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湘山的头像

朱湘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27
分享

海岸的声音

/朱湘山

               

置身于蓬莱这座胶东半岛北部的小城,无论是细雨霏霏、光线暧昧的黄昏,还是朝阳跃出海面、一派辉煌的清晨,只要看到海水拍岸,我能总听到一个声音在这个巨大的空间鼓荡。

是的,无论晨昏,无论晴雨,在蓬莱这个特定的空间里,我总在这特别的光色中感到金属的质感,进而听到大海的声音。一波波的海浪拍击海岸,那是有力的手指在叩击山崖,水波互相激荡,仿佛一只巨掌在摩挲大地。那是谁的手?也许,那手的主人就是时间,是无形时间拟人化的直观显现。

这座城临海而立,向海而生,全部的历史与命运都可以通过每一片浪花而有所听闻,作为八仙过海的发轫之地,举世闻名的道家名山,既有厚重悠的历史,又有丰富的文化传的故事,既反映了中华民族走向大海的热情和勇气,又现了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智慧与个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人文与自然的隐秘协调之中,在陆地和海洋的融合之程,在过去与未来的无穷回弹之间,因着人类的每一次理解和演变而愈加生动细腻。

滚滚红尘中,这座孤傲俊朗,从一个美好的传说中揭开面纱,虽有仙山缥缈、烟涛微茫的历史叹息,却不掩道家文化的灿烂之光, 站在蓬莱阁上,眺望远方涌动的澄海云天,透过无功而返者那忧伤的双眸和夕阳落尽余晖时悲凉的目光,一部关于海洋文化的海岸之声就萦绕在耳鬓。

二十多年前,我在山东出差的时候,当地交警队的同志曾经陪同我来过这里。那时的蓬莱阁,范围不大,四周荒凉寂寥。水城与海岸边既无战舰般排列的游船,周也没有众多的人造景区。

那是四月初的一个上午,游人不多,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古老沧桑的味道。车出蓬莱县城,行驶在一条不宽的道路上,虽是初春,极目仍是一片萧疏,寒冷的海风吹拂着刚露新芽的树木和低矮的民居,间或一片片的农田看到耕作的人们。

蓬莱阁的山脚下,弥漫的云雾将蓬莱阁的粉墙、青砖、黛瓦,以及路旁静默站立的古树,温柔地拥于怀中,宛若古代山水画的绝佳意境。走进蓬莱阁的大门,仿佛一脚踏进了历史的隧道,跌落在时光的长河,游览时间虽然不长,却留下至深的印象。

蓬莱水城在丹崖山的东麓,一湾碧水在晨风中泛着粼粼的波光,当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曾率水师防倭寇于此。水城两岸,是乡野与森林的景色。特别是河的左岸,大片的树林从高高的山顶直泻而下,萧瑟的树林里刚露新叶的枝条被太阳照得闪亮发光,落叶躺在地上,被风送上山冈,又落在山下。踏上登阁石阶,仰首便望见蓬莱阁。

站在蓬莱阁上,扶栏四顾,海、天、城、岛尽收眼底。远方海天相连,长山岛时隐时现,屹立海岸之巅,危岩高耸,气势磅礴,远眺烟波海疆,水天一线,只是少了些艨艟战舰、渔舟来往的活力,让人顿生“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的感慨,当年古人站在此处,眼前海天茫茫,生出“八仙过海”的奇思妙想也就不足为怪了。即便是苏轼大文豪,想象的也只能是:“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名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苍山迢递白云问,高出丹崖回不凡。西北天空浮海水,东南地尽送风帆”,悠悠岁月中,这座城从历史走向未来,凝聚了太多的沧桑奥义,集结着多重人文景深,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地,翰墨流芳,海天增色,也见证着这海岸之城的命运、希望与惊异。

 

 

 

