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项(hàng)顼的头像

项(hàng)顼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19
分享

读书的影响

读书的影响有很多方面,可以培养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形成固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某些读书人会表现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还说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等,虽然这是科举考试用来吸引考生学子的一种说辞,但不容置疑,读书确实让人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与自已现实生活不一样的世界。像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屈原、辛弃疾、顾炎武、王国维等,这些看上去有点柔弱的文人,却能做出异于常人、惊世骇俗的行为,就是读书和知识影响的缘故。

博览群书的人和只读工具书的人在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上截然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就不一样。读书人大抵分为两类,一种是认真型,带有求知欲,但求甚解,这样的人有可能成为学者、大师,也有可能成为“学究”。另一种是消遣型,把文化当娱乐和快消品,往往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沉迷于书中带来的一时快意,我应该算消遣型这类人。

《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尽心章句上》(第九), 意思是一个人在不得意、不得志的时候,就要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一个人如果得志显达,就应该胸怀天下,以天下苍生为重,以普通老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当然,这种是“学而优则仕”之流。严格意义上普通文人知识分子要过上体面生活是不易的,他们绝大多都活在气节和理想国里,乃至于常被戏称之为“穷酸”。

读书人不能只活在书本里,更重要的是要有“士大夫”精神。如屈原、范仲淹、司马光、文天祥、顾炎武、王国维等。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士大夫精神,总结起来就是:“有学识、重德行、善操守、无私利、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孟子所说的读书人的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的高傲气节,放在任何时代,读书人都应该为此而舍身追求。《荀子•强国》赞美古代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顾炎武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话可当真,也不可当真。真的到了天下兴亡之际,其实也没读书人什么事,所谓的知识在权势眼里不过是雕虫小技,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

《红楼梦》是我至今几十年仍然没有读完的一部书,相信这部书大多数读书人都读过,有些人不仅读《红楼梦》,还用它做学问进行深入研究和破解,这点连作者曹雪芹恐怕始料不及。在红学研究领域成就许多著名大家和学者,早期如脂砚斋、高鹗、王国维等,自胡适后又产生一大批现代红学家,如鲁迅、吴宓、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何其芳等。《红楼梦》研究大致分为评点派、索隐派和考证派等主要3个派别,更细致点的又增加题咏派和评论派,形成红学研究的5个派别。

毛泽东在《红楼梦》研究方面自成一家,他的评价和观点独树一帜。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红学研究大家,他在《红楼梦》研究上观点和角度不同,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政治家的眼光来看待《红楼梦》,坚持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批判性评价。1964年 8 月 18 日,在北戴河与几个哲学工作者谈话时,毛泽东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他不仅把当做历史来读,还把《红楼梦》里面的一些故事情节和语言引伸到现实政治中来。

现代红学研究还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如专门研究《红楼梦》里的饮食、服装、方言哩语和习俗等,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洋大观之势。前几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请刘心武讲《红楼梦》,许多人从刘心武哪里听红学,就像当年跟着于丹学《论语》一样。当年孔子先生为宣扬儒家哲学思想,辗转周游诸候各国流落布道14年,这趟游历可谓艰辛,衣食住行都十分清苦,幸有一众弟子追随。二千多年后,于丹老师站在央视讲坛上,在聚光灯下为大众普及她理解的《论语》。如此这般,谁还会说读书无用?

回到《论语》,这部书其实很有意思,儒家可以用,法家同样可以用。到现代社会又成为一剂心灵鸡汤,就像我们国粹中医里的汤剂,只要辩证得当,通过加减变化,可以包治很多种疾病。

读书自由。今天的人们提倡所谓自由,主要是为了迎合部分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其更多体现在物质层面上,诸如什么财务自由、海鲜自由等,就是没有在全社会中提倡读书自由。我以为现在或将来最应该做到的就是读书自由,就是要实现无差别、无选择地自由读书,不仅要古今中外,还要文理兼修。有人认为读书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其实不然,理工科方面的书籍也很重要。可以说,理工类知识能帮助读者建立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拥有更广的知识面。

唐代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然虽年代久远,其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正契合现代人所说:“不吃读书苦,必定要吃生活的苦。”由此可见,无论在任何时代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说,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到个人的一生,也影响到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

为何要读书?胡适先生在《为什么读书》这篇文章里归纳为3条:“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个人认为总结得还不是那么全面,因为读书的目的其实远远不止这3点,个中原因真的很复杂,可能需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才能阐述得清楚。

读书其实要讲悟性,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后不开窍,就是大家所说的“书呆子”“榆木疙瘩”,而另一些人则会融会贯通。现在很多省份把考公务员年龄放宽到40岁。如果真的40岁后才做公务员,难不成要像古代科举考试哪样,到60岁也可以考官。《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时就达54岁,这么大年龄的公务员是去做官还是去领退休金,抑或是去做工作呢?那他是按照书本上写的去工作,还是去实际中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去工作。在我认知里,公务员不应只会坐办公室,不应该“当官做老爷”,更不应该关起门来办公,而是要深入基层、直面群众、为老百姓做实事,这才是读书做事的意义所在。如果只会在办公室里喝茶、读报、开会、学文件、发文件、做痕迹资料和迎接检查等,成天做这些形式主义的事,只会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样只会损害党和国家事业,损害人民利益。

