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沿着西湖向西,古时是一条香道通往灵隐寺飞来峰一带。行船至茅家坞一带,湖水至此到头,上岸,但见香市繁华,茶园深幽,颇有一种古典情境在心间萦绕。试想,行脚僧慧理到过,后来是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梦粱录》的传记作家吴自牧,袁宏道,张岱等等。走过的人,要么留下诗文,要么立片草庵,从此引以为修真事佛之所。这一片山水,也就有了皈依的灵魂,从此告别了寂静荒芜,成为一代代弘法道场,乃至传世佳话。
飞来峰的纷争与谜案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整个山有点像老鹰展开翅膀的形状,故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据《杭州图经》:峰自天竺飞来,故名。实际上与灵隐寺创始人慧理和尚有关。
关于飞来峰的诗歌举不胜举,这里要提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流传了971年,这句名句,很多人都能背,却不知道,塔在何处。学界有两说,一说在绍兴的应天塔,一说在杭州飞来峰的神尼舍利塔。由于年代久远,说法纷纭。王安石这首诗是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的。王安石21岁中进士,名列一甲第4名。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借登飞来峰千寻塔抒发自己初涉宦海之志。
他当时的起点,如果在天竺寺(现下天竺寺),我们便可复原王安石的登塔路线:天竺寺——三生石——神尼舍利塔。当然,现在这里已没有直接去的古道了。专家王其煌、陈文锦,研究吴越佛塔造像的专家,黎毓馨、魏祝挺,以及摸遍了西湖摩崖石刻的访石人奚珣强等经过现场寻访确认,一致认为,王安石所提的“千寻塔”就是已经颓圮倒塌的神尼舍利塔遗址。
千年谜底得以今朝揭开,这实在是件畅快人心的大事。
关于飞来峰,还要提一提两个写过“飞来峰”主题文章的文学大家——张岱和袁宏道。值得关注的是两人都提到元朝逆僧杨髡。杨髡,即番僧杨琏真珈,他忽悠元朝统治者,率众公开挖掘南宋诸帝陵寝。犯了欺世盗名之罪。袁宏道在文中说:“壁间佛像,皆杨秃所为,如美人面上瘢痕,奇丑可厌。”尽管这里“窈窕通明,溜乳作花,若刻若镂”,穷尽造化之美,历代石雕艺术精华。张岱在《飞来峰》一文中更是借僧真谛之“戆”——“逾垣而出,抽韦驮木杵,奋击杨髡,裂其脑盖”好一顿暴打,杨髡等人以为有神助,终于鸟兽散去。张岱在文中将杨髡当淫贼花僧来抨击,可以说大快人心。这一点上与袁宏道态度是一致的。
如今我们游览飞来峰,观其石刻。当感叹这里历朝历代石像之妙。作为禅宗五山之首,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951年(北汉乾佑四年)所造。而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则是北宋造像艺术精品。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至于元代杨髡等监造刻制的100余尊汉、藏风格的石刻亦容相清秀,体态窈窕,为佛教艺术之瑰宝。不过,那不是杨髡的功劳,要感谢那些名工巧匠的辛勤刻琢,那是一种熔铸内力的创造。张岱讽刺杨髡欺世盗名是对的,可他不应该“余少年读书岣嵝,亦碎其一”,小孩子不懂事,等于在毁坏名胜古迹,这是要违法的。至于袁宏道说元朝的雕像丑陋,那是他把对杨贼的仇恨扩大化了,我们总不应该拉仇恨。毕竟,这些石刻见证了历史。元朝游牧民族统治江南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不多。今天可以视之为难得的珍品。
当我们穿过历史云烟,觉得飞来峰以南的这些溶洞,这些历朝遗留的佛像石刻珍品,仿佛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到某种神圣的境地,从而在冥冥中思虑关于生死与轮回的经典,这也就恰好契合人类关于图腾与崇拜的话题,历久弥新,仿若佛陀手上的净瓶,滋润着尘世那一朵朵修行的莲花。
生与死,也就变得纯净而又充满宗教般的契阔。
“冷泉亭”三记探幽微
写冷泉亭的大咖文章,手上三篇应该是有分量的:白居易《冷泉亭记》,张岱《冷泉亭》,袁宏道《冷泉亭小记》。平心而论,本人比较欣赏的是白居易的那篇。
