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一生水的头像

天一生水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22
分享

过去现在与未来


曾志田

我再次踏入这所深山里的农村中学校园,是在四十年之后。

其时,天高云远,阳光温柔。美丽校园中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教室里琅琅书声此起彼伏;仪器繁多的实验室里的探索让学子兴趣盎然;幽静雅致的图书室里学子浑然忘我;环形塑胶跑道围绕着一个偌大洁净操场,学子们在尽情玩耍,快乐自在也在沸腾,很快盈满了整个校园,跟眼前这座像一只乌龟缩在罗霄山皱褶里的低矮窄小校舍,完全搭不上边。

时值七十年代末。我们正在校园边角上的一小块空地上滚铁环、打石子、单脚斗鸡自寻开心,老师挥舞着铁锤使劲的敲着一块用铁丝吊在樟树上的锈迹斑斑的铁片,“哐哐哐的铃声一下子刺散了我们的兴致。我们不情不愿的走进教室,好像觅食的鸡被赶进了鸡埘。教室里本来有四个窗子,但其中一个窗子破烂得实在不像话,老师就自作主张用砖把它砌死了。冬天里成捆成捆的北风从另外三个窗子往里灌,吹得我们像在旷野中毫无遮拦的小草一样东倒西歪。墙壁大多已经剥落,黄土黑灰混在一起,显示出一种年代久远的老成模样。墙体已经起了几条拇指宽的裂缝,可以清楚看见有树干正在费力的拉扯着泥墙,好使裂缝不再扩大,而蜈蚣蜘蛛之类的爬虫在里面快活的蠕动。但村干部却说不碍事,砌墙时里面就加了许多树枝和竹竿,这些就是房子的筋骨,有它们连着泥胚房子铁定倒不下来。

其实我口中的学校不能完全称为学校。它原先是一座祠堂,在破四旧的时候清空了。现在乡里要办教育没有校舍,只好拿它来充数了。一走进阴暗霉湿的教室,听着代课老师讲课,心情也跟着发霉。代课老师教过历史、政治、体育,哪科少了老师她就塞哪科。她尽忠职守的在课堂上尽可能多说,不给我们留一点儿插嘴的机会。鲁迅原名周树人对不对?鲁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不对?闰土就是封建社会农民的代表对不对?闰土麻木不仁对不对?……我们不知道她是问我们呢,还是问她自己。一节课下来,我们脑袋里只剩下无数个对不对对不对在脑袋里横冲直撞。

虽然校园是这样破烂不堪,教学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但它是山里孩子唯一能筑梦的地方。没有学校就永远没有梦想,没有通向山外、通向未来的路途。少年的脸上当然是没有皱纹,但我们心里的忧愁却像大山的皱纹一样深重。每期十几块钱的学费像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利剑随时可能会掉落下来,斩断山里孩子的学习生涯。我家也非常贫困,除了种几亩稻田和一小块地获得微薄的收成,没有其它的收入来源。而爷爷身患重病几乎没有钱治疗。每天上学看到父母亲那欲言又止的难堪神情,我像做了贼似心虚,总是慌张逃走。晚上在艰涩的梦中醒来想到再也不能上学,一生将禁锢在这个偏避贫穷的山村,泪水就蓄满了眼眶。好在最终因了我舅舅的资助,我才得以完成学业。但同桌好友刘庆却不这么幸运了。他酷爱学习,成绩也比我优秀。他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得了一种不好治的病,弟弟又要上学,生活费治疗费学费……其实这个家庭什么费用无法承受。他是家中长子,只能辍学。那个铅灰色的傍晚,他一个人默默收拾完书包,转身走进了沉滞的夜色,背影一点一点的被夜色吞噬,弥散着无边的孤独和绝望。那个孤独绝望的背影深烙在我的心底,也必将跟随着他漫长的一生,并且随时引发他长久的不可抑止的阵痛----我们痛彻心扉的领悟到苦难并不是财富,贫穷绝不是荣耀。

