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晓剑的头像

朱晓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29
分享

清流,泉映梨花

清流镇

这是川西平原的乡村小镇。还没有被工业污染。很多年前,有人说这里很落后,连工业都没有。很多年后,很多人很欣喜,这里有大片大片的田园,很生态。

在这样的地方,随意走一走,就好。

在春天,我已经是好几年来到清流镇,再去翠云村,看艾芜故居。

这里,还保留着川西平原的日常样态:田园、油菜、小麦、农家小院、竹林盘,这样的构图,让人欣喜。

那一年,开馆之日,我初次来到这里,其实,是被清流板鸭所吸引的。

美食家、出版人吴鸿写过一篇清流板鸭的文章,他说:黄德勋的板鸭别具一格,喜爱者众,遂独占鳌头,人们称之为“黄板鸭”,既称其人,又赞其鸭。黄板鸭的产品外形美观,宛如长颈鳖鱼,在阳光照射下金色发亮,璀璨夺目;黄板鸭皮脆肉嫩,咸淡适宜,五香俱备,毫无肥腻之感,为宴宾佐酒之佳品。

把一只板鸭描绘得那样美味,那样让人难忘,出乎意料。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就着板鸭,小酌一杯。遗憾,还未成行,他就离开了。

然后,一次次地来到清流,就不只是因为这个原因了。而是因为艾芜先生——流浪文豪。他笔下的川西风物,总是那么迷人。

艾芜故居

成都的名人很多,名人故居却很少。

有一年,我想写一写成都的名人故居,东翻西找,找了许多的资料,也走访了冯水木记录的名人生活的街巷。那是全新的街景,找不到旧痕,找不到当时生活的影子。

好在,还有李劼人故居。在这平原上,还有艾芜故居。

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福尔摩斯”龚明德教授一手打造的地方。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故居呈现。

走进故居,陈列的几样家具、灶房,让人回忆起旧时乡村生活。只是,现在的乡村,也不是故居里的模样了。

每次来看这藏着林盘里的民居,都让人想起许多往事来。然而,这样的乡村小景,越来越少了。

乌木泉

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看乌木泉了。

有一年的冬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芥子古旧书店的傅刚兄坐在乌木泉边上,有点萧瑟的原野,三两个人吃茶,晒太阳,清风,翻旧书。让人羡慕得紧。

于我,几次到乌木泉,只是看看就走了。乌木还在,泉水还在,却是难以看到泉水从那泉眼里冒出来。

这一回,还没来清流之前,义奇老师就说,这次要不要开车去看艾芜故居?乌木泉的水泡茶很好的哦。我建议还是开车去,这样方便带这泉水回家。

再见乌木泉,泉水依旧,只是未曾清理的缘故吧,泉水中有些漂浮物。众人都拿着一只矿泉水瓶子,一一打一瓶水,回去。

如今,还有十多眼这样的泉,镶嵌在清流这片土地上。据说,在未来有个“十泉十美”会呈现出来,泉水加上竹林盘。让我想起成都正在做的“水美乡村”,这样的景观,即便是闲逛,也能感受乡村之美了。

梨花

这次,是第二回来看清流的梨花了。上一次,散文高手李志能也来了。中午,餐叙,他现场喝了酒,对梨花的深有感触,下笔千言,七八家报纸杂志争着刊发呢。

这一次,看梨花,他刻意不再喝酒,哪怕是美酒,哪怕是坐在美女中间——他的节制,让梨花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我跟几位诗人、作家照样喝酒,喝呀喝,不管梨花是不是在意,也不管是他是不是在意。开心就好。

然后,众人去看梨花。开在原野上的梨花,平视她们,煞是好看。站在梨花树下,拍照的人很多。在那里有一块标识,很醒目:艾芜故里 诗意清流。站在木头搭建的观景台上,再俯视,星星点点。人站在梨花丛里,就显得没有那么多的美感。

这个景区的名字很有诗意,就叫泉映梨花。我看见了梨花,却没有寻见泉水在哪儿。不知道,善于发现的李志能是不是也有新发现。

清流大书房

阿年老师是文化人。我买过他的许许多多的书,有写的,也有编的(擅装帧),大概有二三十种吧,这不是全部的作品。

清流大书房是阿年打造的清流文化地标。三年前,我来过。不巧的是,他人不在。我们报了阿年老师的名字,进去参观,坐在院子里,阳光慵懒地洒下来,几个人随意拍几张照片。

再后来,时常从朋友圈看到大书房的动态。

有一年,夏天,下了暴雨。大书房却被淹了,出乎我的意料。想不到清白江的洪水是那么的大。

再来看清流大书房,前门看看,依然如故。里面也是一排排书架,看上去也还文艺。我找出一册《读书札记》,看看,阿年老师计划出一册《清流纪事》,可惜书架上遍寻不见。再换一个门走过来,看着匾额是“简单味道”,想来这也是阿年老师的意愿吧。另一道门,直接面向田野,走几步,就是水塘、田野了。

只是,阿年老师离开了清流大书房。

清白江

到了清流,既然看了清流大书房,就不能不看清白江。大书房就在江畔,距离只有数十米。站在这只有有六公里的江畔,观水,有着几分春意——那是写意的。赵抃当年就是走的这段江了吧。江上没有渔舟,也没有船只。想一想赵抃当年乘船时,也许是一琴一鹤吧。

我站在江畔,不由得怀想着江上往来人,形形色色。清白江,许多故事曾在这里发生。多数因为没有记录,消失在历史烟云当中了。

想起湖广填四川,想起艾芜、曾元孝笔下的清流,想起《新都县清流乡志》……历史有时候并不是活在记忆里,而是隐藏在各种载体里。

站着江畔,看着这春水,拍几张照片,以此证明曾来过这里。夕阳西下,这景致,真好。

真好,清流。

倘若交通再便捷一点儿,周末,一个人在这里溜达,打望,即使不去看梨花,也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