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国彪的头像

汪国彪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201/08
分享

“治水精神”在红叶开花结果

红叶村座落在东流镇七里湖内,这里沃野平畴4万余亩,田成方、树成行、沟渠道路成网,村民房屋沿内河一字排开,规划有序,中西合壁的楼房鳞次栉比,通汛、电力、5G网络等全覆盖,一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景象。

历史上的七里湖是尧渡河的入江口,汛期洪灾泛滥,枯水季节湖汊湿地钉螺密布,血吸虫病广为流行。据史料记载:从清顺治四年(1647年)夏到新中国成立前的302年里,尧渡河流域发生重大水灾100余次。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每到汛期尧渡河上游百川之水下泄七里湖,湖区人民群众饱受水灾虫疫之苦。1973年,东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围垦灭螺规划,按照“治理尧渡河,根治七里湖”、“河湖分家,旧河改道,沿湖打坝,沿山撇洪、翻耕灭螺”的原则,于1974年秋冬季节,县委、县政府召开规模空前的防洪灭螺工程誓师大会,上工地的民工按军事化组织编制管理。那时正值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之时,“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围垦造田”就是那时最响亮的口号。同年底,在顺风咀展开大会战,规模大人数最多,也最为艰辛,上万青壮年和妇女都参加了会战,整个工地,到处都是红旗招展、锣鼓号子喧天,什么“雷锋突击队”、“三八铁姑娘突击队”、“民兵突击队”等都来参战。人们挑的挑、推的推,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地日夜奋战着。高音喇叭还不时传来“天当被、地当床,披星戴月加油干,誓将湖滩变粮仓”的豪迈声音。要知道,当时工程上马,困难重重。一无钱、二无粮、三无材料,真正是“白手起家”,县委决心彻底根治东至水患、虫疫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才以壮士断腕的豪情斗志号召全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再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全县上下一条心,高峰时期十三万民工上治水工地都是自带粮油、工具、被褥、柴草等,自搭工棚、灶台,自炒炸药开山、取石、切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将治水工程拿下来。到了1976年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泛滥成灾的血吸虫病也得到了有效遏制,改造后的河堤高筑,水域两岸河清岸绿,千百年来桀骜不顺的尧渡河水从此变得温顺和缓,原来洪水泛滥的芦苇荡变成了万亩良田,当年全国血防工作现场会在东至县召开,东至治水工程成为新中国防洪灭螺工程的典范。

1982年县里号召移民七里湖,来自不同乡镇、不同民族的乡亲先后来此安家落户。这里的最大优势就是土地,一个劳动力分给15亩土地,全村人均达5亩,宅基地解决得也很富余。“先期来此开发的村民吃了不少苦,仅住房就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茅草房、土砖房、青砖四合屋到现在的小洋楼;农业的耕作方式也在不断的进步,先是牛耕人栽、手扶拖拉机耕作、小型农机化(小型收割机、小型插秧机等)生产、现代化耕作(大型收割机、无人机植保、稻秧直播等);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先期村里经济为零、后来靠收缴水费返还、三提五统、财政转移支付再到村办企业收入、提供农机化服务收入、土地流转收益、土地增减挂补助等,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达千万元了。”担任过村里老支书王伯昌、王文江相互掰着手指头回味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是葛公区大华村的团支部书记,被组织抽来担任治水工程的收方员(在施工河段计量土方的)。顺风咀段是‘治理尧渡河,根治七里湖’战役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白天上万人肩挑背扛合拢了的大堤,第二天一早上工看到的是塌陷下去的豁口。有迷信说这段老河道里有千年鳖精,也有的说顺风咀老河道口就和《西游记》里的流沙河一样性质。年轻气盛的我,不信这个邪,号召工段负责人,先在老河段淤泥里打上松树梅花桩,再继续上人工挑土筑堤,一个星期后,豁口填筑完成并顺利合拢,成功的啃下了顺风咀这块难筑的河堤。”提起当年“东至治水精神”,东流镇七里湖红叶村的李卫平老支书神采奕奕的说。“我就是在治水过程中看好这方土地,毅然从葛公山里搬迁过来,安居创业、致富奔小康,这里已成为池州市最大的米粮仓。现在全村479户,拥有骄车的户数达90%。一晃四十年过去了,七里湖越来越美丽了,我对年轻时的决定非常自豪。”李卫平指着前方万亩田畴深情地诉说着已实现的梦想。

听村民们说,他们来到七里湖,就有敢为人先“创”的精神。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但他们不信这个邪,不也有谚语“树挪死人挪活”么?他们就是奔着人均五亩田来的,农民有田地就好创业,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有知重负重“拼”的精神。“万事开头难”,当离开故土那一刻,七里湖的第一代村民每人都有伤心的记忆。但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心中有梦想,“爱拼才会赢”。有自尊自强“闯”的精神。“天上不会掉馅饼”,来七里湖之初,农田水利设施是一张白纸,涝了要排,旱了要灌,特别是干旱年景要等管理区统一调度水源,从上游往下放水,经常和上游出现矛盾,“吃生”的现象是有的,但他们在村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依规,据理力争,“风风火火闯九洲”“闯”出了红叶村的好名声。有戮力同心“干”的精神。当年管理区党委书记柴继开有句名言“安下家,不荒田,人均收入五百元”,就成了七里湖区的最高语录。一时间,田间地头,忙种忙收,汉族、回族等民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团结一起,互帮互助,年底家家户户存款几千元,还出现了十几个万元户,到县里接受表彰,戴上了大红花还奖励了凭票都难买到的永久牌自行车。红叶村的后生们骑上这辆车钦着铃铛,漂亮的姑娘就跟来成媳妇了。

现在的红叶村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早已是“换了人间”。目前村里的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项目已完美收官,村庄“五清一改”和人居环境的“三大革命”彻底改变了村民们的旧习惯,村民文化广场、休闲小亭、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农机大院、村民公约、孝道文化墙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生活。门前路边的花坛里应季的花儿正艳,6米宽的柏油路贯通中心村,村道的一面是沿河带状分布的新农村鳞次栉比的楼房,另一面是沃野平畴的合作社流转稻田,舜风农业、巨丰农业等落户这里从事稻虾共养企业的产业正旺,金黄色的稻浪间穿行着一条乌金色路面,是大地上真正的诗和远方。

“东至治水精神”再造了七里湖并在红叶村开花结果。美丽的红叶村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又有了美丽的心情,红叶村拥有了“菊江牌”、“稻虾乐”大米品牌,分别获得省级金奖、银奖,大米优质优价已卖到12元/斤。又在2019年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上,红叶龙虾被中国渔业协会淡水龙虾分会授予了“安徽省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品牌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抱团联合开发湖区4万余亩稻虾米种植分享给社会共享经济发展果实,这不就是七里湖人对“东至治水精神”最大的回馈么?

一花开放不是春,春华秋实才是大格局。走出红叶村的时候,湛蓝地天空上远远的有雁阵飞过来,哦,秋天到了。只听得头雁们发出“吱吱呀呀”的叫声,是呼唤团队?还是加油奋进?让人想起了红叶村历届村支两委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