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青山之阳,一个充满阳刚之气、阳光而又温暖的地方。此地我并不陌生,记得刚结婚不久外出旅行第一站是下榻青阳县城华林饭店,觉得这儿人勤劳善待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侄儿在黄山工业学校读书,那时没有现在发达的高速公路和快递业,我奉大哥之命在冬日里乘客车前往学校送御寒的衣物等物件,途经青阳、陵阳进入黄山境内,从陵阳镇就开始飘起雪花,上山坡陡路滑,沿途不时有车辆发生道交事故,也许是来自灵山九华之地,一路有惊无险,安全底达目的地,那次让我深深的记住了陵阳。
4月27-28号,有幸参加池州市作家协会举办的“寻觅青阳”大型文学采风活动,首站来到古镇陵阳的九华神龙谷景区——唐天宝年间杯渡禅师所开道场之地。发现这方土地不仅仅充满阳刚之气,还表现出少有的柔韧之美,你看那楼台山满目青翠,繁花似锦,枝枝叶叶翠绿欲滴,远处漂来一片如絮的白云,让人感到层次是如此的清明。山上,是树都很阳刚,树干笔直;是花都热情大方,柔媚的向你展开;引领你一步步沿着湿润的石阶走向谷底深处……而此刻和你相遇的是一汪溪流正婀娜多姿的向你游来。水清润得像少女的皮肤,弯下身子你可清晰地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和沙砾,偶尔一条小鱼从潭中岩石底部游出,好客的、摇头摆尾的冲迎上来向你招呼着。一个地方不能太留恋执着,团队在呼应着,我们额首其后,逆流而上,石阶伴着谷流盘桓,一会儿吊桥穿过峡谷一会儿随石径翻过岩石前行但总不离开那条缓行的小溪,或许是心境的原因,那天我的心田非常柔软,每每爬行时不经意的抬头映入眼帘的好像不是向下的溪流而是从浑圆的岩石后面转出半个脸面的小美人,被她水灵灵乌黑的大眼睛吸引着,难怪同行的洪常委总说“不累不累”。
沿着石阶小道爬行大概过半行程的时候,大家都听到远处“轰隆轰隆”的声响,导游说上面有面加油鼓劲的“战鼓”也或许是枯木潭瀑布的声音,听到后大家提了提精气神,向上做最后的冲刺。看到年纪稍大的作家有些疲惫,导游开始煽情了:“枯木潭又名苦妹潭。当年当地有个大户小姐叫陈美丽,和帅气的长工相好了,老财主说门不当户不对,硬生生的要嫁姑娘给陵阳县官的少爷。美丽姑娘无法改变父母之命,在花开时节和相好的相约牵手来到山顶瀑布前双双跳下殉情了。原本枯木潭水一直是浑浊的,从那以后潭水清澈如镜,碧绿如玉,人们说这是姑娘的眼睛。后人纪念美丽姑娘就叫它“苦妹潭”了。这个故事让喜欢码字的作家们心尖颤抖,顿感脚下生风为早点一睹“苦妹潭”的芳容。
造物主真的很神奇,站在潭边我沉思,这瀑布的“轰隆”声分明是那帅气长工哥们发出“爱”的呐喊,这碧绿的深潭就是那美丽姑娘多情的眼睛,多美啊,多美的故事,多美的山水!听到耳边一阵阵撳下镜头的声响,我想到了张家界“龙泉瀑布”,想到了贵州“黄果树瀑布”等,都是悬挂于“九天”,瀑底碧水一泓,聚集之后似长龙一样逶迤出山。是什么时候斗转星移,让这美景来到这“青山之阳”?是不是上苍当年考虑交通不便,“金莲”难移,遍植这相似的美艳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直到导游姑娘的纤指牵动我的衣襟才让我回过神来,也就回到了下山的游览车上,去往所村“太平山房”。
“太平山房”是一家国家文保单位。像大山一样的房子,坐北面南,取祠堂形制共三大进组成,占地1100多平方米,真不输徽州宗祠。房子深且大,也对应了其建造时间的悠长。据当地老人家讲,后进系明朝建筑,前二进建于明末清初。它始为陈氏公堂,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改建公堂作学馆,咸丰二年(1852年)扩建前进,成现在规模,其史学价值和建筑价值了得。“太平山房”还立有军功,曾是(1934年12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宿营地,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就住在隔壁的老乡家中。老乡家的老辈说方主席夜里工作很晚的,是傍晚时分离开所村北上的。我们低着头从老乡家出来的时候看看天色已晚了,心下想着我们是踏着方主席的脚步离开所村的。
