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啸鹏的头像

啸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1
分享

住宅变奏曲

住宅变奏曲

 

“你是出生在一座破房子里的”,这是母亲生前时常跟我提起的一句话。

那所房子的确是破!破到什么程度呢?说到那所房子,有一个比较长的名字,叫做“烧屋里膳下”。什么意思?这得先搞清楚里面的两个概念:一是烧屋里,二是膳下。

先说膳下。膳下,在我们乡下的方言里指厨房,也就是弄饭吃的地方,包括餐厅也是混搭在一起的。但这是狭义的概念,广义的“膳下”泛指类似厨房的低矮棚屋,包括厨房、猪牛栏、灰舍、鸡舍、旧式厕所等。

再说烧屋里。烧屋,就是大火烧过的房子。这栋房子原本是我们的祖屋,存世了多少年我不知道,祖父生前也说不清楚,反正很早很久,很有历史。当然,相比于旁边的那栋“老厅下”,它的历史又要短很多。既然提到了老厅下,那就顺便也说说它。老厅下的历史是与村庄正中央的宗祠相当的。根据族谱记载,宗祠是在雍正丙午年重建的,老厅下也是在那年同时建的,至今将近三百年。由于家庭人丁兴旺,老厅下容纳不下日益增多的人口了,于是在老厅下北侧“青龙头上”兴建了这栋后来被称为烧屋里的房子。祖上建这栋房子的时候,是花了血本的,规模在村庄里是列在第二位的,但时间上比规模列第一位的据说早了一百多年,叫做一厅四房。通常的房子是一厅二房,也叫三开间,俗话谓之正房。那么一厅四房叫什么呢?叫做正房带两厫,我们的方言也叫做一厅二房带两匹膳,换句话就是五开间。这么大规模的房子,当时是村上最为轰动的事情,祖上因此特别的挣了脸面,老花银子了,没有银子能建这么大房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传到我父亲这一辈上,一个堂伯父娶的那个堂伯母竟然患上了精神病,某天点了一把火,把这栋给祖上挣过脸面的大房子给烧得仅徒四壁,其时大概在1958年下半年。堂伯母烧了房子后,扑通一声跳进了村后水库,水没有浇灭烧房子的大火,却浇灭了她的生命,这个时候不知道她的精神是否从病中清醒过来。从此,这所大房子就成了“烧屋里”。

那时我父亲刚刚初中毕业,在吉安农业学校读中专。原本一大家子(包括祖父三兄弟及其名下的儿孙们)都住在大房子里,可大房子被烧的那年寒假,回家的父亲竟无处可居。父亲那辈有堂兄弟八人,胞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大伯已婚并生育一女一子,二伯也已婚但尚无子女,叔父比父亲小三岁,刚读初中,同样无处可居。就祖父母而言,这么一大家子总不可能露天安身吧,于是就和家族中人商量,大家一起将烧屋里清理出来,利用尚可支撑的四面墙壁,借债购料,在烧屋里搭建膳房,让儿子们临时安身以避风雨。

父母是1962年结婚的,他们的洞房就设在烧屋里膳下。于是,我就出生在这座烧屋里膳下,直到1974年冬天搬离。母亲生前经常说起在烧屋里膳下居住的情形:夜里经常担心那几堵被大火烧过的墙壁会突然倒塌,因此战战兢兢地在里面度过了十几年。由于父亲长时间在外跑生活,堂大伯便让他的第二个女儿、我的堂二姐夜里来给母亲作伴,前几年堂二姐还跟我提到这茬事,那时候的母亲的确被吓得不轻,从此落下了胆小的毛病。

在祖父这一辈中,祖父行三,儿子最多,因此住宅的压力最大。大房子被烧后,虽然为儿子们找了临时安身之所,但并非长久之计。为了住宅的一劳永逸,祖父母一边省吃俭用,一边四处举债,在1962年冬天建了一栋房子,后来叫做新屋里,就建在烧屋里前面,由于资金不够,仅仅搭起了房屋的架子,无法入住。后经几年的增补,最终在1969年冬天将几个房间的楼板铺齐后,将这栋新屋里分配给四个儿子居住,一人一角。借这个机会,祖父母也将四个儿子分了家。于是,我们兄弟几个随着父母搬到了新屋里住宿,却仍在烧屋里膳下做厨房用餐,兼做猪栏,过起了厨房与宿舍分开的日子。