白居易的《冷泉亭记》晓畅淋漓,仍然用他惯有的抒情议论开篇“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然后点出评价的理由“撮奇得要,地搜胜概”,接着以描写方式尽呈其要:春日的葳蕤,夏日的幽凉。作者认为,自己喜欢这样的清幽恬静。坐在这里纳凉也罢,睡觉也罢,洗脚也罢,都是一种极佳的享受。
白居易写这篇文章时在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当时他来杭州做父母官已经是第二年了。51岁的白居易因为外放地方官有些失意颓然,到了杭州后,他修六井改善了杭州百姓饮水问题,疏浚西湖,同时修堤蓄洪。可谓政绩斐然。在公务之余,他也积极探访名山,时常探访灵隐寺,与诸位高僧沏茶论诗。他把孔孟之学与佛、道教的思想自由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在他的作品中,率性本真尤其突出。
在这篇文章的文末有一个公案,就是灵隐寺的高僧曾邀请他建亭记事以流芳千古。别人这么干是想图个青史留名。当时杭州官府有个习惯,每有一个刺史来杭州,必会在好山好水处建亭寓志,那时,刺史相里在灵隐山谷中建了虚白亭,刺史韩皋建候仙亭,刺史裴常棣建观凤亭,刺史卢元辅建见山亭。后来,右司郎元藇出任杭州刺史时,建了冷泉亭。白居易没有建亭,而是写了这篇记。没曾想建亭的诸位市长们千古之后,亭去无踪,而《冷泉亭记》却为白居易“加分”了!
有人会问:白居易也是刺史,何以不建一个亭子寓志?白居易认为以前已建有多座亭子了,“五亭相望,如指之列,佳境殚矣,虽有敏心巧目,复何加焉?”已有这么多亭子,再建一个又有何益?不如为亭子做一篇记,也许比建亭子更有纪念意义呢!一念之间,下笔之余,确实让冷泉亭留传千古,也让自己与冷泉亭联系在一起。常有人提起“白居易题记冷泉亭”,颇有章回小说之气势。白居易不仅撰写《冷泉亭记》,还题写了“冷泉”两字于亭上。
两百年后,有一位大文豪苏东坡特地补了一个“亭”字,冷泉亭从此有了一段佳话,并流传下来。
相对来说,张岱的《冷泉亭》亦是上乘佳作。张岱的文风清幽、淡远、自然。文章开头交代冷泉亭的地理位置:在灵隐寺山门之左。以我的判断,这与白居易的介绍不太一样,白居易介绍更准确。张岱的描写却细腻,多感官去写:“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接着,作者重点写冷泉亭的栗树“大若樱桃,破苞食之,色如蜜珀,香若莲房”。张氏确实算此中高手,看听闻尝,齐齐上来,吊人胃口。又引苏轼文“西湖有名山,无处士;有古刹,无高僧;有红粉,无佳人;有花朝,无月夕”和曹娥雪的诗来佐证。可以说得心应手,文风荡漾。
张岱文的结尾以议论抒情作结,抒发自己“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石漱流,卧醒花影,除林和靖、李岣嵝之外,亦不见有多人矣”的自鸣得意之情。
张岱文和白居易文各有千秋。张岱文有小品余风,纵横捭阖。白居易文有韵文风范,诗意而又洒脱,堪称绝响。所以说,高妙处,犹在此列。
白居易的佳作让袁宏道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在《冷泉亭小记》中干脆大段引用白的句子代替描写。此不赘述,有一点老袁是发现的,我也发现了,就是唐朝时的冷泉亭的位置与明末时亭子位置不一样。白居易描述亭地理位置时说“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而张岱文中只是说“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足见袁宏道作了考证,这或许是袁氏文最有价值的地方。
最终袁氏在文末感叹说:“然则冷泉之景,比旧盖减十分之七矣。”本人觉得这篇文章有点言过其实的味道。三篇文章,白居易的率性、蕴藉、诗意,张岱的清新、自然、张扬,袁宏道的简洁明白,也许这恰恰可以来佐证他““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学主张吧。
宋代诗人林稹《冷泉亭》写道: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六百年乃至一千多以前,又有谁能知道,彼此在冷泉亭下的情境与心境究竟如何,以我的结论:白居易是谦逊的,张岱是洒脱的,袁宏道是自然的!