今天,当我再次站在蓬莱海岸的时候,我惊诧于蓬莱的巨大变化,过去大气磅礴立于海岸之巅的“北方第一阁”,如今在周围众多景观拥围之中,犹如大海中的一处孤岛,变得有些局促狭小,在太阳照耀下泛细腻的白光,先前的小路在视线中消失,周围的树木、山丘、民舍,变成了海天之间崭新景观,带给人一种目不暇给的繁华。

汽车沿着宽阔的、像绸缎一样光滑、漂亮的马路前行。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强大气场城市的发展,事物的更生、嬗递,在这里展现得如此痛快淋漓。站在水城大桥中间, 东望西瞰:新建的滨海公园和蓬莱广场连接着远方美食商业城;海岸边,长亭栈道,游船码头,水阔天远,通江达海,一条新修的马路正在安放庞大的下水管道,焊光闪烁,车来车往,更多的仿古建筑初露端倪。在古老蓬莱阁的注目下,一座现代的蓬莱被制造催生。

从驻地到蓬莱景区,重重叠叠的仿古建筑群一路铺展开去,蔚为壮观,从三仙山到八仙过海景区再到蓬莱阁所在的丹崖山顶,最后绵延到胶东半岛最北端的田横山,方圆几十里,一步一景,景随人移。那些延伸到大海中的古城垛,连绵的防波堤,参差错落的古建筑群,横空飞架的缆车,就像是无数散落在海面上的明珠,大气、安然。

我忽然明白,不是蓬莱阁变小了,是景区变大了。倒是那大海,依然带着远古的苍凉,汹涌地冲击海岸,烟波浩渺,亘古未变。

站在蓬莱海岸远眺,长山岛还是隐没在云雾之中,海风依旧,苍茫旷远。

在水城附近,一座新修的八仙过海巨大雕塑屹立在海岸,巧妙地把两大景区连接在一起,游人争先恐后在此拍照留念,也许是想借此沐浴仙风海韵,寻找苦海有边,登彼岸的渡海之梦吧。

擦去了海岸炮的锈,戚继光当年抗击倭寇的盖世豪气,正在演变成城市化建设的热情;今天的人间蓬莱,走出男耕女织的田园,正在用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洞穿弱贫的历史。他们懂得,与其遑遑大论,不如埋头行进;与其羡慕昔日虚幻的海市蜃楼,不如运笔磨墨,书写自己的丽词华章。

站在蓬丹崖岸,面对宁静的阳光和宽厚的大地,在历史与传说中恣意远眺。“蓬莱胜景誉人间,美景奇闻任畅谈,海市蜃楼皆幻影,勤耕巧织即神仙” 江山如此多娇, 终归后人所有。有了精神动因,再荒凉弱贫的疆土,也可以被践履务实的手笔书写出让历史浩叹的诗篇。诚如张爱萍将军诗中所言:“琼阁求仙已过时,而今来游莫为迟。喜看丹崖焕异彩,蓬莱儿女赋新诗”。

眼前是一面需要屏息仰视的城垛高墙,当日光偶尔从云缝中泻出,景区里的苍松翠柏树下就落满一拨又一拨的光斑,碧波荡漾,聚散不定,这就是建于宋代、完善于明代的水城。它又叫抗倭城,宋、明以来,这里一直成为胶东沿海停泊战船,驻托水师,屯兵练武之地。虽然经历了九百多年风雨的侵蚀和海水的冲刷,但仍然十分坚固,昔日的雄伟气势依稀可见。

据当地的朋友介绍,近几年来,当地政府投资4.5亿元,征用土地376亩,分批搬迁水城居民600余户,用5年的时间,对这座水城分三期工程进行修复扩建,把水城建成以明代海港风貌为基本特征的海洋文化展示基地。在恢复明代海港风貌的同时,还修复了城墙、敌台、楼铺,恢复备倭都司府、坐营司、校场,建设古船展示馆等项目,展示出中华民族抗击外侮、保卫海防的英雄之光。

