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项(hàng)顼的头像

项(hàng)顼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26
分享

秋天的大山包

大山包离昭通城大约有80公里远,大约2个小时车程后才到达。这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具有独特的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2℃。虽然现在已是9月下旬,由天今年夏秋季气候较往年炎热,早晨的大山包仍感到秋天的温热。大山包所处的乌蒙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暂,冬季寒冷,加之海拔较高,空气稀薄,紫外线较强。

大山包自然风光随季节而变化,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景色,一年四季江山如画,但要说它最美的季节莫过于秋天。我们选择秋天来大山包,正是想在最美的季节来拥抱它。秋天的大山包迎来一年的丰收景象,大地由绿转黄,遍山的荞麦、燕麦和土豆正在收获,数不尽的各色野花组成的芳草地一望无际。秋天的大山包阳光灿烂、蓝天白云,极目之下天连着云和草地,随着山峦起伏而层层叠叠,金色的阳光洒向在地,形成一幅壮阔的天然画面,仿佛在大地上铺就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清晨,当太阳从草地或峡谷升起时,晨曦在薄雾的笼罩下,阳光显得是格外柔美和妩媚,潮湿的空气里透着一股青草般的味道。大山包山峦延绵数十公里,峡谷纵横、雄奇险峻,那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草甸之上蓝天天和青山相接,仿佛让人有置身于青藏高原某一处草原之中的感觉。

大山包这个名称的来源,虽然查过许多资料,但都没有确切的一种说法。以我个人的观察,大山包在昭鲁坝子边缘,昭鲁坝子平均海拔1900米,而大山包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据说最高点处达3600米。或许正是在昭鲁坝子之间的边缘,忽然出现如此高大纵横的群峰山岳,这里的先民将此地称之为“大山包”,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来到离鸡公山不远处的翼装飞行基地,这里仍然是“鸡公山大峡谷”的核心区域,“鸡公山大峡谷”因形似雄鸡的鸡头而得名。登上翼装飞行基地的玻璃平台,放眼远望,整个大峡谷尽收眼底,谷深峡长,云海茫茫,深邃迷离,令人心悸。俯首往下看,脚下是深达2000多米的悬崖峭壁,远处是蜿蜒流淌的牛栏江。幸运的是我们到达之后不久,在雾气的升腾飘逸中,峡谷中央多次出现难得一见的“佛光”胜景,大家看到后都异常欢欣。据当地工作人员说道,“佛光”这样的景致在大山包通常很少能够看到。

翼装飞行基地身后的鸡公山,以及对面的群山,山峦相连群峰茫茫,山脊线曲折幽深、轮廓时隐时现。在云涛雾海的笼罩环绕中,氤氲之下的大山包又恍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不由得让世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如此宏大壮阔的自然场境,实非人力可为。群山之间的山脚下,远远望去,隐约可见十多户人家居住在那里。近中午时分升起几缕渺渺炊烟,见此景,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诗里的这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正是,山居田野清风拂,人间烟火味正浓。大山包这些古朴简洁的民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彝族、苗族同胞,他们同这里的山水一道共构了乡村美好的生活图景。

有山就有水,山水紧相连。在大山包除鸡公山大峡谷之外,还有黑颈鹤越冬栖息的大海子、跳墩河等地。乌蒙腹地的大山包有众多清泉流水,形成大小不等的高原湖泊,湖水清凉透明,并由此衍生出大片的草原湿地,为黑颈鹤越冬提供理想的生存之地。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山包恰巧兼具奇山和秀水,因此既有山的名气又有水的灵动,成为文人眼里的“钟灵毓秀”。诗人文清风在《鹧鸪天·昭通大山包》里写道:“极目昭通大山包,峰峦起伏路迢迢。悬崖绝壁观奇景,雾海翻腾映碧霄。烧洋芋,品香荞。佛光乍现彩云飘。凌空惊险飞行处,全把忧愁烦恼抛。”诗人用优美动人的诗词,完美浓缩大山包自然风光和生活愿景。

大山包湿地还是长江上游水系的重要生态屏障,境内主要河流有跳墩河、大海子河和大岩洞沟。跳墩河向西流入牛栏江,大海子河向北流入大关河,成为大关河源流之一,大岩洞沟汇入叉沟后向西流入鲁甸县龙树大河。当我们乘坐的大巴车行进在草甸路上时,不时看到一些较小的溪流河水,为三大河的水源给予补充。远处的草地中还分布着众多的地下泉眼,一年四季常流不断,为下游及周边湿地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每年冬季大雪纷飞之际,数千只黑颈鹤和斑头雁、赤麻鸭等水鸟歇息跳墩和大海子湿地,在这数片沼泽湿地里,成群结队地在湖边草地觅食、栖息。迎着冬日初升的朝阳,披着寒风凛冽的晚霞,往复在周边地区自由飞翔,啼鸣声由远而近,此起彼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又美好的图景。

陪同前往的昭通市文化馆原馆长杨权讲述道,大山包不仅拥有丰富自然资源,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这里聚居的汉、彝、苗等多民族和谐相处,还有传统民族村落、石碑石刻和众多的传说故事等,其中讲述了一对黑颈鹤夫妻殉情的凄美故事,是在当地流传较广的一段民间传说。

千百年来,大山包的各民族在传承和发展中形成独特的传统和习俗,例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刺绣、剪纸、服饰等民间艺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多元文化,为大山包的人文景观和非遗传承添彩。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对研究乌蒙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大山包面积192平方公里,有超过2万的各族同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的大山包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贫瘠、苦寒,每年只有夏秋季能种植土豆、荞麦等为数不多的农作物,产量也相对较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彝族、苗族同胞过去生活十分贫困,随着国家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乡村振兴计划全面深入实施,加之历年来各级政府对大山包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持续投入,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同胞已经过上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期盼大山包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让这里的人们和远方来宾永远同自然和谐相处。

苍凉的大山包,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梦幻。神秘的大山包,行云般的我有着太多依恋。一个人无法将时光留住,此去,不知何年再来。只好把这段美好的记忆留存在心底,让文字来分享大山包“佛光”山色,这惊为天人的瞬间。

我们在大山包镇的餐馆里吃午饭,食材是当地特产的土鸡、豆腐、土豆和荞饭,虽然不是什么"大餐",却是多年没有吃到的人间美味。大山包还拥有跳墩河水库、大羊窝、云海栈道、云顶索桥、蒋家屋基苗族村寨、勒力寨湿地水库、燕麦地水库、大崖洞等景点可供游玩观赏。听说,还有野生动物保护者和摄影爱好者到这里陪伴黑颈鹤越冬。

回首凝眸,阳光照耀的大山包,蓝天白云下色彩缤纷的草甸,清澈如镜的水泊,奔驰在山脊草地上的马儿,成群结队游牧的牛羊,如梦如幻般静谧的秋影,山间升起袅袅炊烟的村寨,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二〇二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项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