以上看法仅供参考。建议大家空时去品赏一下冷泉水“潺湲洁沏,粹冷柔滑”的触感,这或许是我们伸向思想者的芦苇。此刻我在亭中,就有一种探索幽微的自得感:“桃则溪之,梅则屿之,竹则林之,尽可自名其家。”
在历史的斑斓过尽,波光碎影里,我们,又都是冷泉亭的过客。
灵隐寺何以香续千年
杭州灵隐寺所在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这座千年古寺之所以名闻天下,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各方面值得探讨。
灵隐寺的传说奇玄曼妙。一种说法为普遍说,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历史。创始人为慧理和尚。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查一下中印度确实有一座“灵鹫山”,为释迦摩尼修行成佛之地。唐僧取经西域的目的地就是去往“灵山”参佛求法的。
另一种玄幻说。又传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始建于唐初。相传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灵隐寺久经兴废,立而不倒,体现了禅宗主张“心性”历经实践,掌握真理的奥义。查阅该寺历史。从晋至清,其经历有8次劫难,有天灾有法难有兵燹,可以说是历经劫难。北周武帝年间(561年-578年),一度宣布废佛,并下令僧徒还俗,焚烧法器佛典,将寺庙充作公产,此次法难称为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发生了佛教史上再一次大规模的"会昌法难"事件。武宗力主排佛废佛并禁佛。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寺毁于兵火,损失惨重。再到明朝就有过三次天灾:洪武三年(1370年),灵隐寺失火,损失较重;隆庆三年(1569年),灵隐寺全寺均毁于雷火,仅剩直指堂;崇祯十三年(1640年)灵隐寺遭灾祸,全寺失慎于火。清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秋,灵隐寺毁于火灾;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入杭州,大多寺宇被毁。虽然寺遭天险,也有香火旺盛之时。五代时期,由于统治者崇信佛教,该寺曾有僧众3千人,殿宇房舍一千三百余间。高僧延寿主持弘法,名扬天下。宋代统治者对灵隐寺更加重视。庆历年间,丞相韩琦、参政欧阳修等奏赐契嵩所著书《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三书(合称《嘉佑集》)和《辅教篇》等入藏。宋仁宗准奏下旨传法院编入《藏经》,并赐契嵩"明教大师"的称号。引来海内外信徒前来取经,灵隐寺香火盛况空前。成为禅宗圣地。宋代时有禅宗五山说法,灵隐寺之灵峰山居首。
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禅宗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史的一支一脉,影响了宋明儒学的发展。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慕名而至灵隐寺,或留下动人诗篇,或留有墨宝,或题有书法名联。故而灵隐寺的传统文化析出,并且成为其魅力无穷的部分。
