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豫西山区的年味,进入腊月便弥漫开来,且贯穿了整个腊月和正月的大半个月,直到过了元宵节,年的氛围才慢慢散去,人们才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告别过年的慵懒,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一年去。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过去的岁月,生活的慢节奏给与了人们更多的闲暇的时间,虽然生活的贫困一年一年并没多大的起色,但到了岁末,人们还是要放下一年的辛劳与疲惫,变着花样来告别过去的一年,以期待来年更好的生活。这个为过年漫长的物质准备过程,虽忙碌却又是那样的令人神往,尤其对于小孩来说,过年实在是一件太美好的事情了!因此,小时的我竟会萌发这样的念头:要是天天过年,该多好啊!
进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是“五豆节”,在农历腊月初五。每到是日,母亲总要早早准备好黄豆、绿豆、赤小豆、黑豆、豇豆五种豆,用温水在头天晚上泡上。第二天早上,天还不亮,母亲顾不得腊月刺骨的寒风,早早就起来,把火烧着,因为要想把豆子煮烂,耗时很长,所以,母亲就起的很早,唯恐饭做晚了,落在别家的后面。在母亲的认识里,日子再苦,也要力争走在别人的前头,特别是逢年过节的第一顿饭,绝对是不能拉后的。待锅里的水沸腾之后,母亲就把头晚泡好的五种豆子和玉米糁一起煮粥吃,当雄鸡再一次啼鸣,太阳已照到了半山腰,“五豆饭”终于熬成了。看着那色彩丰富,黏糊糊的五豆饭,我早已垂涎不已,要知道,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能吃上一顿稠乎乎的玉米糁饭,简直也是一种奢望,何况还有那么多诱人的豆子?但母亲却总要盛上一碗,先放在案板上,说是要敬神,感谢他赐予我们五谷,然后,她告诫我们,饭盛好后,先不要吃,要先去喂喂树,只有把树喂好了,来年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子;也要喂喂鸟,寒冬腊月的,鸟也没吃的,不能让鸟饿着。我们也都很听话,怀着虔敬之心,用筷子挑点饭放到树杈上,嘴里嘟囔说“树啊,树啊吃饱饱,来年多结胖果果”。然后,才会大快朵颐。现在想来,这些无不表现了我们先辈们朴素的愿望,与万物和谐相处的原始理念,和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感恩之心!
事实上,腊月也被称为建丑之月,在五行上来讲丑为土,世间万物都生于土而又归于土,是万物之库,到了腊月就需多食用五行俱全的食物,而我国自古就有将赤黄青白黑五种颜色代表五行,所以在腊月里古人喜欢用五种颜色的食材熬煮成粥,有五行俱全的寓意,而五豆与初五、五福又相照应,所以称为“五豆粥”,无非图个好彩头。
俗话说:“吃了五豆,长一斧头;吃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年,长一椽。”实际上从这一天也就拉开了传统年节的序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五豆”刚刚过去,“腊八”便接踵而至。腊八节,在每年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据说“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遂决定放弃苦行,此时恰遇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每年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每到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节日,当然,年少的我们是不知道它的来历的,即便是大人,也不过是沿袭祖辈的传统罢了。唯一留在记忆深处的就是在那贫苦的岁月,每一个节日都能打打牙祭,就足以让人难以忘怀了。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过了腊八,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了,准备过年的食物。虽然在过去的日子,物质贫乏,但,年年难过年年过啊!因此,家家户户都就地取材,大家互相帮忙,嗡嗡的石磨声便黑天白夜地响着,让人感觉到“年”正笑意盈盈的向我们走来。不知不觉就到了二十三了,这是我们传统的“小年”,也叫“祭灶日”。每到这天,母亲早早地便开始打扫卫生,虽然家徒四壁,但也要打扫的干干净净啊,然后虔诚地在灶火(厨房)正中间的墙上贴上请来的(母亲不让说买,说那对老灶爷不敬)老灶爷像。