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弓的头像

张弓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9/01
分享

植入灵魂的“故香” ——读林筱聆的中篇小说《故香》

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一书中说:“只有历史具体地剖析人类实践的本质特征,才能解答人类认识的本质特征。认识的主体不是个人,从而出发点不是静观的感觉、知觉。认识的主体是社会集体,出发点只能是历史具体的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注1)林筱聆的中篇小说《故香》(注2),凭借她对中国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知,勾勒漫长历史时期,中国茶从产生、构成、反映、积淀等过程,使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特有的贸易商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形成一种特有的文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林筱聆引用其中的诗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小说《故香》》毫无悬念,就是写茶。小说从具体的人类实践,揭开人性的本质特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茶的历史渊源。读了《故香》,我甚至认为,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像是一部游记,一段流浪史,一个关于茶的精神轨迹,抑或是一株植入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茶的“故香”。

林筱聆从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当中国茶不仅是商品,也不仅是文化,更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辉煌时刻,她用小说家的独具慧眼,通过一个喜欢中国茶的英国小伙子托尼,阴差阳错到了印度,他的亲身经历,围绕异国他乡的中国茶,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再现了一百五十多年前,人们对茶的占有欲与控制权而展开的较量与抗衡。小说《故香》,是茶的历史,是茶的传奇,是茶的哲学,是茶的启示录。林筱聆企图借用铁观音的传奇韵致,创造一个茶的殿堂,寄予精神和信仰。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人认为起源于上古时代,有人认为起源于周朝,起源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将荼字减一画,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林筱聆的小说《故香》,从表面上看,她写中国茶被英国人推究,他们不借一切代价,在印度种植、制作中国茶,纯粹是出于谋取利益。来自安溪茶乡的中国人,他们不惜千辛万苦,为了寻找一个制茶师傅,那种对茶的虔诚与挚爱,是任何外人无法比喻的。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人,对茶的态度决然不同。一个是赤裸裸的偷盗、占有和谋利,一个是赤胆忠心地守护、捍卫和传承。小说通过几种人物对茶的态度,充分诠释了茶的背后折射的民族精神与气节。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喜欢中国茶的英国青年,“我”一心向往中国,却被蒸汽船载到了印度——英国殖民地管理、经营茶树的种植园。“我”认识了两个中国人——林老板和“筷子伙计”王之信,“我”亲眼目睹了,英国人托马斯·杰斐逊:“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能够被接纳的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给它的文化带来一种有用的植物”。他心目中的茶,是财富和荣耀的象征。在中国人“筷子伙伴”眼中,这种行为“担当了一个强盗的角色”。茶——一种植物,承载着遭遇列强的劫掠与霸占。无数黑人劳工,被殖民统治者吸干最后一滴血,死在植物园的荒野上。英国人对铁观音垂涎三尺,想尽办法,为了获得制作工艺,不惜一切代价。但是,中国制茶师——陈金鼎隐姓埋名几十年,甘愿做苦力,也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守护着一门绝技。这是一场不可调和的抗衡。

小说《故香》,写了两个不同社会的人,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哈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英国商人,他十分欣赏中国的铁观音。“我”呷了一小口,那奇异的香刚进了鼻子便迅速兵分两路,一路直往头顶上蹿,一路直往心脾处钻,什么东西被打通了。茶水入了喉,一种甘醇又从喉底爬上来,满口生津。英国人看到的铁观音,是“能喝的香水”!他们在印度连片种植茶树,就是想要占有世界的茶叶市场。但是,他们打错了算盘。英国人可以买到黑人奴役给他们卖苦力,却请不到一个真正会加工铁观音的中国师傅。身为安溪人的王之信,认为英国是一个小国,老想着欺负人。喝茶是可以使人讲究礼仪,善良宽容;喝茶可以让一个民族变得文明。茶可以改变整个社会说话的语调。茶甚至改变了“好战的英国人”变得“温文尔雅,表现出绅士风度?”但是,英国人的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他们无限量地扩张,只会加速更多黑人苦力的死亡,破坏山林里土著部落的生活。而哈瑞却认为,英国人所到之处,公路通了,铁路通了,蒸汽船来了,落后的印度带来了社会进步与文明。

小说家林筱聆通过茶作媒介,将两个不同社会的人产生的价值观相互碰撞,从而看到,英国人在全世界几乎都是“富商”、“资本家”、“吝啬鬼”的代名词,他们获得财富靠的是战争、占有、霸道,用强权政治和强盗逻辑,劫夺财富。相反,中国的茶艺师们,秉承一份古老的信仰,面对英国人的欲望与虚伪,展开对立的争斗与消耗,最后,使英国殖民主义者永远无法获得铁观音的制作工艺。

林筱聆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其人物在作品中呈现的性格凸显了立体而富于层次感。小说中的约翰、亨利先生、托马斯·杰婓逊、哈瑞等英国商人,他们信奉基督教,满口仁慈、博爱,却不择手段谋取私利。当“我”看着一个投资两万英镑茶山、亏得血本无归的老人,跳河自尽,“我”为老人祷告,希望他的灵魂能够找到天堂的路。这虚伪的外表下,所谓的精神寄托,无法掩饰人性的丑陋与罪孽。小说作品揭露共性的东西越多,恰恰反映了人类社会最普遍的常识,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其文学作品的深度。

小说家要想写出一部好作品,创作的主题必须是极端个人化的产物。作品不仅要有激情和力度,还要有深度和勇气。拥有精神层次的小说,追求一种人性完美的理想。人性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人性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取向。而要想挖掘出人性的高度,就必须从自己的灵魂与精神通道中去拓展,作品代表着作家的思想和灵魂。

林筱聆的小说《故香》,时间跨度一百五十多年,围绕铁观音的工艺秘方,当一伙英国人欺世盗名、为所欲为,试图索取制茶工艺,身为茶乡的中国劳工,却隐姓埋名,不敢暴露身份,暗中保护茶种与工艺,身陷虎穴而不畏虎狼的陈金鼎,用生命捍卫了中国茶的尊严。小说写了一次危险的旅行,经历了生死搏斗,通过主要人物的较量,完成一次揭示人性的坎坷旅行。林筱聆沉浸在茶的传奇中,她把时间的跨度与空间的纬度结合起来,从笔端娓娓道来,让作品的主题自行展开,让自己在不经意中,完成作品的结构,让每一幅画面连接着词汇,在字里行间,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使命莫过于认识自我。茶叶制作师傅陈金鼎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达到了认识自我、忘却自我的精神境界。林筱聆笔下的茶,是长人性的茶,是人的最高理想,是有灵魂的植物。她遥远的故香,深深地植入了人的心灵。正如歌德曾经说过的“文学指向自然的秘密,而且要以形象来解开它”。林筱聆的《故香》做到了,其小说的文学价值功不可没。


注1,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三联书店,2007年10月北京第一版,263页。

注2,林筱聆,中篇小说《故香》,《人民文学》2022年第一期,《小说选刊》第三期转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