灵隐寺现藏康熙、乾隆、马一浮、童曼筠、朱祖功、魏寅等名联数十幅。如马一浮题于大雄宝殿的“古德此安禅,似岳镇西湖,看庭前树老,陌上花新,衲僧莫道闲机境(上联);林神常奉足,喜法流东土,任狮子嚬呻,象王蹴踏,游人只认好溪山(下联)。对仗工整,写出了僧人就佛修行的淡定从容,可以说是经典之作。马一浮(1883~1967),原名浮,又字一佛,浙江绍兴人。1903年留学北美,习西欧文学,曾预撰《欧洲文学四史》等著作。后又游学德国,学德文。不久又留学日本,研究西方哲学。1911年回过,赞同孫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
灵隐寺是诗歌的原乡。这里留下诸多名家的绝妙诗章。有白居易、苏轼、贾岛、潘阆等大家留诗数十篇,文韵悠长。宋之问《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其绘胜景句,清新坦易,抒情真挚,畅美如画。
灵隐寺是文化艺术的福境。藏有康熙题匾。自命风流儒雅的康熙皇帝来到杭州灵隐寺,老和尚请求他为寺院题块匾额。康熙信手挥笔,在纸上写了个老大的"雨"字,可"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字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这许多笔画怎么也摆不下了,真是急得皇帝下不了台。还好,在一个随从的暗示下,他将错就错,写成"云林禅寺"。这块匾挂了三百年。还藏有董建中名画《花鸟图》。董建中,清初人。董其昌裔孙。山水师董源,花卉宗黄筌。曾以国子生考授中同知。清圣祖南巡,以所绘蟠桃图进呈,旋命画扇称旨,授湖北荆门知州。这一幅花鸟画画法更接近周之冕和陈淳的画法,也杂有一些恽南田的风格。贯休和尚《十六罗汉图》原石在今杭州碑林,灵隐寺共有两套拓片。这对研究宗教和石刻艺术具有一定价值。
另外如乾隆行楷书"雅宜清致"、康有为书法、吴昌硕书法绘画、马一浮书法、李叔同书法、章太炎书法、潘天寿绘画、谢稚柳书画、沙孟海书法、谭建丞书法、绘画等以及大量拓片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作品。因此,可以说灵隐寺不仅是禅宗圣境,更有其文化支脉,成为灵隐文化锦上添花的绝响。
灵隐寺的众多佛教活动,在宣言佛法,教化世人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发放腊八粥是浙江杭州千年古刹灵隐寺持续多年的传统,2015年腊八节,灵隐寺不再寺内送粥。灵隐寺将寺外施粥对象重点转向福利院、老人院等特殊群体所在地。同时,腊八节当日寺内会举行大型传供法会、祈福法会、方丈讲经等一系列佛事文化活动。每年农历九月,灵隐寺会举行水陆法会。水陆法会主要是普渡水、陆、空六道众生,籍诸佛本愿功德,俾在者善根增长,福慧绵长;祈已故者同生净土,早登莲邦。胜会规模堪称是中国佛教中,仪式最隆重、最殊胜的大型佛事法会。灵隐寺水陆法会历时七天,每天举行诵经、拜忏等佛事,为信众祈福消灾、报恩超度历代先亡及累生父母。2009年,杭州灵隐寺发起"托钵行脚"慈善活动,截止2015年,已经举行6届。杭州佛教协会会长光泉法师表示,托钵行脚:一是将佛法的慈悲精神,在生活中实践,并普及于社会。让更多人有机缘种植福田、护持佛法。
行文至此,笔者不仅要为灵隐寺点赞。如果你有机缘到杭州来,灵隐寺确实值得一去。因为它是信众心灵的道场,更是一代代人摆脱风尘,而欲亲近自然、体悟青山,同时又冀求这里的幽微与文化滋哺,从此脱胎换骨的圣地!