到了中午,就早早地发面,为的是要烙饼祭灶神爷。夜幕降临,晚饭之前,母亲就用托盘摆上烙的饼和核桃等仅有的干果,摆在灶王爷像前,虔诚地点上香,默默念诵,大意是给灶王爷准备好了干粮,让他上天多说好话,保佑我们一家平安。母亲还骄傲地向我们讲灶王爷的故事。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花天酒地,沦落到上街行乞。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烙饼、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祭灶时,如果有糖,还要把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过了小年,每天的节奏便紧促起来了,似乎有干不完的活,做豆腐,杀年猪,宰鸡,蒸馒头,炸年货,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但最令我感兴趣的莫过于到集市上买年画了。
每到腊月,集市便热闹起来。虽然是穷乡僻壤,但那时的人们外出的很少,进入腊月,都要陆续的开始置办年货,由于交通不便,都是靠肩背手提,所以,每当逢集,集市上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父亲把采购年画的大权下放给我,那花花绿绿的年画煞是好看。堂屋画、寿星图、四扇屏、明星画等,一般是戏剧类,也有梅兰竹菊等景物画,当然还要买门神画,买废报纸和对联纸等。在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该彻底打扫屋子贴花花了。在我们农村,都是土屋,每年到了二十八,都要用报纸把屋里糊一遍,我把浆糊往报纸上糊,父亲站在凳子上往屋顶和墙壁上贴,母亲则用红纸剪了许多好看的窗花,把木窗上旧的棉纸揭掉,再糊上新买的棉纸,中间贴上圆形的寓意团圆吉祥的窗花,四角贴上三角形的窗花,整个简陋的小屋子便明亮光鲜起来。再贴上花花绿绿的年画,马上便有了过年的氛围了。然后,利用空闲的时间,就得找先生书写对联了。那时的农村读书的人少,会写毛笔字的就更少了,因此,写对联得排队的,也得看先生的时间。准备好笔墨纸砚,再买一盒烟,怀着虔敬之心找先生写对联,一写就是大半天,而先生也很乐意为乡邻们服务。
盼望着,盼望着,在经历了漫长的准备之后,除夕终于姗姗而来了!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除夕的上午,主要就是贴对联、贴门神,打扫院落了。有的在二十八就贴门神了,因为按我们老家的规矩,只要人家贴了对联,债主就不能再上门讨债了,谁家还没有个穷年下?在贴对联时,有些人家因为不识字,错把写给畜棚的对联贴在了自家的大门上,结果闹了笑话;至于上下联贴反的情况,则司空见惯了,反正当时咬文嚼字的人少,没几个人知道错了,也就无所谓了。到了晚上,点上三炷香,摆几个果碟,以敬祖先。然后一家人围着火炉吃饺子,这是我们最快乐的事情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一年到头是难得吃上一顿饺子的,有的家庭,即便除夕晚上,也喝的是玉米面做的凉粉汤,只有到了初一早上才能吃上饺子。包饺子的时候,母亲总会找几个硬币包在饺子里,这些饺子,是必须放到初一早上才能吃的,说是谁吃到了饺子,新的一年一切顺利。为了让每个人都吃到,母亲通常会多包几个,期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吃到包钱的饺子,但这良好的愿望往往不能实现,饺子一下到锅里,都看不出来了,吃到的,兴高采烈,吃不到的,未免遗憾,但这都是短暂的不快,过年的愉悦氛围很快便可冲淡一切。
吃过晚饭,附近的几家人都聚在有电视的邻居家里看春晚,守夜,放鞭炮,直到深夜。老年人常对我们讲,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每到年末的这一天,便会出来捕食人们,伤害庄稼。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兽怕爆竹,怕红色,因此,每到除夕,人们就聚在一起放鞭炮,挂灯笼,守夜,以驱赶怪兽。大人们的话往往使我们信以为真,总觉得除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守夜时,父亲会用红纸包几个红包,到初一给我们弟兄和其他孩子们发压岁钱,虽然很少,但那是父亲美好的期待。母亲在收拾妥当之后,就把我们每个人的新衣服都叠放的妥妥当当,即便在那贫穷的岁月,父母每到过年也会想方设法给我们每人都买一身新衣服,按他们的说法,新的一年,必须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是新的!
