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昌言的头像

昌言

网站用户

剧本
202412/21
分享
《陈杰祥竹山传奇》连载

第二章 师恩如岳

·时间:1815 年,盛夏时节

·地点:李东山私塾

·画面:阳光炽热地烘烤着竹山县得胜镇庙垭村,李东山私塾内,陈杰祥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手中的书本被他反复翻阅,纸张都微微有些起皱。周围的同窗们有的在低声讨论,有的在摇头晃脑地背诵,而陈杰祥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面前的《论语》上,试图解开其中一处晦涩难懂的章句,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浸湿了书页,可他依旧苦思冥想,不得要领。

·画面切换:李东山先生在讲台上批改作业,偶尔抬头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很快便注意到了陈杰祥的异样。他放下手中的笔,缓缓起身,踱步走到陈杰祥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陈杰祥猛地从沉思中惊醒,看到先生站在身旁,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李先生微笑着示意他跟自己来,陈杰祥赶忙起身,跟在先生身后,走出了私塾的房门。

·场景描述:李先生引着陈杰祥来到庭院中的古树下,那棵古树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巨大的天然绿伞,将炽热的阳光严严实实地挡在外面,为师生二人营造出一片清凉的小天地。李先生抬手示意陈杰祥坐下,自己也在一旁的石凳上落座。他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片刻后,缓缓开口,从孔夫子的生平讲起。他讲述着孔夫子周游列国时的艰辛与执着,在陈蔡之地遭受围困,断粮多日,却依旧坚守着传道授业的信念,不曾放弃。陈杰祥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敬仰与专注,随着李先生的讲述,他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位伟大的圣贤在乱世中奔波,只为传播自己的学说,拯救天下苍生。

·画面推进:李先生接着深入剖析儒家思想的脉络,旁征博引,列举了诸多本地的典故。他讲到本地的贤达之士在灾荒之年,开仓放粮,赈灾济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儒家的 “仁爱” 思想;又提到曾有学子外出求学归来,放弃繁华都市的优厚生活,毅然回到家乡兴学,只为让更多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便是儒家倡导的 “担当” 与 “回报”。李先生的声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陈杰祥时而皱眉思考,时而点头领悟,随着夕阳西下,余晖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二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终于,陈杰祥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豁然开朗,瞬间明白了那处章句的深意,激动得眼中泪光闪烁,“扑通” 一声跪在李先生面前,对恩师感激涕零。李先生连忙扶起他,欣慰地说道:“杰祥,为师知你聪慧且好学,望你日后能传承师道,精研学问,切实践行儒家精神,莫要辜负这大好时光与一身才华。” 陈杰祥重重地点头,坚定地立下志向,将来定要凭借所学,造福家乡,让儒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

此后,陈杰祥更加勤奋刻苦,不仅在儒家经典的研读上深入挖掘,还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的学说,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思想内涵。他时常与同窗们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悟,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私塾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同学们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李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陈杰祥的教导也越发用心,倾囊相授。

然而,平静的求学时光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竹山县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陷入绝境。私塾里也有许多学生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家人维持生计。陈杰祥心急如焚,他找到李先生,商议着如何帮助乡亲们度过难关。李先生带着陈杰祥四处奔走,联系官府和乡绅,组织募捐和赈灾活动。陈杰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向各方人士讲述灾区百姓的惨状,呼吁大家伸出援手。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筹集到了一批粮食和物资,缓解了部分百姓的燃眉之急。

经此一役,陈杰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儒家 “经世致用” 的思想,也明白了自己的 “义胆” 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学问追求上,更要在面对百姓的苦难时,挺身而出,有所作为。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未来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要以恩师为榜样,坚守正义,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家乡和百姓,让儒家的光辉在竹山这片土地上永不黯淡,成为百姓心中真正的豪杰与楷模,不负恩师的教诲与期望,将所学化为实际行动,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与生机,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用一生践行那深埋心底的 “义胆” 誓言,成为竹山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传承那不朽的精神与信念。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