韬光庵里的玄疑官司
若论写灵隐寺的诗,绕不开要讲的诗哪一首?笔者觉得应该是唐代宋之问的《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这首诗引经据典,对灵隐寺一带的自然美景做了生动的摹写,既有想象,又有联想。可谓细致入微,而又藏情于景。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答案肯定是第二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这两句是在灵隐寺写的吗?答案,是在灵隐寺韬光庵写的。说起写韬光庵的文章,必然列张岱《韬光庵》,萧士玮《韬光庵小记》,袁宏道《韬光庵小记》三篇来说一说。
张岱文中提到:骆宾王亡命为僧, 匿迹寺中。宋之问自谪所还至江南,偶宿于此。夜月极明,之问在长廊索句,吟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后句未属,思索良苦。有老僧点长明灯, 问曰:"少年夜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适欲题此寺,得上联而下句不属。"僧请吟上句, 宋诵之。老僧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遂续终篇。迟明访之,老僧不复见矣。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这里先解释一下:鹫岭:本是印度灵鹫山,这儿借指灵隐寺前的飞来峰。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指灵隐寺的殿宇。岧峣:山高而陡峻的样子。这一句用了“鹫岭”“龙宫”两个典故,突出灵隐寺的神秘色彩。
而第二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说明了灵隐寺的地理位置:临近大海,正对着钱塘江。登楼远眺,海上日出红似火,钱塘江大潮滚滚,汹涌奔流。这一句可以说突然拉高了意境,变得开阔无比,令人豁然开朗。
文中的老僧是骆宾王,骆宾王的诗风磅礴大气,一改六朝与初唐初唐浮靡诗风。但是,问题来了,这两句是骆宾王想出来的,还是宋之问自己想出来的呢?
我们先看看其他两位明朝散文大家萧士玮、袁宏道是否有提及疑惑。
萧士玮文: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萧认为此两句必定是在韬光庵写的,至于是不是骆宾王,他没有提及。
再看袁宏道文:余始入灵隐,疑宋之问诗不似,意古人取景,或亦如近代词客捃拾帮凑。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
袁宏道是睿智的,他相信宋之问写得出来,因为登上韬光庵,可见钱塘江“浪纹可数”。
那么,第二个问题。宋之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写第二句,还是骆宾王帮他写的?
我们先看看这首诗的背景: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宋之问被贬官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任职长史,相当于现在的市秘书长。他在赴任的途中,经过杭州,仰慕灵隐寺的盛名,于是跑去参观游览。张岱文中“宋之问自谪所还至江南,偶宿于此”,证明宋之问确实到过灵隐寺的韬光庵。这里要插一句,当时,韬光庵属于灵隐寺的一部分,不似今天圈出独立出来。
宋之问这个人到底靠谱吗?
宋之问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宋令文草根出身,却好学上进,文章、书法和武艺都很好,为人又忠义,做过唐高宗的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人称“三绝”。
宋令文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宋之问继承了他的文才,次子宋之悌骁勇过人,三子宋之逊擅长书法。上元二年(675年),宋之问考中进士,踏入了公务员的队伍中,从此开始了他攀龙附凤、投机官场的人生历程。举个例子,比如宋之问写得一手好诗,武则天很欣赏他的才华。他本人又长的高大英俊仪表堂堂,看到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上了武则天的床后权势滔天,于是动了歪心思,就写了封暧昧情书给武则天,自我推荐要做她的男宠。结果武则天嫌弃他有口臭,不予理睬。在武则天那儿碰壁后,宋之问又去抱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大腿,极尽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之能事,还给张家兄弟倒尿壶。都说有才的人都比较清高自傲, 宋之问却为了升官发财,连脊梁骨都不要了,真是丢尽文人的脸面。
这样的人品能写出此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好诗句吗?更何况,宋之问和骆宾王早就认识,还相互赠诗给对方,即便骆宾王剃发为僧,宋之问也不可能不认识他。
问题又来了,民间为什么盛传这个故事?我的观点是因为宋之问人品极差,老百姓或许以此来含蓄批评这个人。骆宾王人品极佳,曾写过《讨武曌檄》,可以说是个正义凛然之人。
那么骆宾王到过灵隐寺吗?
