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有个陶渊明,放着县委书记不做,当了80几天官便挂印而去,从此篱下种菊、爱菊,啖菊,纵情山林,啸傲于田园。写出诸多诗文,蠃得文学精彩人生。
隐士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许由是尧舜时代的隐士,帝尧曾经想把帝位传给他。许由听见后 严词拒绝,一个人跑到箕山隐居起来。帝尧不死心,又邀请他做九州长老,许由跑到颖水边上去洗耳朵,意思是你别再说了,我都是不想再听更不会当个破官。
许由可以说称得上是隐士的鼻祖。他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确实值得点赞!
我们来说说隐士这个词,隐,隐居;士,士人,古代指一个特殊阶层。余英时先生认为,“结合《孟子》及《王纪》所记来看,我们可以确知‘士’是古代贵族阶级中最低的一个集团”。因此,称呼为隐士的人,必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为依托。并不代表你上山结庐,住过茅屋,干过网渔,有点小资情调就是隐士。
隐士大致可分两类。一类叫待时隐者。这类人蛮多的,沽名钓誉的人也不少,因此这类型的隐士为了寻求“终南捷径”,丧失了隐士的基本品格。他们在社会动荡中以退为进,以隐待仕,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能得到明主的赏识出仕,以施展自身的政治抱负。
举个例子。《三国志 魏书》载:韩暨“隐居避乱鲁阳山中”袁术与刘表相继征召都不就,徙居遁逃。曹操平定荆州后,“辟为丞相士曹属,在官八年,以疾逊位”。这个姓韩的无非是想寻找机会为自己入仕“演戏”罢了,“士”者大多数没有政治地位,往往需要攀附才有地位,才能实现其人生理想。这类隐士一旦做官,往往能保持清廉节操,正直为人,故而赢得生前身后名!如姜子牙,诸葛亮等。
另一类为避世隐者。这类人由于乱世而不得不选择纵情山水、终老乡里,也始终不愿意出仕。
《晋书》载:寻阳人翟汤“笃行纯素,仁让廉洁,不屑世事,耕而后食,人有馈赠,虽釜庚一无所受。永嘉末,寇害相继,闻汤名德,皆不敢犯,乡人赖之。”像翟汤这类人以自己的廉洁忠厚影响人,成为时人的楷模,拥有众多“粉丝”。这种人当属于超脱者。
还有一个酒泉人祁嘉:“少清贫,好学。年二十余,夜忽窗中有声乎曰:‘祈孔宾,祈孔宾、隐去来,隐去来、修饰人生,甚苦不可谐。所得未毛抹,所丧如山崖。’旦而逃去,西至敦煌,依学官诵书,贫无衣食,为书生都养以自给,遂博通经传,精究大义,西游海诸,教授门生百余人。张重华征为儒林祭酒,性和裕,教授不倦,依孝经作二九神经。在朝卿士、郡具守令彭和正等受业独拜床下者二千余人,无锡谓为先生而不名之。”祁嘉选择将自己的学识倾囊相授,门庭若市,造就人才,堪称“儒隐”!
当然还有迷情山水的林逋,严子陵,伯夷叔齐。有些人,甚至因为名不显达,选择终身隐居,而他们的言论事迹留传了下来。
历史上的隐士,除了个体,还有好些群体,有名的如“竹林七贤”就是典范。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王戎,阮咸七个帅哥。由于个人政治选择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选择不合作,嵇康甚至遭到杀害;山涛,王戎选择投靠司马氏集团,加官进爵。于是,“七贤”也就宣告不欢而散了!
不管怎样,以圣人“三不朽”来看待隐士行为,他们“立德立言立功”,自然有自己的终极目标。于今人来说,无疑他们是“自带流量”,堪为楷模的。尽管也有人选择过度放纵,但瑕不掩瑜。我们要向这些“人文”先师致敬,他们积极避世,纵情山水,隐息山林。表面上看是远离放弃,这并不代表他们消极反动,相反恰恰是在“亮剑”。傲居山林也是为了求得清名,以影响后人,他们这样做是有着无奈无助的,但是后人会感念其美德美誉,使之广为流传,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