读众多方面书的人和只读工具书的人,他们之间的知识结构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就不同。这点从鲁迅和周作人的作品中可以比较出来,鲁迅除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外,接受新文化洗理,在日本就读现代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具有现代科学思维。周作人一生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探索,作品更多表现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类型,崇尚更多创作自由。读书可以信马由缰,但创作则有更多的责任与束缚。现当代作家中老舍、沈从文、钱钟书、贾平凹和莫言等。

古往今来,任何时代、背景下如何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这是文学创作非常重要的契入点。时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籍作家陈彦也做到这一点,他的长篇小说《装台》《主角》都是这一类的作品,小说以西安作为地域文化代表,结合西安方言和秦腔戏曲等特色,把普通人的生活高度平民化和戏剧化,是近年不可多得的好作品。陕西作家在小说创作上非常有特色,产生许多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如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杜鹏程、李若冰、陈彦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小说创作方面,陕西作家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于华的小说《活着》有二种呈现形式,先前一种是以小说本身暨文字阅读的形式。其后则是影视作品,既有电影也有电视剧,通过阅读原著和观看电视剧,总的感觉电视剧改编更为出色。近些年来,很少有影视作品改编超过原著的,这个作品算是其中之一吧。

《活着》是一部非常极至的人间悲剧,小说讲述主人公“富贵”生不如死的人生经历。但在悲情、悲观的同时表现出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的渴望,对活着的追求。小说围绕主人公痛苦不堪的生活中,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快乐有趣,家人相处不多时美好幸福的一面。在富贵这个人物的身上,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少年时作为富家子弟,他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中年时的富贵儿女双全,那怕非常贫穷,但一家人却过着和睦、快乐的生活;老年后则又轮回到丧妻失子的悲惨生活境地。这很重要,千百年来很多普通百姓就是这样生存下来,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两个作品在不同的时期、地点塑造主人公形象时,祥子和祥林嫂的名字里都有一个“祥”字,其父母的寓意是希望子女一生安祥有福。可是,在旧社会那种民不聊生的年代,普通人何来的吉祥幸福,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讽刺。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体裁之一,用虚构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可以从很多小说中看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子。小说虽然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但小说怎么可以离开生活而独立存在呢?

又如《三家巷》这部小说,就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广州一个叫“三家巷”的小巷为背景,以小巷内居住的周、陈、何三家为主要人物线索,借发生在广州城里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时代背景,讲述出身于不同阶层青年的成长经历,在大时代中3家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变化,进而反映1919至1927年间,时代风云影响下中国发生的巨大变革。

我念到小学五年级时读到《三家巷》,在其后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内心怅然若失,以至无心听课,眼前老是晃动着少女区桃的影子,不由自主地在课本的空白处,用3种字体写满区桃的名字。还不时照着书中人物的描述,用笔画出自己想像中她的淑女肖像。

曾经有人说《金瓶梅》这类小说是精神鸦片,会对青少年产生毒害作用,那么现在的某些影视作品和网络、手机平台等,它们传播的某些资讯、小视频算不算精神鸦片,甚至可以说是精神海洛英、摇头丸也不过分。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加大对这些平台的监管,加强对不良信息的打击力度。

再说《红楼梦》,这部小说为何作为历史警示,小说里描写的各种社会阶层生活状况,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某些反映。这种情况,从晚清八旗子弟在清亡后的生活窘态,让世人发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沉重感叹。

从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时间读书成为众多学子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全社会崇尚读书之风甚隆,因而文凭成为读书人入职进入体制内和职务职称晋升的金字招牌。极少部分的人,利用金钱从大学获取硕士、博士学位。并用这种假文凭包装自己,扭曲整个社会价值观,亵渎了真正读书人做学问的学术价值。

读书不应只简单为读而读,读书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个人学识修养,在此基础上,更要将所学知识奉献社会,力所能及地多做事、多做学问,这样才体现出读书的价值。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谈到:“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这就是说做学问要先读书,要拥有较深厚的知识储备,有良好的治学基础,然后才学有专精,才能继续深造,才会有所成就。也就是说,读书除能改变人的命运外,读书的最高境界其实是要做学问。

如果只读专业书籍,而文学,历史、政治,心理,宗教,哲学等都不读,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只能从单一角度分析,不能从整体和多角度地来看待某一个问题,所以在理解方面处处受限。这一点,在中医药领域尤其突出,中医十分讲究悟性,中医理论皆源自中华文化、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如果古文基础不扎实,没有《周易》《黄帝内经》等经典医古文的理论基础,很难在中医药方面有所成就,很难做一个真正的中医生。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理论和实践牵涉到哲学问题,究竟谁先和谁后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只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谁先谁后又有什么区别。还是哪句话,读书人终归还是要回到现实,唯有读书才能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改变这个世界,读书是最终通向文明的唯一途径。《易经》里有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理解认为,读书人通过学习达到一定的地位和层次,做到为人做事光明磊落,正人先正己,当以德服人才是正途。

                                                                2024年11月15日 项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