《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唐人孟棨《本事诗•征异》说他“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唐才子传》卷一说“传闻桴海而去矣”,众说纷纭。既然有说他到过灵隐,那么看起来宋之问那句诗就有可能是他帮宋想出来的吧。
我的观点和袁宏道比较一致。既然韬光庵可以登临望钱塘江,兼及诗歌语境,宋之问应该是能想象出来的。至于他能不能碰上骆宾王,我觉得只能是瞎想的情节,有意的关联罢了。不过这个宋之问人品实在难以启齿。
沧海桑田,许多官司疑案都沉没在史海中了。对于古诗文,我们尽可存疑,探幽发微。“诗无达诂”,你赞成或反对,只要有识见,就会有人为你点赞。
“三生石”牵出的奇幻因缘
“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法镜寺后的莲花峰东麓,是清初《西湖佳话》所传“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石高三丈许,由三块天然石灰岩组成。石上镌刻:“三生石”三个篆字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跡》碑文。
关于三生石,首先要提苏东坡《僧圆泽传》,大致说唐朝时有一个和尚圆泽和李源交好,有一天一起去峨嵋,有两条路可以走,圆泽要走一条,李源要走另一条,最后还是依了李源。半路上, 碰见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圆泽脸色一变说:我所以坚持不走这条路就是这个原因,她孕的就是我,已经三年了,今天见了面再也躲不过去了,一会你去看那个婴儿,我会以笑为证,我们如果有缘十二年后在钱塘天竺寺外可以一见。说完,那个妇人就生产了。李源过去一看,那个婴儿果然对他笑了。
十二年后,李源如约来而至,正是一个月明之夜,忽然听到一个牧童唱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风吟月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是圆泽,就想上前和他亲近,可牧童又唱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下瞿唐。"唱完就不知所踪。
这个故事一直被引为佳话,李源与圆泽和尚之间的友情之深,竟然通过圆泽的今生、托生与来世相逢来实现,确实印证了“生死轮回”的佛教观念。
话又说回来,三生石的故事其实是源远流长的。汤显祖《牡丹亭》讲述了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其后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复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三生石”版本故事。这类故事往往有着奇幻的剧情,才子佳人,因缘际会。民间故事中发生在杭州的《白蛇传》就是典型的一例。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同样,《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基本上都属于这类宣扬真挚的情感,从而赢得大多数老百姓的点赞与关注。
而曹雪芹的不朽名篇《石头记》(《红楼梦》),其书名即源于“三生石”的传说。《红楼梦》的说法:"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贾宝玉就是神瑛侍者的化身,林黛玉就是那棵绛珠仙草,他们之间,原本是有着因缘的。林就是来报答贾的雨露灌溉之恩的。
为什么人们会这么相信“三生石”的故事。这个故事本来是一段公案。俗人和僧人之间的。苏东坡之所以把它写下来,是在印证他与佛教中人的友情的。苏东坡《赠下天竺惠净师》就是讲述下天竺寺惠净法师,他的老友赠他丑石,苏东坡遂写了“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来慰别情。衰鬓只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说来生”来告慰朋友的。王元章《送僧归中竺》“相逢五载无书寄,却忆三生有梦回”也同样讲述的是文人和僧人的恒久友情。同样,白居易与韬光法师的交情,都算是有情趣有意趣的佳话,口口相传。
细究起来,“三生石”的故事起源于佛教“轮回”说。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过汉、魏、晋、南北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交流碰撞,佛教三世因果,轮回转世等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而高僧圆泽和忠臣之后李源之间一诺千金,隔世不昧的友情与宿命的神奇,正好契合了中国人对生命永恒的期盼和对友情的珍视,引发了人们对前世今生的幽思和共鸣。
如此,当我们回首前尘往事,纵观今生来世,真实的情谊也罢,虚幻的故事也罢。或者再加盐添醋成人神、物人,越是夸张神奇,就越是能满足人们窥奇揽胜的欲望,而作为宣传材料的“三生石”之类故事,也就越来越能撼动人心!张岱《三生石》干脆全文引用苏东坡的《僧圆泽传》,可见他是如何受其影响,而笃信这类“前世、今生、往生”的奇葩传说,至少,搜奇猎艳,往往是文人们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