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件文物都会说话。如果你走近它,来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它会孜孜不倦地向你诉说那些兴云致雨的传奇,那些沐月浴风的遇见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无论跨越多少时光,总会在光影里来来回回地重叠,于历史的回音里,采撷其惊艳的风采。
一
秋日的上午,我开启了松风阁之探的旅程。
几缕轻薄的阳光从350余年的枫叶中挤进来,“松风阁”三个字在叶片的光影中,便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青州古城偶园内的这座无梁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天启年间 (1596年—1627年),原衡王府东花园内。70余年后,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将其修建,并取名曰“松风阁”。
历经明清时期的松风阁,已走过了近500年,虽饱经风霜,依然巍然耸立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尝一世人间欢笑,饮一生风雨慰藉。
松风阁是一座冬暖夏凉的温室,下部为石基砖墙且双券无梁殿式结构,整座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也不用寸木寸钉,自基至顶全用砖石垒砌成券洞顶。原建筑顶部曾建有有楼阁,现阁楼无存。
冯春荣女士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为我提供了这座阁楼的建筑数据。
该建筑总面积76平方米,东西宽8米,南北长9.5米,外形接近正方形。其外墙厚度为1.35米,室内面积约为33平方米,东西宽2.8米,南北长6.2米,高3.55米。顶部为拱形,建一隔墙将其分为外室和内室两部分。隔墙上建有两个轩窗,我坐在内室透过轩窗可以看到外面偶园四大奇石之一“宁”石,静默在那里。“宁”字在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释义“所愿也”。另外,“宁石”立在明高唐王朱厚煐屏风与松风阁门之间,也有一定的讲究,意味“积聚”。小阁南墙中间建有直径约为0.8米长的圈门,无论是坐在内室还是外室,从圈门可见佳山堂东侧大石桥以及假山东麓的山水相依、古木相拥,犹如一眼望山山不尽,聚耳听风风不休的其境。
从数据显示和史料记载,松风阁仅墙体占去了一大半的面积,如此厚度的墙体,其保温效果很好。可见这是主人精心建造的一座修心养性之所,可品茶、可赏景、可悦目、可聆风、可捻云,亦可挽得弦月对箫声。
这一切涌来的人间奇胜,在冯溥曾孙冯时基《偶园纪略》中记载可以得到答案:友石亭西,一小斋,斋西有池,蓄鱼;亭东南,石台陡起,有阁曰:“松风”。下为暖室,乃冬月游憩处。循台而南,入搘绿门,大石桥跨方池,桥尽西转,即佳山堂。堂南向,正对山之中锋。堂前花卉阴翳,阴晴四时,各有奇趣。……依东山、北入方池,涧北即山阿,为小亭,曰:“卧云亭”,亭后石径崎岖,攀援而升,为山之东峰。北下,山半有斗室,曰:“山茶房”,房前缘石为径,北登松风阁,阁后下石阶十余级,为友石亭之左。(《光绪益都县图志》第157页)
《偶园记略》中描述园中的松风阁,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冯溥卸任之前已落成,其形制是典型的明代拱券无梁殿,且其位于东苑最内部,阁下暖室是冯溥冬月游憩处。
道光元年(1821年),临朐文人李廷枢陪同儿子到青州府学考试,期间游览偶园,文章也写到松风阁:
桥北为门,作坊形,额以“搘绿”,石屏对立,刻草书。颇精好。屏侧为阁。西向,其上如平台,其内邃幽如温室。(李廷枢《巨平文集》)
明石桥北首连着松风阁南墙,门额题“搘绿”,必定有一定的深意。《尔雅·释训》中“榰,柱也”之意,另外“榰”还有一种释义,支撑。门南石桥浮云,门北阁楼叠翠,一个“榰”字,将其美景相连,犹如宋代诗人王禹偁的“山翠楼频上,云生杖独榰”。
古今往来户牖之美成了古今文人雅客的诗与远方,临窗而坐,窗里是人生,窗外是世界。老子《道德经》中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从遮风避雨、通风采光,到选材、装饰,已成为艺术下的生命之美。松风阁两面墙体上所建轩窗的位置,也成了唯美的风景。