从丹崖往下看,修复的水城“断崖千尺,下临天地”水面上一字排列着商用的游船快艇,但因疫情影响,乏人问津,在海风的吹拂下略显冷清,往上看,丹崖山巅的蓬莱阁,绿树掩映,游人出没,很是热闹,同经营游船码头经济的水城形成较大的落差。

同伴们在山下的景点兴致勃勃地拍照,我却走上了新建的高大壮观的水城城墙,抚摸锈迹斑斑的铁炮,眼前仿佛再现昔日的战火硝烟。 

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浩茫的书本之中,即便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终身以海为田,以舟为犁,也只是把大海作为牧场,收回一点聊以为生的鱼虾海产而已,至多,只是一条无以为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而不是一个民族豪迈的情怀,既不是富国利民的资源宝库,也不是安身立命的坚实国土,当然,更不是不可侵犯的神圣主权,真正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中华民族在漫漫长夜中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同样是在八仙过海的地方,并非正规国家军队的倭寇,从海疆上不断地侵扰,居然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

面对倭寇的骚扰,来自农耕文明的戚继光的军队只是在陆地上筑起城墙,架上铁炮。眼前的水城,充其量只是演武之地,而不是抵御外侮的海上战场。即便是在离此并不遥远的刘公岛的一次真正的海战,也是以中国军队的惨烈失败而告终。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到1940年的一百年间,外国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竟达479次,中国的海防形同虚设

中国是海洋大国,穿过岁月迷津,从苦难中走出的中华民族,由于经济的落后,祖祖辈辈与土地相依为命,其生命意识与文化传统深深扎根于黄土之中,海洋对于他们,或者是遥远传说,或者是外敌侵入的名词,八仙凭着自己的法宝渡海而去的故事,在民间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即便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只能是中国海洋文化一个孤独的辉煌。这样的故事,或许只有在今天中国人走向海洋的时代,它的意义才被重新认识,人们的目光才回聚焦到深邃的海洋。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离开蓬莱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走在海边的栈道上,斜射的阳光照耀着苍黛的远山,蜿蜒的海岸把人的视线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奔涌不息的海水被阳光镀上一层闪烁不定的金色,长山岛的影子,在烟波浩渺中时隐时现,身边偶有游艇从海上掠过。

远处,是回环于丹崖山腰氤氲蒸腾的云雾;脚下,是郁郁葱葱茁壮生长的林木;身后,则是造型独特奔放大气的八仙过海精美绝伦的雕像;观音苑的钟声和低沉的诵经伴着缭绕的雾气徐徐飘来,丝丝入耳,隐约可闻,让人恍若身临仙境、遨游太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这样与人类的悲悯智慧结合在苍凉的海岸线上。

这苍茫深邃的海岸,阅尽千年,饱含血泪,有着与众不同的秉性和绝不混淆于他者的风采:永不停息的涛声,看尽人世的豁达,以及穿越时亘古不变的恒久,让蓬莱升华为难以描摹的玄幻意象。见证了战火中的废墟,也看到过悲哀的黎明;它守护着城市的挣扎、觉醒与复苏,又静静地承受着命运的反复与无情。相比围绕着权力斗争的陆地,它唤起过人类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一切值得铭记

时光弥漫,如今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已由肤浅变为深沉由陌生变为熟悉,站在蓬莱海岸,长天朗润之际,无论从海的视角还是山的视角瞩望,每个人都会被深深感染,目色炫美,一切都沉浸在一种特有的历史和艺术氛围中,环山抱海,灵光四射,在涛声中展布着色彩和韵律,每一处建筑都深深浸润在整体气氛之中,与一种浩瀚的气象联系在一起,见证着城市所特有的精神价值,见证着陆地与海洋文化碰撞的深度和高峰。

但我们永远不能忘却那些昼夜不息的浪潮,以及那些曾经乘风破浪远去的身影。涛声和海风提醒着我们:在这片蔚蓝色海洋上穿越的人,今天或许是外乡客,明天就会成为同路人,因为,我们都是大海的子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