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手与书生
乡下的夜里很黑,我打算出去走走。
耳畔传来咿呀学语的婴儿声,老母亲搓着手,给胸带上的孙子送去耳旁的暖气。公公杵着拐杖,眯着眼,摸不着南北东西,搭着老嬷嬷的肩。野猫蹿出头来,然后“啪嗒”一声,又躲进沟道里。这边是六亩地,稀里哗啦的枯叶还有干硬的壤地,锄地的老人刚刚下岗。那边住着留守的寡妇,望夫石,“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再望远处,退伍的士兵携着一提壶,“滋”,亮起了守夜灯,在那梧桐树下。
灯亮了,那就再走远一点吧。
“先生是观棋还是奕棋。”
“观棋不奕非君子也,书生话比较多,还是奕棋吧。”
“好,备棋。”
落叶乔木,木纹层根,根深蒂固。
“先生请下。”
“这可真是一颗好梧桐。”“啪”,子落棋定。
“先生,落子皆不可改也。”
“书生自知,不知棋手姓名。”
“棋手皆棋手,棋手皆不改名。梧桐皆梧桐,梧桐树下好乘阴。”
枝下石壁棋盘,行人逗留观棋。
“书生自认输了。”书生挥衣袖,放下奕子。
“先生请回。”
次日,书生奕棋。
“先生是观棋还是奕棋。”
“奕棋。”
“先生输了,先生请回。”
春秋战国时期曾记载:奕棋,是指围棋。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
“犬子今日前去征兵。”
“先生奕棋。”
“书生又输了。”
“令郎为国为民,先生请回。”
满一年,书生脸颊消瘦了许多,奕棋,书生还未赢过。
满二年,棋手戴上了眼镜,奕棋,棋手还未输过。
满三年,书生拄拐,扶梧桐,放拐,缓坐。棋手扶了扶稍厚的眼镜。
“奕棋。”
“书生我......赢了。”书生挥衣袖,没有坐稳,靠到梧桐树上。
“小心。”棋手摆正眼镜,站起身子,扶起书生,“书生请回。”
次日,梧桐树下。棋手摆正眼镜,收拾棋盘,棋子,摘下眼镜,眯着眼睛。
“从今不再奕棋,老太婆,看不太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