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江南的风景,我总怀着江北漠漠的心绪。在缓步间,我却抛落了许多枚青叶。这里青意如初,我却何来付诸静水。或许是我在孤寂的日子里,变得漠然而不善感了。我心中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惦念,虽然没有承诺,却柔柔地牵绊着,像是母亲寂寞无声中的感应。它清清浅浅的馨香,启迪着我永恒经年的领悟。我在回眸对望中,心若一动,便念已成行,便深情了心与心的相逢。我在灯火阑珊处的年华,早已依风而过。那些婆娑枝头的风景,朦胧清雅,风绕指柔,情与风浓,都便是随了长江东逝水。
江心洲、杨家套与怀宁县。民国初,今城区仍为怀宁县在城乡,郊区部分为渌水乡,但其四境范围与清代比有较大变化。“在城乡环城内外,北至渌水十里铺,东抵断碑,西尽七里亭草场,循洲滨而南逾海口,过江至杨家套(今称:杨套)、大石矶,接东流县境。渌水乡东自断碑,斜渡大江越来字洲,接贵池县境,又由贵境北渡大江至下新河埂,与桐城县接壤,北自十里铺至集贤关总铺,越门山循大龙山,沿石塘湖界河桥接桐城县境,西自蒋家塘在城乡境,沿石门湖向西迤北至车泉涧,接大丰乡境。” 江心洲在民国时属来字乡。人们习惯上称江心洲。它位于怀宁东南部长江冲积洲上,四面环江。西北距安庆市十五公里,东南距池州市二十五公里,西南与东至大渡口镇隔江相望,地理环境较为独特。另注:一九五九年一月,广圹区所辖马窝、老峰、柘山、圣埠、新洲五个公社分别划归安庆市和贵池县。
江心洲后由永乐圩、东三滩圩、新生洲、大沙包及所属长江水域组成。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土地的多样性及良好的气候环境,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及野生鸟类繁殖,每至春夏季节,鸟语花香,气候宜人,行人留连忘返。心形的树叶在风中摇摆,阳光透过缝隙,撒下一片斑驳。洲上到处是绿荫小道,充满梦想。路旁的麦田青中透着黄,散发着成熟的气味。草地,又是一片无垠。沙滩,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银光。迎着光,可以看见一道道波纹,那优美的曲线,温柔而又浪漫。这里的沙滩,热闹一片,每年都有无数的大雁在此栖息。这是一片年轻、富饶的土地。开拓者追梦的圣地。人们亲吻着大地,流下了汗水与热泪。放眼望去,白杨树一排排的挺立着。虽不纤细但也不粗壮,如穿着白衬衫的少年立在风中,虽有几许瘦弱,但是充满梦想。柳树桩搭起的围栏,竟然吐着一簇簇新绿,像一幅油彩画。这里有土式锅灶,炊烟袅袅,饭香四溢。这里容易寻找到春天,观赏到油菜花海,摘草莓,采野菜,感受“春风又绿江南岸”美丽的风景。解放前这里热闹,因它是水码头的交通要道。解放前夕,渡江大军来这里,老百姓传说刘伯承,邓小平也曾在这里呆过。
杨家套在民国时属怀宁县民治乡。明清时期,安庆江面有对面洲,即今大渡口。洲以北南各半分属怀宁县、东流县,洲西南之杨家套,为怀宁县民治乡境。现在的人习惯于将“家”字省略,就叫杨套。当年的雁汊古泽,系彭蠡水系中的一个沼泽,东抵贵池铜山,南至胜利姚家山、八都山一带,西、北两方与长江水体浑然一片,在大渡口镇未圈圩之前,该地芦苇茂密、河汊纵横、雁鸥翱翔,为渔舟避风之所。每当夜幕降临,无数渔灯在蒹葭中摇曳,宛然银河落人间,故称“雁汊渔灯”。据《江南通志》称:“雁汊镇压按怀宁县界,宜城雁汊对岸”。怀宁旧志记载“越江五里,壤接东流,芦苇丛生,阳鸟群集,渔舟夜泊,灯火荧然”。这说明,雁汊与安庆西门外沙漠洲隔江对峙。当时地属怀宁,是个市面繁华的水陆码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零年)为增强国力在此设专司税场。宋陆游《入蜀记》曾记载:“过雁汊有税场,居民二百许家,岸下船篷众”。后来,为防御金兵南侵,又在此设“雁汊、清溪控海水军”。人们习惯上称杨家套。旧怀宁县志(一九一五年刊本)曾有记载:“雁汊渔灯,越江五里,壤接东流”。“雁汊渔灯”,是旧时怀宁十二景之一。由此可知雁汊镇和杨家套都是在安庆的老西门对面,只不过靠江之处谓之“套”,而稍远一点就是镇子罢了。《怀宁县志》还有记载:“长江水师左哨三队把总驻扎杨家套汛,左哨四队把总驻扎杨家套上汛”。在那个时代,老西门(包括纱帽洲)还是相当兴盛的。怀宁城区主要在这一带。上面说的“雁汊镇压接怀宁县界”,这又说明那时的雁汊镇还是属东流县治管辖,而不属于怀宁行政区划。
