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国彪的头像

汪国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20
分享

元甲山下的洗礼

从县城沿G236国道往泥溪镇方向行驶,在距镇上大约一公里的路边有去往元潘村的标识牌,向右打方向盘就进入元潘村道,双车道的水泥路让你也很惬意,只是那天在该村元甲山社区举办省级非遗"福主庙会"第446届文化传承活动,车来车往,人流攒动,车子就得小心点开着。

应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主庙会”文化传承人王健康的邀请第一次前来参加庙会。到达元甲山社区的时候远远的就听到村中歌舞乐声嘹亮,进入村子门楼,元甲山村民公园映入眼帘,右手旁就是徽瓦黄墙别具一格的福主祠。福主祠坐落在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千年古村落元甲山,祠内供奉的是隋末唐初时期刚正勇毅、廉洁奉公、勤政兴业、爱民如子的清官“陈皋仁”的神像。陈皋仁,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自幼聪慧,胆识过人,性至孝,明大义。

拜过福主,自然就想追寻福主的足迹。唐初的陈皋仁(时年六十有二)任秋浦令(治今池州市贵池区石城村),任内治山治水,助农兴商,处事公道,断案如神,颇受人民拥戴。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时遇瘟疫流行,人民死亡无数。陈皋仁为民请命、舍己救民,于中秋之日携幕僚“康师爷、罗都头”饮坞殉职,救下一县之民。为了纪念陈泉仁的恩德,民间纷纷修庙建祠供奉陈皋仁,一为祭祀,二为祈福,香火相传不断。

明朝万历初年,皇帝巡游江南,得知陈皋仁的事迹,颇有感慨,赞赏有加,乃追封其为“忠朝武烈大帝福主余公”;幕僚“康师爷、罗都头”追封为驾前康、罗二将。至此,民间在陈皋仁蒙难之日,每年中秋节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届时人们敲锣打鼓,抬着陈皋仁和康、罗二将的神像,前有鸣锣开道、后有仪仗护卫,走村入户、为民祈福,所到之处,人们虔诚的顶礼膜拜,场面蔚为壮观。

自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四百四十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随着岁月的流失,人们淡忘了许多历史瞬间。而元甲山的人们446年来非但没有忘记那段历史,并且跨越时空,一直在追寻、挖掘陈皋仁的故事。他们446年来从未间断对陈皋仁这位历史人物的纪念,并且将庙会活动演绎成今天的非遗民俗文化传承至今。他们的虔诚、执着和薪火相传地守护传承,得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支持,2008年福主庙会被批准为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勤劳智慧的元甲山人将这项民俗文化活动经过深度挖掘,打造成乡村旅游品牌。每年的"福主庙会"文化传承活动期间,吸引周边省市专家学者和成千上万游客前来采风观光,将该项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知名度,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乡风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

随着福主庙会文化活动传承和陈皋仁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形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元潘村在各级领导支持和群众积极参与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将非遗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物形象,与现代廉政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打造成现实版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同时通过文化传承来激励人们将陈皋仁那种忧国爱民的精神发扬光大。

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置身事中觉得是一次精神洗礼,尤其是元甲山人世代传承永记那段历史就深感难能可贵,虽然在明、清两朝一直由地方乡贤和社会名流主办,但当代民间力量真能生生不息,植根于民心的思想永垂不朽,这让人想到元甲山的历史渊源,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古村落,唐代“火令山”袁天罡发现此风水宝地,并带领后人居于此,这就有了“袁家山”后演绎成为“元甲山”。现今重建的袁家山学馆里,旧式的桌椅依旧摆放整齐,仿佛把我们拉回到清朝咸丰年间,重温晚清重臣周馥在此师从王介和,灯下苦读,闻鸡而起的六载求学生涯。“凄凄芳草满庭香,人物风情各领赏。万事俱随世态转,山川不是旧时光。”同在此求学的民国总理许世英用一首《早读有感》道出了学堂里光阴的故事。据记载,明清两朝元甲山学馆培养了数十位七品以上的官员,他们因政绩卓著而享誉朝野。令后世啧啧惊讶称奇。

世道人心都讲究个因果福报,元甲山人446届“福主庙会”文化活动薪火相传,节会期间福主接受家家户户的迎请,送福走近黎民百姓,让世道平安,送五谷丰登,和四面八方来祭祀祈福的宾客一起分享元甲山的百家宴,这千人空巷,共襄盛世文化传承的盛况不是最好的福报么。

是夜,华灯齐放,流光溢彩,和着福主的光辉,元甲山社区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百家宴上,人们用丰盛的食物,回馈秋日的丰收,感恩伟大的时代。不远处丹桂飘溢,氤氲的氛围正是灵魂洗礼的最佳处,人们手捧佳酿顶礼福主也热情答谢宾朋,就是期望通过非遗文化传承记住乡愁,激励人们将陈皋仁那种刚正勇毅、廉洁奉公、勤政兴业、爱民如子的清官形象和精神代代相传,在和美乡村的逐梦路上发扬光大,行稳致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