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鸟鸣
正在办公桌前低头工作,忽然耳边飘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起初没太在意,但多听一会,便有一种很放松很舒适的感觉。放下手头的工作,循声望过去,一只小鸟正落在外面的窗台上。
小鸟黄色的喙,褐色的眼珠,棕色的羽毛,金色的爪子,像麻雀,但肯定不是麻雀,我也叫不出名来。它啄啄地面,跳一跳,叫几声,又啄啄地面,跳一跳,再叫几声。看到我在望它,它也不时望望我,小脑袋触电般地转过来转过去,小巧灵动的模样很是可爱。
办公室在十四楼,离地上最高的树尖也有几十米。办公室外面的窗台自然不是小鸟经常光顾的地方,更不会是它的家。但就有这么一刻,在一个阳光暖暖的下午,正当我沉浸于工作的时候,这位不知名的小家伙用啾啾的鸣叫引起了我的注意,触动了我关于它的同类的久远记忆。
我是农村孩子,十八岁前一直在乡下生活,鸟自然是见得多的,掏鸟蛋、捣鸟巢也肯定是童年生活中少不了的趣事,但有一次破坏的一个鸟巢,却成了我生命中再也抹不去的深刻记忆。
乡下人很朴素,生活朴素,观念也朴素。对于那些房前屋后飞来飞去的鸟儿,他们会很直接简单分出好坏。比如乌鸦、猫头鹰就不好,喜鹊、斑鸠就好,麻雀呢?少一点没关系,多了就不好,多了不但吵得慌,还糟蹋粮食。至于燕子,那不止是好,而是应该当作神灵一样敬重的吉祥物。
每年春天,燕子都会准时从远方飞来我的老家。那时节,屋顶上、田埂上、电线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燕子,一群群、一片片,上下飞舞,啾啾鸣叫,传递着春天的消息。就像远行的人儿,每到一地得先找个住宿的地方,燕子到来后的首要任务,当然也是挑地方做一个窝。燕子的窝,是要做在老百姓家里的。燕子要是到谁家去做窝,那便是这家的一件大喜事,甚至值得去放一挂千响鞭炮庆贺。因为在乡亲们的观念中,燕子是不会选择倒霉人家,心地不好的人家去做窝的。
燕子的窝一般都做在房子外墙的屋檐下,或者是家中堂屋的墙壁上。做窝的材料是燕子从田里衔回来的一粒粒泥巴,再拌上它的口水把这些泥巴粘在一起。燕子窝就像扣在墙面上的半个泥碗,虽不怎么光洁,但绝对牢固,掉不下来。窝里再衔来茅草铺上,也一定很温暖。
家里来了燕子很让人高兴,但也有个小问题,那就是燕子的粪便。燕子不会在自己窝里排泄,自然就会掉落到外面。讲究一点的人家,会在燕子窝下面的墙上钉两个木栓,铺上一块木板或瓦片,接住燕子的粪便,过一段时间再清理一下。不这样做,黑白相间的燕子粪就会落得满墙满地,虽算不得太臭,但绝对算不得干净。不过,既然认为燕子是灵鸟,乡亲们是不会嫌弃这些的。而且对于勤劳惯了的他们,每天清扫一下地面或墙壁,也算不得难事。燕子放心地拉,他们开心地扫,彼此都没觉得不方便。但我还小,还没习惯这些。
或许我家就是燕子认为的好人家,燕子每年都会到我家堂屋墙壁上垒窝。又一年的春天,燕子来了,衔泥、垒窝、排泄、啾啾地叫,跟往常没啥不一样。一段时间过去,可以看到小燕子出生了,大燕子不停从田野里衔来食物,几只小燕子就张大了嘴巴在窝边等它们的母亲来喂食,叽叽喳喳叫成一片,非常热闹。我每天都会花好长时间,抬着脑袋傻傻地看大燕子喂小燕子。有一次,看着看着,靠墙太近了,“啪”!一坨燕子屎刚好掉在我胸前衣服上。
乡下小孩虽不是很讲卫生,但对这么一坨粘乎乎的鸟粪,还是接受不了的。低头看看衣服,抬头看看燕子,那一刻我觉得我要对它做点啥。刚好堂屋的地上放着一根细长的竹竿,我捡起竹竿,艰难地往上举,晃晃悠悠,竹竿的一头慢慢靠近燕子窝,一次、二次、三次......终于捅到了,燕子窝重重地砸了下来,泥巴碎了一地,滚出一团茅草,里面有几只粉嘟嘟的小燕子,眼睛都睁不开,叫声很凄厉。而那几只大燕子,急得不停地在堂屋上头盘旋飞舞,望向地面上它的窝、它的孩子,不敢下来,又很想下来,叫声更是凄厉。
燕子的叫声还没停,一声“畜生,你在干嘛”的吼叫响起,父亲已对着我的屁股来了重重的几巴掌,挨了打的我,哭声比燕子还凄厉。我一嚎,一家人都过来了。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奶奶忙不迭地跑到家神面前,又是作揖,又是念阿弥陀佛;爷爷捧起地上的幼鸟,不停地说着“作孽、作孽”;妈妈一言不发,小心翼翼地收拾起地上的碎泥;旁边的弟弟看着嚎叫的我,一脸目瞪口呆。
那一年,家里自然是再没有燕子来的,我屁股上的红掌印也几个星期后才消失。幸好燕子不跟我计较,下一年直至以后,还是照常到我家垒窝。想起那声吼叫和挨的几巴掌,我是不敢再冒犯燕子的。那天之后,长辈会经常跟我讲爱护燕子的道理。时间一长,爱护动物、敬畏生命的观念,深深刻进了我的脑海。再以后,当我有了孩子,带她回乡下时,指着老屋墙上的燕子窝,我跟她讲我曾经做过的傻事,也告诉她爱与敬畏的道理。
“啾、啾、啾”,又是几声清脆的鸣叫,窗台的鸟儿还在那里,它或许发现了我在沉思,又用叫声把我唤醒。望着这个可爱的小精灵,我忽然觉得,生命诚可贵、万物皆有灵,何止是燕子呢?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珍惜,每一份爱都值得传播、传承,每一个时刻都值得拥用、回味。温柔以待世界,就能时时发现生活的美好、嗅到灵魂最香的味道。常常品味爱与温暖,才懂得人身难得、人间值得,来了,就莫辜负了一世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