曾国藩与杨家套。据史书记载:一八六一年,湘军攻打太平军据守的安庆城时,曾国藩的大营就驻扎在杨家套。可以想见,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每日从杨家套的大营中观察和指挥隔江的浴血战事,直到攻陷安庆为止。倒是后来,湘军攻下安庆之后,由于连年战乱,城内房舍损毁,急待修复,但木料奇缺,于是曾国藩下令:凡江中过境筏木,十中抽一,以作建房之用。但即使这样也远不能满足城建需要。此时,对岸的小镇大渡口由于战乱,十室九空,于是曾国藩又命人拆除这些房屋,把檁木运到安庆以供急需。这样小镇为怀宁县城的重建做出了了贡献,自己却逐渐消失了。现今的杨家套只是一片圩区村庄的总称,也即是村舍沿圩堤一字排开,无头无尾。圩堤有多长,村庄房舍有多长。杨套四时如画,圩堤里面的大片棉花地犹如绿云,圩堤外面的江水滔滔年年。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一八三三年(道光十三年)二十三岁秋,考取秀才。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二十八岁 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试后改名国藩。殿试后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后,授翰林院庶吉士。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一生著述颇多,但以《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清朝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一八七二年(同治十一年)六十二岁。三月十二日,午后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七月十九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一起。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
毛泽东与杨家套。据史书记载: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毛泽东主席在安庆畅游长江。毛泽东在张治中、谭震林、罗瑞卿、张云逸等陪同下,乘“江峡号”轮船抵达安庆,曾希圣、黄岩等在码头迎接。当毛主席站在安庆长江中的轮船上,望着滚滚长江,突然有了畅游长江的念头。当时,毛主席的保健医生提出了反对意见:今天水温太低了,不能游。但毛主席决定了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更改。于是,毛主席乘坐着“江峡号”轮船行驶到安庆西南的杨家套江面。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安庆地委在接到毛主席要游泳的通知后,随即从体育运动学校抽调了五名少年游泳队队员陪伴主席游泳。这天,安庆江面上刮着六级大风,漩涡很多,激流翻滚。当毛主席刚游出二十米远,江面波浪突然增大。于是,跟随的卫士急忙调来一条小木船,紧紧跟在毛主席身边,以防不测。突然,那条小木船在风浪中操纵失灵,“哗”地向毛主席压了过去。此时,江面、江边的人慌乱一片。此时的毛主席已经处在危险的“三角浪”中。护游的人见毛主席遇到了危险,急忙加速靠近毛主席,又拉又拽将毛主席拖上了小木船。上船后,小木船在巨浪中左右摇晃,毛主席却兴致勃勃地双手叉腰站在小船上,对紧张的保卫人员说:“这次游水真痛快,碰到这么大的风浪”。上岸后,为了感谢那些少年游泳队队员,毛主席还请他们吃饭,并亲自夹菜给他们。下午,毛主席还视察了安庆一中。下午五点多,离开安庆。那天上午,来安庆视察的毛泽东主席于日理万机之中,抽空在杨家套江面畅游长江近四十分钟。这是毛泽东主席第七次畅游长江。几个陪他游泳的运动员都“幸福无比,终生难忘”。据当事人回忆:那天天气较冷,风力四级左右,江面上浪大,水温只有二十六度,但毛泽东却坚持留在水中,谢绝人们让他上船休息的提议。可当时留下的文字资料却没说明毛泽东为什么去杨家套游泳,是安庆有关方面事先选好水域,还是毛泽东自己指定的,都不得而知。不过我倾向后者,我的设想是,毛泽东感兴趣的是曾国藩的湘军大营曾驻扎在这里(曾国藩本人驻扎舟中)。据我所知,他是非常钦敬他的这位湖南同乡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杨家套游泳,当然更能抒发追怀之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六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一百人之一。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三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等。
