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步青的头像

常步青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3/27
分享

桃花朵朵开

最近总是爱做梦,而且都是同一个梦。

类似这样的话重复得多了,儿子小亮明白,母亲这是想家了。

小亮和妻子叶子在县城生活,父母以前住在农村老家,后来父亲因病去世,小亮就开车把母亲接到了县城。

母亲起初是极不情愿的。小亮告诉母亲:“我和叶子都忙于工作,你那宝贝孙子还在上中学,每天回家吃不到热饭,总是去外面的饭店,饥一顿饱一顿的。”小亮娘听到这里就急了,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匆忙离开老家住进了县城儿子的家。

之后,小亮的儿子考上大学走了,母亲就又想着要回老家去。

妻子叶子问小亮:“母亲做的都是啥梦?”小亮说:“当然是她的桃花梦了!”

小亮娘自小生活在周庄村,这个村在一个大峡谷内,村里住了百余户周姓人家。

黄溪河从峡谷上游而来,从周庄村穿行而过,河两岸的庄稼春夏以小麦为主,而到了秋季则以玉米为主,间或种植大豆、小米和各种蔬菜。

周庄村每家每户的院子里,村内道路旁,庄稼的地沿上,黄溪水两岸及山坡上,种植了成行成片的桃树,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桃花朵朵盛开,峡谷里到处弥漫着桃花的香气,周庄村因此也被称为桃花谷。

小亮娘从小在周庄村生活。十几次霜降落雪,十几次清明谷雨,风里雨里过日子,她像一株长在院内那株不为人注意的蓖麻,稍不留意,已经大叶大枝,日增茂盛了。

小亮的姥爷是周庄村小学的校长,他让小亮娘自小就背诵桃花诗。小亮娘读的最多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那首《题都城南庄》以及诗里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每年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小亮娘总是一个人坐在黄溪岸边的石头上发呆,看着那片片桃花随黄溪水漂流而下,这些桃花最终会流向何方?她疑惑了,心也随着桃花飘向了远方。

妻子叶子对小亮说:“你可拉倒吧,说得那么浪漫。我可是听说,娘嫁给咱爹,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

小亮说:“别说得那么难听,不过咱爹和咱娘的故事的确令人费解。”

每年秋天,桃子成熟的季节,周庄村村民将熟透的桃子送往周边村里的亲戚家里,也有一些亲戚到周庄村共享收获的喜悦。

周边村里人家,如果在周庄村没有亲戚,来到村里,也能品尝到浓甜味香的桃子。但是村子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外来人员来村里,只准吃,而且可以放开肚皮吃,但是不准带走。

小亮的父亲家住黄溪村,距离周庄村不过二三里地,虽然也在黄溪河边,村里却没有桃树。

嘴馋了,村里几个年轻人相约去周庄村吃桃去。年轻人面皮薄,不好意思张口,他们趁着午休没人的时间,悄悄潜入周庄村。吃得含哺鼓腹,口袋也鼓鼓囊囊,准备满载而回时,突然就遇到了放牛晚归的小亮娘。

小亮娘拦住他们:“你们是哪个村子的?”

“黄溪村的!”几个人理直气壮地说。在他们的眼里,黄溪村是下川人,而周庄村是北山人,下川人在北山人面前一向理直气壮。

“我们村的规矩,来这里只准吃,不准带走!”小亮娘盯着几个人的口袋。

他们无言以对。其中一个人突然说:“我们在你们周庄村有亲戚。”

小亮娘说:“哪一家?”

那个人说:“你们村的周校长!”

小亮娘疑惑地问道:“什么亲戚关系?”

众人把人群中最憨厚的一个年轻后生推到小亮娘的面前:“周校长是他老丈人!”

当时小亮娘才十七八岁,又是周校长唯一的女儿,一向泼辣的她明知道这些人是胡扯的,就想看看他们怎么表演。

小亮娘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众人齐声说出了那个年轻人的姓名。

小亮娘看那年轻人涨红了脸,一句话也不说,再看他憨厚结实得像一头小公牛,也不想过于难为他们,就说道:“既然是周庄村的亲戚,那你们就走吧。”

“那个年轻后生后来就成了俺爹!”小亮告诉叶子。

几个人在回家的路上,小亮爹成了他们的笑话。其中一个人认识周校长和她女儿,就说道:“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刚才那个小妞儿是周校长唯一的千金!”大家顿时来了兴致,一致撺掇小亮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你爹去周庄提亲吧?”众人又齐声笑了。

