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想到会在家里“宅”的这么久,已经有二十天了。这样的生活,孤寂,却又有着无奈。如果不是“新冠肺炎”大概早已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像往常一样趁着假期,到成都的周边去看看花,约朋友吃茶、淘书的吧。但这一切忽然被打乱了节奏,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年初的时候,每逢周末去玛塞城、送仙桥、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缥缃书局等几个地方去看看,意外地淘到不少书。这样一来,即便是宅在家里,过的也算是一种“有氧生活”。
淘书之乐
我还记得连续几个周末,一大早就赶到书市去,天还没亮,早上公交车空空荡荡。抵达书市就开始逛起来,就这样不经意间淘书数十册。在府青路的玛塞城淘过书,再去其旁边的几家旧书店看看,已经是九点半了。书店还没有开门。刚好遇见冉大,就去缥缃书局看看,也就发现有几册正寻觅的书躺在书架上,毫不犹豫地取下。这也算是新年礼物了。
一个人背着十多册书,步行到怡福路去,现在这里已经属于府青街道了。我不太知道这桃蹊书院是否改名为“府青书院”,一年前,书院开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街道会这样进行调整。步行了一两公里,赶到书院的时候,刚好开门,就直接上三楼,寻书去。这些书架我已经巡游了不知有多少回。有一些书,我还记得摆放在第几个书架的某个地方。这样的熟悉犹如走进自己的书房一样。开心的是,每次来书院,都不会空手而归。向店员打听,书院是不是改名,得到的答案是不会改名。这就放心了。继续淘书,半个多小时,就选了十多册书,多是关于成都地方文化的,比如公园城市,比如龙泉山,比如东郊记忆等有关的图书,这也跟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有关。
我还留意到书店里有几册“成华历史文化丛书”,我在淘书的时候,发现有人在打听这套图书的情况。店员说这套书反映了成华区的历史文化,内容很丰富,不过,书还没出完。这也是值得期待的事。一下子淘了这些书。真好,趁着假期可以研读这些书册了。当然,有几册书本来想拿下,但看看价格超过了预期,也就暂时放一放,也许过段时间价格降下来也未可知。
能够有这样的淘书之旅,也是快乐的事情。
家里旅行记
宅在家里,也并非无所事事地闲着,总得是运动起来,于是,就在家里来一趟旅行。这是属于旅行家所说的“居家旅行”,也是微旅行。其意义在于通过这个可以发现家里的角角落落,虽然平时已经很熟悉,但这次打量,又觉得很“陌生”。
早上,依然是早起,在卧室里翻看一下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真真假假,有时也难以分辨,也就不去管他。我留意到这一次灾难当中,微博、豆瓣的信息众多,因是有不同地区的人参与,也就大致可以判断事情的真伪。
看罢信息,去洗手间,洗漱。早上若是早起的话,洗手间还能一个人独自享受一阵子,一旦到八九点钟,家人陆陆续续起床,也就热闹起来,洗手间也就被分段占有。
下一站是厨房。在春节前(当时还没有出现肺炎的严重时刻),家里就根据日常的需求,买了一袋大米,一袋五十斤的面粉,蔬菜、各种调料也根据需求进行了更新。这样的结果是,最少是几天时间不用去菜市场或商场购物了。
准备早餐。春节前也自己蒸了若干馒头,也备有面条、米线,各人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准备早餐。这样的话,也差不多就八九点钟了。
客厅里平时也用作餐厅,原来的餐厅放了一些书在那里。所以客厅改为了餐厅。打开电视,看看电视里的“疫情”播报。每次看新闻都让人揪心,虽然有专家时不时说“拐点”会来到,却没有如期而至。这样下来,更让人有些担心疫情的变化。
我家阳台有三个,有一面的阳台是对着三环路外侧,故可以观察到路上戴口罩的行人和车辆来往,这当然是一种“微观察”了。
像这样的旅行,每天来回就需要数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发现。以前就想着成都雾霾严重的时候,买一部跑步机放在家里,可就有地方运动了。这个计划终究没有实施起来。
在家里,当然不能做一些像跑步这样的运动,却是可以散步,有时是“闲庭信步”,有时又可快步行走。当然,这个过程可随机而动,自由发挥。其结果不过是为了健康生活。