当夜幕还未褪去,曙光微微泛起,在偏僻的乡村便响起“咚、咚”震耳欲聋的炮声,一听,就是大人们在放雷管做的爆竹了。听到炮声,我们一咕噜就爬起来,也顾不上寒冷,穿上新衣服,就到院里放鞭炮,这时,鞭炮声便连绵不断地响起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迎新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家家户户的灯便次第亮了起来。孩子们也都在暮色中起来了,走东家,串西家,互相看看谁的衣服漂亮。在这当儿,我总是牢记着奶奶对我说的话,悄悄地跑到我家附近的那颗高大的白椿树下,抱着椿树说“椿树椿树你是王,你长粗来我长长,我长长来领衣裳,你长粗来做栋梁”。至今想起,那稚嫩之态依稀就在昨日!而奶奶讲的关于白椿树被刘秀错封为王的故事便浮现出来,使我明白白椿树虽贵为“树王”,因冒名顶替遭世人唾弃,因此叶子散发出臭味,而香椿树却受人喜爱。在父母的呼唤声中吃完饺子,我们便到爷爷奶奶处拜年,领压岁钱,每个人都会发点核桃、花生等干果,这个中午便有了游戏的资本了。
初一的下午,便是邻里互动了。虽然那个时代物质很贫乏,但聚族而居的人们,在正月初一的午饭后,总是不约而同地到同村的长辈家里拜年,一家挨一家,家家不落。每到谁家,都拿出核桃,花生,苹果等,拆开一瓶酒,每人喝几杯,说说闲话,拉拉家常,平常偶尔的一些矛盾,也都忘怀了。一群人转了这家转那家,喝了几种酒,转了多少家,都晕晕乎乎记不住了,直到夜幕降临,才散开回家。没到的家庭,就约到初二、初三继续聚,甚至能排到元宵节。
不出正月都是年。从初二开始到元宵节,就是拜年了。亲戚家都要走动的,一年到头,难得一聚。用红红的篮子,装上馒头和油条或者其他的食物,盖上红纸和毛巾,领着孩子,肩扛手提,翻山越岭,也乐此不疲。那时也没电话,不能提前通知,但多年养成的习惯,大都知道,初几哪家亲戚会来,便提前准备好饭菜。每家亲戚一去就是一天,亲戚多了,过了十五,还有没串门完的。过了五天年,有的便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但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串亲戚,看朋友,做花灯,办故事,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做准备。就这样,从腊月开始到正月,真的成了中国人的狂欢节,在这段时间,勤劳的人们都能够放下一年的劳累,享受一下难得的悠闲时光,虽然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停止!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也是每个华夏子民身体力行的事。不管时光如何变化,这浓浓的年味都成了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如今,我们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过年不再是为了吃点好的,穿点好的,玩儿点好的。现在的每一个日子都是过去过年也不敢想象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即便新年来临,也不必要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无论怎样,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东西是无法丢掉,也不能丢掉的。每逢过年,购买新衣、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贴春联、燃放爆竹、吃年夜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守岁,互相拜年,这浓浓的年味不会改变!无论你置身何处,无论你是否繁忙,每当春节来临,都无法阻止天涯游子回乡的脚步。哪怕千里奔波,为了亲人团聚,为了刻在骨子里的那份永恒的年味,都要奔回老家,只为了那家乡浓浓的年味!“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对家乡的那份情结,是每个人刻在骨子里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流失,岁数的增长,不仅不会变淡,反而愈发浓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生活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生命就是这样绵延延续,每个冬去春来的日子,都寄托着继往开来的美好期待!(2024、12、18、于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