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没有失去亲人的人,体味不出这句古诗的含义。
母亲离开人世已近二十年,我时常想念我的母亲,尤其到了清明节。
母亲命苦,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母亲上边还有个哥哥,比我母亲大九岁,十八岁就到淮北煤矿当工人去了。失去了双亲,母亲像一只孤独的羔羊。母亲说,她那时最怕过冬天,因为没有像样的棉衣,穿着邻居送的一件露着棉絮的破袄,也没有棉鞋,穿着一年四季不离脚的单布鞋,而且已是前露脚趾后露脚根。由于年龄小,又不会做饭,靠吃百家饭生活。到了晚上,睡在用麦草铺的地铺上,上面盖一个单薄的被子,常常半夜被冻醒。整个冬天,母亲的一双手和两只脚都冻肿冻烂。
母亲十八岁和我父亲结婚,我父亲家的日子过得也清苦,但是有了亲人和亲情,母亲倍感温暖。母亲一生善良、勤劳、宽厚,友爱乡邻。记忆中,每年八月十五,我家都要杀一只鸡,这是我最期盼的生活,但是,鸡肉做好了,母亲总是盛一碗让我给我的堂妹端过去。母亲总是对我说:“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别人一点,也是一种幸福”。
母亲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是,对我从不吝啬,她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我。每次赶集回来,母亲总是给我带回烧饼或者包子什么的,她自己饿着肚子回家做饭吃。母亲的裤子已经穿好多年了,但,仍舍不得扔掉,也不愿买新的。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母亲从柜子里拿出一件新褂子,天蓝色的中山装。这是谁的褂子,我问母亲。这是给你买的,看看穿上可合适,母亲说着把褂子递给我。看着母亲穿一身的破旧衣服,我愣了半天没接母亲攥在手里的新褂子。
1998年,我在县城里有了一份工作。无论平时工作多忙,逢礼拜天我都要回乡下老家看看。回到家里和母亲聊聊乡间的奇闻趣事,倒有说不出的心情舒畅。
母亲住的小院里,一到夏季就种上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韭菜。在小院的四角还栽有无花果、柿子、桃树、石榴等果树。搬两把凳子和母亲一块坐在小院里,看着满园开着黄花、白花和翠绿的黄瓜、豆角的藤叶,东拉西扯着家常,心中无限的惬意和愉快,这是我母亲最快乐的时候。母亲说,这些菜都未上化肥,也未打农药,是最好的绿色蔬菜。临回城时,母亲还要给我采摘不少她自己种的菜,大包小包都装满。母亲说,在城里吃不到这么新鲜的菜。
一天,父亲打来电话说,母亲得了急病,在县医院。电话里没说什么病,就挂上了。我急忙赶到医院,母亲得的是突发脑溢血,没等到推进手术室,就静静地走了,那年母亲五十六岁。母亲走的很突然,没留下一句话,也没来得急看儿女一眼,就走了。看着母亲安祥的面容,我已泪流满面,并失声痛哭。人生之痛,莫大于失亲。这时候,我才体味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关于母亲的故事还有很多。当我一个人独坐时,我总是想起小时候听母亲常常给我哼唱的一首歌:
菠菜叶溜地黄,三生两岁没了娘。
跟着爹爹还好过,就怕爹爹娶晚娘。
娶了晚娘三年整,生个弟弟叫二郎。
二郎穿新我穿旧,二郎吃肉我喝汤.......
虽然这不是母亲的经历,但是,却唱出母亲同样的苦难生活。要不然,母亲哼唱这首童谣时,为何总是眼含泪水。
母亲,如今,儿子生活过好了,可是,您在哪呢?对了,您在天上看着我笑呢。因为母亲生前说过,等我过上了好日子,她就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