第二天的任务是重返古镇陵阳采风。说是任务其实是我们的向往,因为昨日的开头就像打开一坛封藏多年的老酒。村里的专干兼义务导游说将要去杨梅村的文昌阁、谢家村和“天下粮仓”等,我在车上就像醉汉一样了。进入杨梅村口一本大大的《宪法》石雕书本迎接我们,搞笑的是一作家还做出动手翻书的动作,以示范多学多看根本大法,我想这也应该是杨梅村人设计的本意。学宪法定民约守规矩让村里政通人和,经济快速发展,大山脚下的文昌阁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天云山传奇》的外景拍摄地,影片执导的谢晋大师和著名演员王馥荔老师等都和当年的杨梅村人结下深厚情谊。“村里非常干净卫生”作家们都这样说,离开杨梅村的时候,一户柴门上贴着的对联让我记忆犹新,上联是“得理也让人”,下联是“邻里系天成”,虽是大实话,笔脚也很嫩生的,却是新时代杨梅村人心声的新表达。
在车上义务导游说下一站是谢家村。我就想一个地方出名,大凡有两个因素:一是名人去过并留下墨宝遗迹,二是出了名人。谢家村兼而有之。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陪同越南胡志明主席前往黄山,途经谢家村时,听说此地居住着东晋名人大家谢安、谢石的后人,感慨成千,留有诗句“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从此深藏在大山里的谢家村闻名遐迩。谢家村现在是全国文明村。著名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指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即此“谢家村”谢氏)。“谢氏祠堂”和相距不远的上章村“李氏祠堂”一样保存完好一样有名气,只不过“李氏祠堂”做工更精细,装饰更华丽,应该是青阳境内祠堂建筑工艺的代表。“李氏祠堂”一世祖是大唐王朝皇族一脉李泰(619年-653年)因政权分争迁徙至此。时年山高路远,关山阻隔,此地又处深山,过去没有现在有线的或无限的通讯设施,与邻村凭山水而居相安无事,道也安逸地在此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早闻“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园是青阳旅游精品和热点线路,重点突出以粮食文化为核心的展示和体验,还是全国唯一一个以20余万枚粮票为主题的展馆,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年代感,展示出社会发展进程及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巨大变化。就是一直未能成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的确是这样,五大展馆以计划经济、农耕文化为线索串联起来,让那段时光得以再现、充盈,这对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触点是轻而易举的,那碾子与石磨,那斧头与镰刀,那露天挂幕放电影,那马灯、油灯和各色票证,还有犁、耙、水车、耖……仿佛一时间成了唐僧的跟班站立云端惊异的回望着那段不舍的旧时光……
走出民间博物馆——“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园的大门,一直是低头沉思着,不是思考文友推荐美味的老街“陵阳干子”,那个一定会带些回去分享的,而是两天来的采风活动让我一直在沉思,我在“青山之阳”的大地上沉思,这方土地上的古代、近代和现代;这方土地上的奇异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历史;这方土地上的阳刚之气和柔情似水。抬头有故事,低头拾文章,就如同随团队走近陵阳老街南流桥下的河边,伴着浣衣姑娘的棒槌声,将双脚浸润在柔柔的河水里,随意拨弄一下河里的沙砾,会发现那会是一些闪光的沙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