四十年后,我跟随市教育局的同志到罗霄山区农村中学调研。罗霄山走着走着,就走成了大布袋,徐徐把许多个村庄装了起来。高山入云,小泉吟低,橙黄的秋草,洁白的云帆,碧绿的藤萝,还有满山满岭被秋霜皴染成红黄相间的丛林,如《秋日私语》烂漫、空旷、静谧又深远,让我收获诸多惊喜。更让我惊喜的是山区里农村中学校园每一所都气派堂皇。这些设计理念领先、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省级标准化学校,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罗霄山脉的崇山峻之间。市教育局的同志介绍,农村中学校园大抵经过三次大的变迁。第一阶段是八十年代,也就是普及初等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时期,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举全国之力兴办教育,基本解决了校舍问题;第二阶段是新世纪初,国家大力改造校园校舍,进一步完善硬件、软件设施,如“农远工程”就惠及千万农村中小学;第三阶段是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各省政府将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点建设纳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省市县三级政府均成立领导小组,把标准化教学点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还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全面改薄工程等,促使农村学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我的母校就是这些省级标准化学校中的一座。花园式的校园器宇宏伟的盘踞在半山,前有妩媚的洣水河多情环绕,后倚笔架峰耸入云天。踏入母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耸立如擎天柱一般的高标准现代化教学楼,“育才楼”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左边是融音乐教学、美术教学、图书室等为一体的庄重雅致的综合楼及宽敞的学术报告厅;右边是干净规范的餐厅和气势辉煌的会堂;后面是宽广的操场还有周围铺上塑胶的洁净跑道。整个校园采用褚红作为主色调,色彩明快,宛如栖居在黛青山脉之间一片充满诗意的红树林,更如一团熊熊燃烧光芒四射的红色火焰,让山山岭岭瞬间生色,灵气勃发。

随着优美悦耳的音乐铃声,同学们像飞舞的蝴蝶回到了教室。课堂上我们看到老师朱琳正在用多媒体互动电子白板给孩子们上课。教学内容可以在白板上通过动画演示,还能对书写内容进行拖曳、加粗、旋转,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争相讨论发言,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走向教学楼顶部遥望,已致富的山民新建的漂亮民居群星捧月般簇拥在周围,教学楼拔地而起似乎已经超过了山的高度。远山已经失去了质感,只留下一抹青绿色的形态贴在远天,再也不会成为山里孩子的禁锢,反而成了美丽校园的规模宏大的天然背景。

除了几棵年龄久远的樟树,我再也找不出母校四十年前的一丝痕迹,让人感慨万分。校长周德兴致勃勃的给我们介绍:八十年代,学校只是兴建校舍,许多设备还不完善,以后多年也是不断修造,跟城里学校总有差距。十八大以来政府加大投资,农村学校按省级标准重建,校舍比城里学校还漂亮,设备比城里学校还完善,我们有充足的信心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评估认定。如今校园面积扩展到72亩,环形塑胶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综合楼、餐厅、宿舍,各个功能区齐全;拥有多媒体教室20间,还拥有微机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心理咨询室等;新招进来的教师都是本科学历以上,音体美课程全都开齐;为了保障贫困家庭孩子上学,政府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免学杂费,发放乘车补助、生活补助,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校园随处可见孩子洋溢着快乐幸福的微笑,恰如这山中秋季无比灿烂明媚的日光随处播撒。

母校由过去贫瘠山区的简陋农村中学,蝶变为设施一流的省级标准化学校,折射的不仅是整个中国农村学校的巨变,也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精准脱贫,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国家统计局、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2017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62.0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4.14%。这是自2012年首次超过4%以来,连续六年保持在4%以上。确保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超过4%,不仅是为了保障教育事业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为了履行办更好的教育的庄严承诺,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堂皇大气、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花园式校园,让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远山如黛,诗一般洁白的云朵飘荡在校园上方海水般湛蓝的天空,阳光温柔的洒落。最多情的河流对着最妩媚的花朵,最雄伟的山峰对着最美丽的校园,脚下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已朝着丰饶和美丽蝶变。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农村中学的华丽蝶变印证了国力逐渐强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对学子的深情哺育必将换来莘莘学子的倾情回报,必将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站在大山深处的学校,我们可以清晰的望见祖国无比壮阔美好的未来。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写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的教育成就,赞!

天一生水   2018-11-23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