江南的天真烂漫,在蝉薄的清风里,在萦绕着清馨飘香的沙洲上。阳光下若梦甜蜜的笑容,风中偏爱弥漫的情愫,静谧灵灵的,优雅朦胧的,不经意地调弄着,并且定格成了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我在静置已久的灿烂浪漫中,觉得时光神色慌张,却敏捷而不久远。我再也不能错过,这很浅很浅的清澈历史。我要记下千里征程,三川烟草浪里行,和被风烟消解,充淡着的岁月。我认为即使月光生于暗淡,消逝于明媚,但是总是会柔情而醉意绵绵。我想用月下清茶,清明而平郁闷,默默记下踏访的路旁风景。
从安庆对江的大渡口镇向西,沿江堤,经章湾、红庙、雁落,到杨家套。雁汊就是杨家套。汊指分支的小河。从旧时文人骚客对雁汊渔灯的描述看,雁汊之地当有一处通江的河或湖汊。远岸芦苇丛生,四时水天一色,寒秋雁鸣霜月,夜晚,渔舟商船泊于水上,灯火闪烁,诗意顿生。雁汊镇名的由来当肯定和这地形有关。一个紧邻河湖苇地的小镇,其优美景致可想而知。雁汊镇是早就消失了,现在仅存的是杨家套以及相距十里开外的小镇大渡口。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写道:“过雁翅夹,有税场,居民二百许家,岸下泊船甚”。陆游是在公元一一七零年经过此地的,此后数百年间,雁翅夹演绎成了万雁汊镇。地名的变迁和长江的变迁有着莫大的关系。在陆游的时代,雁翅夹也许就是长江的一道夹江及其相邻地带的指称。而到清代,夹江已逐渐退化成河汊。从雁翅夹变成雁汊,只有雁群仍在时间中起落。而到更后来,连河汊也消失,于是就只剩下杨家套了。落的雁汊和新生的大渡口还曾在历史中并行了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只能观察和回忆杨家套了。但是,杨家套早已有了厚厚的历史的积淀。
清洁洲、斈文洲与怀宁县。清洁洲在东至县西北部,长江主航道南侧,属于怀宁县。民国二十六年,属保婴乡。清洁洲成洲约三百左右年,多为回族。。相传明朝末年有一贞妇迁居与此,得名清节洲,俗称江心洲。水运通大渡口,安庆等地。它位于怀宁长江对面的西南,距离安庆只有十二公里, 距离安庆机飞机场三十公里左右。其中,江心村、幸福村为民族村,是回族集中居住地。东邻升金湖,南依东流镇,西滨长江,北接怀宁。农业以水稻、棉花为主,油料、水产、柑桔、蜂蜜等。
水产品丰盛。由于江流主泓道的不稳定,汊道与江心洲的消长还具有交替演变的特点,表现为旧的江心洲消失以后,又会淤长出另一个新的江心洲。这种交替演变有时还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例如安庆西南黄石矶附近的官洲,当清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江流主泓道在北汊时,向东、南淤长,洲长达七千八百米,一九三四年以前主泓道转向南汊,官洲东南岸不断侵蚀后退,仅剩下原面积的八分之一,在它的北面却淤涨出新的培文洲。以后对官洲采取了保坍护岸措施,江岸才稳定下来,并逐渐与培文洲相连,形成鹅头状的江心洲。在它南面也新淤出斈文洲,并逐渐发展并入广阔的清洁洲,从而形成复式鹅颈式分汊河段。因为清洁洲属于怀宁县,所以南面的新淤出斈文洲,也属于怀宁县。这在民国三十年二月,怀宁抗建日报社印刷的怀宁行政区划图上标得很明显。但是相比较民国二十六年六月,怀宁行政区划图,则明显向南扩大了行政区划。