1973年,随着四弟的出生,父母也感觉到了住宅的压力。那个时候,全家六口人,挤在祖父母分配下来的一角房屋里,两张老式床一摆,几乎没有转身的空间。于是,在叔父找到父亲商量一起把“三房”建起来的时候,父母在囊中羞涩的状态之下,也咬牙坚持一起兴建这个“三房”。所谓三房,就是一厅二房正房外的第三个房间,也即正房之外搭建一厫,有的地方叫做落厫,我们的方言又叫做“批膳”。后来,母亲经常回忆说,“我用三块钱把三房做起来”,意思是那个时候父母手头仅有三块钱的积蓄,建三房的其他费用全靠四处举债,此后逐渐归还,花了多少年还清这些债务,我和弟弟们完全不知道。建“三房”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与叔父一家各占一半。在基本完善里面的设施后,于1974年冬天将厨房从烧屋里搬到了三房里(烧屋里膳下从此成为专属猪栏和牛栏),结束了厨房与宿舍分开的日子,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变得安稳,虽然还是显得窘迫却也过得逸然。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年底,父亲担任生产大队的会计,并作为大队干部分管全村的工作。此前,父亲担任过生产队副队长,负责全队生产,实现了粮食产量“跨纲要”的目标,全公社的粮食生产现场会就在村上召开。1977年,父亲在村里主持包产到队,将全村分成两个生产队,将每亩地的粮食产量承包给两个生产队,除上交国家的公粮、定购粮、派购粮(议价粮)外,余粮按劳分给各家。1979年,又主持包产到组,将生产队分成几个生产小组,确定每亩地的粮食产量(在上年基础上有一定比例的增长),承包给各个生产小组,公粮、定购粮、派购粮任务也随行到组。1981年,国家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生产好转了,经济改善了,家庭积蓄逐渐增多了。父亲是学农出身的,生产是一把好手,粮食连年增产,1982年夏粮入库后计算产量,平均每亩达到1000斤,全家承包的10多亩地,上交粮食超过一万斤,被评为“交粮万斤户”,1983年初便荣获了“江西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鉴于自己孩子多,又一个一个地长大,祖父母建的“新屋里”和父母自己建的三房里日渐不够居住之用。因此,1982年秋天,父母决定兴建属于他们名下的新房子,至今这栋房子依然矗立于烧屋里北侧,也已历经近四十年风雨了。

19848月,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住的是单位分配的公房。刚报到时没有房间安排,临时借住在亲戚家;一个多月后,学校才腾出一间房,仅四个平方左右。一年后调整房间,被安排在教学楼的楼梯间(上海人的筒子间);又一年后再次调整房间,被安排在一座水塔下面的一楼房间,面积约六平方。这些房间都是公房,不收钱。后来,学校搬迁新校区,我们都住进了新房间,这才开始略微收点租金,再后来租金逐渐提高。

大约九十年代初,出现了集资房。由单位提供地皮,干部职工个人缴纳数额不大的资金,即可分配到面积六十多、八十多、一百多平方的套房。1993年下半年,单位集资建房,羞于囊中羞涩又苦于借贷无门,不得不放弃那个拿到套房的好机会。几乎与此同时,原先单位分配了公用套房的人家,开始缴纳一定资金,套房就归属到个人名下,叫做房改房。我们在单位住的是单间,不属于房改房序列,因此享受不到房改政策而拿房。1996年,领导们出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考虑,也出于稳定干部职工队伍考虑,划出相应地皮,建设了几栋“解困房”,由于自己属于住房危困户,因此得到了分配解困房的机会,缴了三万多元资金后,1998年拿到钥匙,装修之后于年底搬进新房子过年,那时的心态真可谓欢天喜地。这个时候,单位不再分配公房,干部职工都是自己筹资购买商品房。我们拿到的解困房,属于商品房系列,办理房产证时缴交了最后五笔费用,总共付出近五万元。

在这套解困房里大约住了十年,日益觉得它逼仄、狭小,于是筹资换了一套商品房,由一层单套式改成了楼中楼式。这种住房更换,给自己的感觉是越来越舒适,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给自己单独开辟出一间书房来,于是,我给书房取了个名字叫“自牧斋”,从此自号“自牧斋主”。

2001年,在家务农的二弟申请建房,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在父母所建的“新屋里”前面,动工兴建了一栋现代小洋楼,七八年前又花精力与经费作了一番新的“打扮”,更显时代特色,醒目地矗立在村庄的最前面。

2003年,一直在广东中山、顺德、番禺、花都、深圳等做“广漂”的四弟,花了几万元积蓄在县城相中一套房子后,也把它买下了。

老母亲从乡下来到县城,在四弟那里住了几年,又到我那里住了几年。但她总住得不安心,时常偷偷地叹气。我明白她叹气的原因,便去问在县城开蔬菜行的三弟:你打算什么时候买房子?不久,三弟就在县城文峰北大道一个楼盘买了一套房。听说三弟买了房子的第二天,母亲就迫不及待地让我们陪着她,去看了三弟的新房子,脸上绽开的笑容成了一朵永不凋谢的灿烂之花,当年除夕的年夜饭就在三弟的新家里团圆。

2012年,刚刚结婚不久的妹妹在桂香园小区选购了一套房,乔迁那天,母亲在那里呆了一整天,不舍得移步。

2014年夏天,二弟筹资,为我那在县城工作的侄子按揭了一套房子。此时,行走十分困难的母亲又硬撑着羸弱的身躯,过去“视察”了她孙子的新居,脸上的欣喜与满足,比她当年做起三房和新房子时还要更多几分。

从此,我们兄弟姐妹每逢节日喜庆,就轮流到各家的新房子里相聚。

去年,妹妹一家又在城西一个新小区定购了一套大面积套房。可惜,母亲已经看不见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