小亮爹当时什么也没说,回家后却当真了,他把自己的心思给小亮的爷爷和奶奶说了。

小亮奶奶说:“咱家是啃坷垃的农民,人家周校长是知识分子,门不当户不对啊。”

小亮爷爷说:“这个没啥,他周校长的姑娘从北山嫁到咱们村,也不亏。”

媒人走进了周校长家,周校长也有心将姑娘嫁到下川去。他一人抽空来到了黄溪小学,找人打听小亮爹的情况。学校的老师问明缘故后,都齐声夸赞小亮爹为人憨厚朴实,值得托付终生。

其实这几个老师都隐瞒了一个事实,小亮爹的学习成绩实在是太差了。小学上到二年级,和他同班的娃子们有的已考上了初中,小亮爹依然在二年级蹲班。最后,班主任老师不无遗憾地告诉他:“你真不是读书的料!”然后小亮爹就辍学了。

漫水洼的唢呐吹着,四轮手扶拖拉机开着,小亮娘嫁给了小亮爹。

结婚那天,很多人还清楚地记得,小亮爹一直在笑,仿佛要把一辈子的笑都留在那一天。

第三日新媳妇回门后,死活都不愿意再回来。问小亮娘,小亮娘一直在哭。问小亮爹,小亮爹一直在笑,但那笑容有些僵硬,已经是苦笑了。

结婚的第七天,小亮爹终于把小亮娘接回了家。

周庄村没有集市,黄溪村却是物流集散地。小亮娘每天都会挎着篮子来集市上,这里不仅可以买到当地的时令蔬菜,也能品尝到外地贩运来水果,还有代销点、合作社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日用品,一下子就吸引了小亮娘。

小亮娘不仅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也彻底改变了邋遢丈夫的形象,还有她的公爹和公婆。

小亮娘想让小亮爹也做一些生意,同时有机会带着她到外面世界去看看。

小亮娘拉着小亮爹站在洛水边,看着远去的流水,满脸的憧憬:“黄溪水流进了洛水,洛水流到哪里呢?”小亮爹说:“可能是黄河吧。”小亮娘问道:“黄河水又流到哪里去了?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黄河吧?”

小亮爹说:“我只会出力气,没那个能耐。”

有一次,小亮爹骑车带着小亮娘去镇上赶集,半路上小亮娘尿急,看见路边有一个厕所就忙跳下车去。从厕所出来,竟不见小亮爹的身影。原来小亮爹竟没有察觉车座后少了一个大活人。

“真是一个榆木疙瘩!”小亮娘算是给小亮爹彻底定性了。

自那以后,小亮娘就死心塌地跟着小亮爹过日子了。小亮爹除了干农活,还到集市上帮助店家装卸货物,或者去洛水滩帮人淘沙子,收入还算不错。小亮娘则常到集市上购物买菜,在家缝缝补补,洗洗刷刷,悉心照料二位老人,过着平常人家的生活。

只是偶尔在黄溪水旁或者洛水岸边,看那落花流水会觉得怅然若失。

小亮说:“我出生的那一年,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周岁那天,小亮家又请来了漫水洼的唢呐队,在打谷场摆开了四十多桌流水宴席,远亲近邻纷纷到家里祝贺。小亮爷爷想试一下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各种各样的物件摆了一凉席让他抓取,小亮竟伸手抓了一把算盘。

全家人十分喜悦,看来这孩子定会走出农门,一辈子也不缺钱花了。

到了上学的年龄,小亮果然聪明好学,黄溪村小学的老师都说,这是继承了周校长的基因。

小亮对叶子说:“其实都是言过其实了。父亲当年学习成绩太烂了,我的成绩在班上也就是个中等水平吧。”

叶子说:“是呀,如果你成绩好,高考也不会落榜的。”

高中毕业后,小亮娘并不灰心:“比你爹强多了!”

小亮娘将小亮送到县电大,花了两年时间学习了电子维修技术,毕业后小亮在县城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也算是城里人了。

小亮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小亮娘只提了一个要求:女方必须来自知识分子家庭,最好父母中有一位是教师。

“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条件都行。”小亮娘说道。小亮娘好像很懂得龙凤龙、凤生凤的道理。

为此,小亮娘托人在黄溪小学和中学打听,媒人找到了叶子家。叶子做教师的父亲啥都没说,叶子娘则说道:“我们家只有一个条件,在县城买一套房子。”