长江中下游除去江心洲与汊道的消长以外,由于它的大部分河段是流动在广阔的泛滥平原上,在疏松的江岸,随着主泓道的改变,在江流的冲刷下,历史上还不乏崩岸的记载,这种崩岸大多发生于九江以下的江岸,如安徽铜陵的胥坝在明正德(一五零六至一五二一年)以后坍入江中,扬州的江都古城在三国时期坍入江中,瓜洲城在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全部坍入江中等,大规模的坍岸,吞没了大量的农田和城镇。江岸边滩的淤积,使原有的码头废弃,渡口迁移;沙洲的消长,则影响着航道的通行。关于长江河道历史变迁及其规律的研究,对今后全面整治长江的规划也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国远古传说,禹治洪水,“凿江而通九路”。据说禹是四川汶川县人,曾在汶川县铁豹岭一带疏导岷江;又“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还传说禹到过安徽的涂山,浙江的会稽,治理过长江中下游的水系,终于使长江“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于越与南夷之民”。另据传说,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初期,“荆有一人名鳌灵,其尸亡,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鳌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鳌灵决玉山,民安定处,乃委国授之而去。鳌灵即位,号曰开明帝”。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则是:“时巫山峡(狭)而蜀水不流,帝使令(鳌灵)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若,遂以国禅,号曰开明”。这些大禹治江、开明帝开玉垒山和巫峡的神话传说,只不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群众在与洪水进行长期斗争中的强烈愿望。长江三峡显然不是人工开凿或鬼神之功,而是自然演变的结果。
长江怀宁段。怀宁长江河段上起吉阳矶,下至前江咀,全长五十七公里,以皖河河口为界分为上、下段两段,为一类重点治理河段。河段内洲滩发育,上段主要有复生洲、清节洲、新长洲、余棚洲、保婴洲、培文洲及广成圩,下段有鹅眉洲、江心洲和潜洲、夹厢圩等。目前受上游东流河段河势变化的影响,吉阳矶对河势的控制作用时强时弱,官洲汊道北岸主流顶冲部位上提下移,范围达十余公里,导致北岸频发崩岸险情,同时也影响河势稳定;官洲尾至广成圩江岸继续维持冲刷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广成圩段滩岸将由目前的向南微凸转变为向北凹进,小闸口以下主流将大幅左移,安庆港区将脱流,将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鹅眉洲头及左右缘持续崩退,新中汊发展,影响下游太子矶河段的河势稳定。后,长江重要堤防怀宁河段广成圩右缘、新长洲左缘、复生洲幸福圩、广阜圩江堤窑窝段、江心洲左缘进口、江心洲右缘中部等处均发生较明显的崩岸,潜洲头部、潜洲右缘、鹅眉洲头部、江心洲头部有所冲刷后退,北岸六合圩至三益圩、三益圩至双河口上、培文洲右缘至跃进圩、回龙庵至马窝、安庆西门至振风塔,南岸杨家套至小闸口、老河口至黄湓闸等处深槽近岸冲刷,近岸岸坡变陡,局部段已危及已有的护岸工程稳定,需及时护岸加固。另注:以上涉及江岸、洲地变化,和旧地名多变迁不用,故基本采信现在地名。
寒雾露珠,波诡云谲,大江洒脱而乖戾,狂热而愚昧。它时而在劲风中呜咽荒野;时而似愤怒燃烧天空;时而舞动青春,震古烁今。它可以巧妙地周旋,却有着奔腾中的淡薄的骄傲。它不会知性风雅,更不懂脂粉素琴扬残红。但是,它有清新犀利,惊世骇浪,桀骜不驯,闪烁着野性;没有心绪不宁的初衷,却有志满意得的狂气。这里的人们饶有兴致的不倦探索。他们有生动的韵致,相符的矜持,和飘逸着汗溲。他们的神情,不屑一顾,坦荡里含着几分得意。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但是这儿的人们,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与辛酸。实实在在,不议人短,不搬弄是非,不稍浮滥。并且,时常能开罪于人,救人于水深火热。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品味细节,在酸辛中乐趣着。人们在暮云余晖下,在红霞过景中,长江落日里,领略着娇媚撒狂的一往情深。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