语较多。随着阅读的深入才渐渐的读懂,并有所感悟。《读书》至今已发行40多年,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十分钟爱的书话类杂志,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作者和读者。后来关注过《炎黄春秋》杂志,随着杂志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它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已经大不如从前。

在网络文学兴起的年代,我曾长期混迹在《天涯》《新浪博客》《中国作家》《必读社》等文学网站及社团。网络文学的写作者和阅读者中虽然有部分名家 ,但绝大多数都是文学爱好者,这个群体固然水平高低不齐,但只要认真深入阅读,能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也结识一些读书人和写作者,如阿来、夏雨菡、苏枕书、冉云飞、李承鹏、蔡猜、阿瑟、范笑我等。时下邓力群等力主倡办新左派《乌有之乡》至今仍占一席之地,成为理论界、思想界重要的舆论阵地。

很早就关注过宗教书籍,其中读过佛教的一些经典,如《六祖坛经》《楞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经故事》等,1983年购得《佛陀》一本。另外,还有基督教的《圣经》及有关基督的故事等。

我的专业是医药学,除了本专业教科书、参考书外,需要经常读医药或理科方面的杂志,主要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药物分析》《中成药》《临床药学》《儿科学》《皮肤病学》《内科学》等。业余时间也曾订阅过一些军事类杂志《兵器知识》等。

二〇二四年九月二日 项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