县城一套商品房,仅首付的款项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小亮娘咬咬牙,应承了下来。

小亮和叶子是初中同学,后来叶子上了中专学校,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

叶子对小亮其实印象还是很好的,如今能随着小亮到县城生活,她非常高兴。

只是苦了小亮一家。

小亮工作几年稍有积蓄,小亮父母也为儿子的婚事积攒了一些钱,但是这些还不足首付的一半。

小亮娘回到周庄村诉苦,小亮姥爷取出了自己的养老钱。

拿到了新房钥匙,小亮说:“咱家被掏空了。”小亮娘说:“别担心,你爹身体还硬朗,每月的房贷我们替你们还了,只要你们过好日子就行了。”

小亮结婚后,小亮娘总是老家和县城两头跑,也常从老家带来米、面及时令的蔬菜。

尤其是叶子怀孕期间,小亮娘给叶子做好吃的,搀扶着叶子在户外散步,洗衣晒被,知冷知热,把叶子给感动得说道:“婆婆比亲娘还亲。”

小亮娘自然也当叶子如亲女儿一般,然而越是亲密,也就容易产生求全之责和不虞之隙。

偶然某日,不知何种原因,二人在言语上又有些冲撞了,叶子躲在房间里暗自流泪,小亮娘则在客厅里后悔自己言语过激,直到小亮下班,二人才重归于好。

小亮的儿子出生后,叶子娘就更忙了。虽然和儿媳不时也有摩擦,但是看到小孙子,一切都释然了。

担心娘会寂寞,周末小亮总是陪着娘到城北的洛水公园里走走,有时候带着孩子,有时候只有他们娘俩。

小亮告诉娘:“县城的洛水和咱家那条河是同一条河。”

小亮娘问:“那你姥姥家的桃花落到水里,也能飘到这里了?”

小亮说:“是啊,而且还会从这里流进黄河,流进大海去。”

小亮同时又说:“等有了机会,我带你到海边看看去,到海边的城市去看看。”

小亮娘高兴地说:“那可中啊!”

十个月后,小亮的儿子断奶了。叶子的产假也休完了。

儿子儿媳忙于工作,小亮娘在家带孩子。在家里觉得沉闷了,就到小区的院子里,或者到县城街上去。

除了逗孙子玩儿,小亮娘很想找一个人说说话,但是却发现城里人很难打交道。

在农村,每家每户都是四门大开,想到谁家去,在门口喊一嗓子推门就进去了。在城里却不同,家家房门紧闭,甚至连邻居家是谁都不认识。

有一次,小亮娘从老家带来了新鲜的桃子,就想着给对门邻居送些。

敲开了邻居家的门,对方是个中年男子,表情平淡而警觉地问:“你有什么事吗?”小亮娘说明了情况,那人似乎恍然大悟,告诉小亮娘:“谢谢,不必了!”然后重重关上了门。

在街上也能遇到热心人,然而要么是推销产品的,要么是卖保险的,小亮多次提醒娘,千万不能上当了。

儿子和媳妇又忙于工作,难得和她说话。

小亮娘开始想家了。理由也很充分,家里还有小亮爹,以及爷爷奶奶。

她觉得千好万好不如老家好。她不再想黄河,也不再想大海了,只是想着早些回家去。

孙子刚满两岁就送到了全托幼儿园,小亮娘回老家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瞬间十几年过去了。

这些年小亮娘送走了爷爷奶奶,送走了姥姥姥爷,也送走了小亮爹。

小亮娘独自一人在老家生活。

小亮告诉娘,农村的年轻人大都进城打工了,种地的农民也少了,周庄村的小学砍了,黄溪小学也要并到镇上去了,现在的农村哪里还有人气?

小亮找了很多理由想把娘接到县城来,然而年龄越大,娘越执拗。

小亮的儿子从学校回来,给老家的院子里安装了可以视频通话的摄像头,并对奶奶说:“你先在老家住着,等我回来陪你。”

小亮的儿子同时告诉奶奶,他在大学的专业是食品加工。周庄村的桃子品质优良,如果能在周庄村,黄溪村以及周边村里大面积种植,春季可以养蜂,秋季可以卖水果,还可以把桃子做成罐头和饮料。

小亮的儿子还说:“大学毕业后,我到村里发展,咱们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小亮娘年岁越来越大,反应也有些迟钝。

到了春季,周庄村的桃花开了,黄溪村这些年也有不少人家种了桃树,包括小亮家的院子里。

小亮娘看着满树的桃花朵朵,心里却想着年轻时候的情景,想着周庄村的桃花,想着小亮爹和村里人摘桃的事,想一想,笑一笑。

她也想着孙子何时才能回来养蜜蜂,办罐头厂?

怎么一直也没个准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