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勇
母亲从家里寄来煮社饭的食材:野葱,蒿菜,腊肉丁,糯米。她打电话里对我说可以试一下自己煮。眼下正是春盛,煮社饭又是湘西传统,我决定试一试。
社饭是什么?它的名字和“社日”有关。社日指的是在农历立春、立秋后的某段日子。汉朝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正处于春分、秋分前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賫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薑之属,切作棊子片样,滋味调和,铺於饭上,谓之社饭。” 清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社饭谁还念老身,僧寮聊復存遗躅”也有记载。
浙江一带也有类似习俗。春社日做艾蒿团子,吃乌米饭,还要烧香,放炮,鸣锣,以期望“龙抬头”,祈祷一年风调雨顺。秋社日,至今有个别的地方农村还保留有祭祀活动,但大多数地方已与七月半合并了。
春分时,山上社蒿菜正长得肥嫩,扯来洗净,剁碎,用纱布包裹,再用锤子捶打,沥去苦汁,再文火焙干。这个时候能闻到蒿菜香。然后把在山上随处挑出来的绿油油野葱洗净,切段。再去家里火塘边将熏挂的腊肉取下,用菜刀剁成肉丁,炒至出油,拌上蒿菜,再炒成一盘。如此则准备好了基本材料。
准备好一口铁锅,先泡米,包括普通米,糯米两种。普通米和糯米按1:1比例准备。先煮普通米,等普通米半熟再放糯米,和匀。之后放上野葱,蒿菜肉丁,再拌和一下,等水分干后,锅边浇点猪油,再盖上锅盖,慢火焖饭十分钟左右。待到香味出来,就可以起锅装饭了。
闻一闻,社饭中有腊肉,蒿菜、野葱香味,加上猪油本身的味道,吃上两碗饭不在话下。有的人光吃饭就饱了,当然,如果炒几个菜喝点酒吃,那是幸福无比。吃之前记得盛一碗供供土地菩萨,祈祷本年有好收成。
吃着社饭,我一边在电话里说:“妈,感觉今年我烧的不太香。”母亲说:“是吗?要么今年年成不好,所以蒿菜不够香,也可能野葱蒿菜放久了,还有可能是腊肉问题。”母亲猜测着。
我挂了电话仍有点意犹未尽,想着为什么小时候的煮的社饭就那么香呢?
记得小时候母亲每年春社日必定要煮社饭。后来渐渐变成一种待客习俗。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她会把自己精挑细焙的社蒿菜丝拿出来。蒿草叶子要在春天的时候去摘,那时肥嫩,过了季节就长老了。采蒿菜和采茶叶差不多,回来后洗净,焙干水分。煮社饭的时候就拿出来用。母亲喜欢用柴火来煮社饭。她一大早就起来拿柴块子,我们听见院子里的响声也爬起来了。我便取扁担去挑一担水,回来放进水缸。有了新鲜的井泉水,烧出来的饭更不同了。母亲煮好社饭,交代我们要取走一些柴火,慢慢焖,焖出了锅巴,那是最让我们难忘的了。把社饭装好,锅巴一端,满室生香,以至于过路邻居也进来讨一块锅巴吃吃。“嫂子家煮的社饭锅巴真香啊”邻居说。
确实,那香味啊,也一直让我们念念不忘。
显然,小时候吃的锅巴香,那是因为好吃的饭食不多,生活物质贫乏。加上平时也没有多少时间来弄这个。再者呢,吃社饭的料虽然香,但过了季节,就是在冰箱里保存,拿出来味道也差了许多。
我觉得社饭香不香倒是其次的。关键是要记得住这个传统节日,记住它就记住了乡愁。看过一篇文章,大致说与其记住乡愁,还不如建设好家乡。如今,家乡越来越美。有国家的美丽乡村扶持政策呢,有日益发达的交通线路相连,回故乡,距离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而我所眷恋的,是那一份岁月里沉淀的温厚乡情,它似乎在渐渐远离。小时候,母亲煮社饭,用柴火烧,用猪油淋,如今加的是植物油,用的是液化气天然气。饭当然不香啰。另外还会呼朋唤友,叫亲戚们来吃社饭。热闹,开心。
想着那时过社日的情景,禁不住感叹时光如流,一去难返。
女儿在一边问我,爸爸为什么要煮社饭呀,今天过节吗?
我说,今天过春社日节,但是要记住这个节日,不要数祖忘典。
“爸爸想家了吗?”女儿又问。
“孩子,煮社饭是为了记住老家,记住家里还有疼爱你的人,永远牵挂你的人”,我说。
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说,吃的社饭里有乡情,品的香味中有念想。“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遥想着陆游当年进山西村吃社饭,喝腊酒,吃鸡肉,祭土地神,鸣锣打鼓吹箫放炮仗的情景,那该是怎样的热闹啊。丰收的日子就在田间的期盼和对亲人的思念里了!
试想,如果多了些古老仪式感,社饭肯定会更“香”。因为,落入人间烟火的社日,会让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生机!有了亲人的陪伴相聚,社日才能焕发出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