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湘涛的头像

张湘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21
分享

缺牙山冥想

 “坐看风起云涌,淡看云卷云舒”,在河源屋脊海拔1125米高的蝉子顶,与其山脊相连,素有“离天三尺”之称的便是缺牙山。

蓝天白云下,碧空如洗,一尘不染,云蒸霞蔚,云彩厚的连绵堆叠。山脊上33台风力发电机排列而行,迎着风缓慢转动,发出节奏规律的声响,与这天地一起,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艳到了极致。我一个外来的过客,迷失在这美丽的油画幻境当中,陷入冥想。

当东方第一缕阳光冉冉升起时,缺牙山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或云、或雾、或雨、或露、或星、或月,就这样,缺牙山似乎氤氲佛性了,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流动着悦心禅理。这就是缺牙山时给我最初真切的印象,也是我的灵魂首次贴近缺牙山的感受和明悟。

缺牙山,原名西南寿山,有两座山峰,一座是泥山峰,一座是石山峰,两峰中间是相隔十余丈的缺口,形如缺牙,故被称为缺牙山。清乾隆版《河源县志》记载为“杰雅山”,亦名缺牙山。大约是主持修撰县志的河源县令陈张翼,觉得缺牙二字颇口语化,便寻了两个近似音“杰雅”,作了它的大名,但“小名”仍照录沿用。

缺牙山方圆几十里,山清水秀,树木竹林茂盛葱郁,晴空万里时,从山顶可以远眺河源市区,东源县、紫金县、龙川县,可看到东江、曾田镇、灯塔镇、骆湖镇、蓝口镇、忠信镇、上莞镇以及九连山脉,被誉为广东省内名山之一。

在缺牙山如诗如画的世界里,我始终可以看到一种虚静的气息,渐渐感受到安宁与恬适。缺牙山是特立独行的,在岭南东江之滨的环绕滋润之下,万物自由生长,天亦有多蓝,水亦有多蓝,人世间的生命,在这里更多了一种凤毛麟角的快乐与怡然,昭示出平凡而又一样的生命的灵性。

在这里,随着人们不断的光临和关注,缺牙山,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在发掘出众多的人生感悟与历史的故事。伴随着或感怀嗟伤,或抒情议理,浸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学识,于苍凉中揭示着深沉,伤感中显露出睿智,从而使人感悟到缺牙山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味和昭示。

就这样,原本从未关注的人间清净地,正慢慢地发现曾经的历史,正在不断孕育和丰盈了这座曾经普通的山峦走向名山的文化盛宴。

上古时代,岭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但在秦朝之前,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岭南地区的文明程度属于相当落后的蛮夷之地。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之后,中原地区的文化进入了岭南地区,岭南地区的文明才得到了开发。“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秦始皇平定、治理岭南时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北方人向岭南移居的第一批移民。随后赵佗建立南越国,自封南越王。

南越国存在近百年,来自中原地区的秦朝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只能滞留在岭南地区安居生息。到汉武帝时,南越国归并汉朝,这些人留下的子孙也不可能再回到北方,名符其实地成为做客他乡之人,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客家人。

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迁徙中,既保留了古老中原华夏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这使客家文化风情万种,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牙山的山,缺牙山的水,缺牙山的人,缺牙山的客家风情,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见证了客家人在岁月的奔流中不断融合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呈现出一汪生生不息、浩浩荡荡、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

蓝天、云海、雾淞、冰凌、星海、夜月……在天地的滋润下更是飘逸出安谧的梦境。众多的游人或摄影家在这里感受到的是透明、迷幻而带着超然之美,平凡、优美、快乐、喜悦,佛性与生命的冥想,让人领略出一种别样的光辉,这是一种心的憧憬和意志的虔诚,更是一种难得的释放和放纵。

缺牙山的云海如梦如幻,寒来暑往,让众多风光摄影人趋之若鹜。一年有将近三分之一时间能看到缺牙山云海。置身其中,仿若仙境。缺牙山常年处于云雾之中,一年之中拍摄缺牙山的最佳月份在6-10月,这个时期内,最易形成 “爬山云海”。

想要拍摄缺牙山的云海,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尤其以天时最为重要。“缺牙山”据说能预报天气,在春夏季节,如果山顶上,雾气飘散了,说明是晴朗的天气,否则,就是雨天了。附近的村民以前就是凭借这种经验来安排农事的。

缺牙山最佳的拍摄地点在蝉子顶25号和26号风车处。梅雨时,也是广东人说的南风天,这个时候清晨雾气会非常低,沿江也会被重雾笼罩,缺牙山上自然也会在有大量云雾,南风的风速不大,不足以推动风车发电,就可以拍到慢门流云,可谓是难得一见的风景。

特别是雨后初晴,水气大量蒸发蒸腾,夏季季风携带暖温气流海上吹来,汇合成云致雾。缺牙山山势陡峭,与蝉子顶两山并连,适合山峦之间的连穿活动,山风时有发生,当云海与山风同时出现,风吹云群顺坡而上,形成“爬山云群”,云涛越过山顶,似过坝洪水飞流直下,形成“瀑布云流”。

看到云山雾海里的美丽,还有从云雾里若隐若现的钻出的风车身影,让我有一种感动,一种感叹。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自己。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去繁存简,去掉从众的心理潮涌和作祟的虚荣心,我们才能放下执着,找到心灵深处真实的和谐。我身边的许多大师和德高望重的作家们,都是在不断的求索,皓首穷经后,才慢慢地领悟和深化,淡化灵魂里的纠缠,收拾内心的孤独、空虚和烦恼,找寻到宁静与祥和。

大家经常都说在修行,其实就是随时修正自己的行为。重新认识自己很难,不仅仅是一种提升,更是一种修行。诸事都顺心,件件都圆满,那是不可能的。人只有努力一件件做好,一事一事地抓紧,才能真正地随心种下善缘,种下善心,从而收获善果。

来缺牙山,我的确带着朝圣的虔诚,屏息凝神,心中几分尊重,几分虔诚。面对现实的浮躁与做作,我们都应该在自己的空间,营造一座精神的小屋,安放自己的心灵,让心境流畅明快如风,真正驱散心灵的寂寞、浮躁与贪婪的,还原自己心灵的安稳与平静。就像我能够在缺牙山的静谧、肃穆中倾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能够在缭绕飘渺的云雾里里聆听到天籁的梵音。

缺牙山,是这样的宁静,是这样的纯粹。这是心灵的休憩,安适和展放,是令人回味的清新风格。不仅仅如此,珍视我们生命里的东西,拥有更多的洒脱与轻松,诚实地面对现实的忙碌与清静,这或许,才是我们对缺牙山推崇和重视,真正的意义和想法吧。

缺牙山,地如其名,缺的不是山,失的是我们人生中本质的初衷和希望。也许,这就是大家苦苦追寻的禅机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