平时爱买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册。有一些是觉得有意思,就购买了下来,但过后就没有仔细翻阅。趁着假期,将这些书册整理一下,大致分下类别。哪些书册在今年可以用得上,就另外放在一起。至于一些新书,可能一时用不上,也就整理在一起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不少朋友送了签名本作品。这些作品各有趣味,对我来说是值得珍藏的图书,多少写过一点文字,这时候正可以每一册装入封套,再装入纸箱,在纸箱上贴上书名,以备以后查找。
我记得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兄写过一篇《理书之累》的文章,大概是讲书册积累的多了,若不及时清理,像我这样倒年终时才进行整理,也真是辛苦的事。但对爱书人来说,这种“累”有时候也是一种快乐呵。
只是这种快乐,在今天变得“另类”——爱书不仅需精神上的付出,也需有一定的存书空间,这样就让家里的空间变得逼仄。对家人来说,这也是让人无奈的事情吧。
整理书架上的书册,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旅行。即使在家里旅行,只要我们多一些细致的观察,也能从这细微生活里发现些许春节趣味。
“宅”是一种状态
茶人冈仓天心在《茶之书》里提到“侘寂”一词,这也被视为茶道中的一种生活美学。这个词大致来说,就是“外表粗糙,内在完美”。从除夕那一天开始,许多人就像我一样宅在家里,实行自我隔离。“宅”在不少人看来也许是“简单粗暴”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活多了些枯燥少了趣味。不过,正是由于在春节前不经意间备下的“食粮”,让我的这段宅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每天的生活看似十分的简单,吃吃喝喝,看看电视剧似乎就已“混”过了一天。我却是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开始阅读、写作,每天也能够完成两三千字。尽管在朋友圈里充斥着这样那样的信息,先把手机放在一边,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事,这也是单位所倡导的“居家办公”方式。即便是到了周末,我也不会枯燥到无事可做,找出《龙潭乡志》,对照着刘小葵先生的《龙潭寺》阅读,也是一种体验。手头的有一些地方志书里提到了龙潭寺或保和场等地走出来的人物,在冯荣光老师的《保和场》里也没有出现。地方文化琐细,却需要时间去予以打量,这样才能将地方文化做的更好一些。
像这样的阅读过程,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却可以由某一条细致的线索串联起来,连接成一个广阔的世界。故而宅在家里,也是神游八方之感。这让我想起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方英文为我题写的“书海神游”几个字,这时不正是这样一种状态吗?
不给他人添乱、出门佩戴口罩。这样的事也是这段时间的基本常识。写稿有些倦意,我就在阳台上,吃一杯茶,看三环路边、绿道上走过的行人,这种观察,却是让人感受到疫情发展的态势。在头几天,有一些人走过,并没有戴口罩;过几天,路过的行人戴上了口罩。即便是行人在行走,也远远地隔着一段距离。小区下的广场,以前如果天气晴好的话,会有人晒太阳,晚上也会有广场舞,这段时间就安安静静的。诸如此类的事,也可谓是疫情下生活的细枝末节吧。
就这样一天过了一天。忽然有一天看到窗外的花儿不知几时已经开放,算一下时间,春天就要来到了。川西平原上的各色花儿如梨花、李花、桃花、油菜花等就陆续开放了起来,不管是在乡野还是城镇,都能感受春天的气息,这时候倘若能够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也是幸福的事。坐在家里想一想从前赏花的事,好像是很遥远的事(去年才去看过)。
“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思考。“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这在今天依然是要紧的事,这也是一种有氧生活。健康而又有趣味的生活,并不会因为“宅”而消失,而是看我们在“宅”的状态下怎样才能过得更有意思一些。恐怕这也是诗人眼里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