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书记,来驻村三年了吧,辛苦你们了,真舍不得你们走啊。”在村小龙虾交易市场旁73岁的胡来信老支书拉着我的手说得我有些热泪盈眶,不禁让我感慨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是啊,是乡亲们的热情,队友的帮衬,领导的支持让我驻村工作得心应手,内心升起一丝丝的眷恋。
初到红叶村时,我记得是炎炎的夏日,派出单位的县司法局长、政治处主任及东流镇党委书记一起送我们到派驻村,沿着圩堤狭窄的公路颠簸行驶着。快到村部附近的时候,镇党委书记笑着对我说:“汪书记,快到家了,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书记的玩笑话,让我忐忑的心情有了一丝放松。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自己化作一片红叶,融进红叶村发展振兴的滚滚洪流。
“都是机关来的同志,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能吃得了这里的苦吗?不要帮倒忙哟。”刚到村里时,不免听到一些质疑声。的确,长期在机关工作的我对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几乎“一窍不通”,接到这个工作任务时,内心顿生些许畏惧。但转念一想,别人都能干好,我也可以的,我要对自己有信心。
还记得第一次到镇政府开干部职工大会,会上镇长直接对一个村民小组的河道蓄水做起了安排:“双抢季节马上到了,大家要做好蓄水准备,要做到农业需要和防汛工作两手抓。湖区各位村民要自接受用水统一调度,不能各行其事造成水肥流失等纠纷事件发生。”习惯了在机关开会时领导传达会议、文件精神的我,切实感受到了农村工作的实际与接地气。
在实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开展时,我看到了镇联系村干部、村两委们为了村民无用房的拆除忙前忙后,为了新建房屋的合理选址操碎了心,也能为了一台挖掘机坏了不能准时开工急的焦头烂额。他们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他们没有干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工作队马上主动承担了坝中组思想一时不通的张生德户附属房拆除工作。
去年在常态化走访精准识别工作中,我被安排到红叶村最偏远的排灌、桥西、红瓦屋三个村民组,负责共98户的入户摸底调查,和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走访摸底,与他们面对面交谈,拉家常、问冷暖,了解基本情况、生活现状和所面临的困难等。因这三个组自然条件差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很多农户我只能通过电话、微信联系。
为了能按时完成入户调查任务,不给群众增加负担,我们早出晚归,经常早晨吃完早点就出发,晚上返回村部才能吃上晚饭。同时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收支信息采集表等都需要面对面交流收集,村干部有的不太熟悉电脑,我也是年纪较大、眼睛不好,但我还是主动把更多的任务承担下来。尤其是今年村里申报省级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工作忙起来时,“5+2”、“白加黑”都难以招架,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既为帮扶政策的落实提供了依据又成功获批省级首批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村。村上的王支书常常对我们说:“如果没有你们工作队,表格难以完成,也不能给上级提供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获批省级首批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村也不会这么顺利。”
通过入户走访我了解到红瓦屋村民组汪昌发户,妻子患有高血压,自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大老二两儿子近几年先后病逝,小儿子家庭条件也不好,两老人与儿子分居,长期无劳动能力,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属边缘易致贫户。我将他家的情况认真的记录下来并向村委会反映。最终,汪昌发一家被纳入了监测对象,为两老人申请了低保,办理了慢性病证,代缴了新农合保险,还为该户购买了“防贫保”综合保险。有了更多政策保障与帮扶的汪昌发舒展开了眉头,紧紧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
帮扶道路上被误解、受委屈是常有的事。我还清楚记得两个月前的脱贫户动态管理中,倒沥沟组杨吉玉户因为这些年帮扶和其自身的努力,家庭条件已较好,儿子已在安庆购买了商品房,按照相关文件规定需要从脱贫户中标注稳定脱贫户。我去开群众会时,杨吉玉大爷因不太了解脱贫政策而情绪激动,和其他几位开会村民一起,嚷嚷着都要享受帮扶政策待遇。第一次没有村干部在身边,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有些慌了神,在快速平复心情后,心想着乡亲们暴躁的情绪动机是什么,知彼知己,我把发言权让给群众,了解到群众的需求与困惑后,给他们耐心地讲政策、讲法律,并对他们提出的一些合理性建议作了记录,慢慢疏导他们激动的情绪。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在落实帮扶政策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干部不尽心,也不是群众爱找事,主要是双方沟通不畅造成了误会。从此,我下定决心,今后要多到村民家中走走、聊聊,听听他们的家长里短,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讲法律知识和帮扶政策。
由于和队友都有不同的分工,深夜开会独自归来是常事。尽管各级领导都强调要注意工作队员的安全,但现实工作中不得不独自在湖区圩埂小路上前行。驻村以来,湖区圩埂小路不知来回了多少次,群众的家门在无数次走访中变得熟门熟路,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与群众熟悉的聊家长里短。乡亲们把我当家里人、红叶人,年纪大的喊我“老汪”,年轻的直呼我“彪哥”。
当初来驻村时沿着圩堤狭窄的公路来的,现在已被3.5公里长双车道宽阔的柏油路所替代,我想沿着这条宽阔的柏油路走下去一定能到达红叶村更加美丽的和美乡村。现在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连续三年达3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000多元。近年来红叶村获得安徽省首批50个“三变”改革工作典型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徽省首批200个和美乡村精品案例村、安徽省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生产的“菊江牌”、“虾稻乐”大米双双荣获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绿色生态奖”和安徽省虾田米的金奖、银奖。红叶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如画、欣欣向荣、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每每想到这些精彩里面,有我一掬汗水、一缕风尘,我感到十分欣慰。
三年驻村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是平凡的,经常看到村里帮扶对象脸上亲切的笑容,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一声谢谢,我十分感动。这种平凡的经历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我为曾经是一名“红叶人”而无比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