在古代,户牖是一种显示主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标志。松风阁底部石基有十五层,每层石块都经过石匠们精心雕琢,一锤一锤地敲下去,接着錾出一条条斜纹,厚度约0.15—0.20米。北墙角处是一块高约2.5米,宽0.6米的石板,多年的风雨侵袭,依然可见被石匠用錾子錾的道道斜纹。从石基上部至阁顶用16层青砖垒砌而成,在一切靠人力的年代,仅选取这些石块材料,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松风阁正面墙体石砌错落有致,门窗上方皆为拱形门洞,上方由三块长宽均匀且有弧度的青州特产石砌而成。建造一座“拱”门洞,不只是体现一种艺术风格,其造型还能承载重量,实用价值也高。这座无梁而筑的松风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从而展现了古代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明末清初诗人安致远在忆《衡藩故宫》中写之“梁苑离宫曲水滨,朱门回首已成尘。荒台废沼前朝迹,细雨斜阳故国春。小阁新晴巢燕垒,孤松夜雨泣龙鳞。兰亭水尽犹呜咽,萧瑟西园作赋人”,诗中的“小阁”指的是重建后的松风阁,从而也说明了这座小阁属于明朝遗物。
乾嘉之际,偶园包括假山在内的部分园林已对外开放;至光绪年间,“山石树木,大概虽存,而荒芜殊甚”(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至迟民国期间宅第已改为宗祠,存诚堂称为“文毅堂”。花园内主要建构筑物仅存“偶园”门及高唐王篆书石屏、松风阁、佳山堂、近樵亭、大石桥,直至抗日战争之前,假山及园中古柏、奇石、古腊梅仍保存完好。根据2000年4月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潍坊市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青州偶园为“古建筑”类别。偶园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建筑现存有偶园街冯府大门、存诚堂(又名文毅堂)、冯氏小宗祠(偶园街175号)、佳山堂、松风阁,及建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左右的大假山;大假山由东、中、西三峰及山脚溪涧和大方池组成,包括大石桥、近樵亭、卧云亭,及榰绿坊与山茶房建筑基址等假山的有机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为1250平方米。
二
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总有一些过往在岁月的间隙中相遇。而这里的“松风阁”,可否与穿越了569年光影的宋朝时期黄庭坚笔下的“松风阁”有过渊源?
皇佑元年(1049年)与至和二年 (1055年)间,黄庶任青州通判,当时黄庭坚约六岁,随父母旅居青州四五年。他在七岁时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垅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居青州期间的美好生活,让他终生系怀,每次想起来依旧情深涌怀,他曾诗曰“营丘之下,有宅有田。梨枣兮觞豆,耘耔兮为年”。黄庶经常以品德高尚的古人来激励自己,时时以国家大任为已重。在他的耳濡目染下,黄庭坚自小根植其父的优良传统。他是苏轼的门生,俩人在诗词创作上很有成就,被称“苏黄”。黄庭坚三十四岁时给苏轼写信,苏轼回信《答黄鲁直》说:“我一生之中唯恐不能与您相交,今天你不惜辱没自己的才华如此待我,实在是让我又喜又愧。”
世上最难能可贵的是相识满天下,知己仅一人。“松风阁”是黄庭坚于晚年作品。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去世后,第二年宋徽宗崇宁元年 (1102年) 九月,他与朋友游湖北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因下雨未能回家,便在此过夜。他听着松涛成韵,后以情抒怀,想起曾经屡遭贬职的“东坡道人已沉泉”而写了这首诗。深夜里书童都睡了,他在无人磨墨下,用鸡毛笔蘸淡墨书写而成。后其《松风阁》在中国十大行书中,排第九。
《松风阁》诗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宋朝为向民收藏,后归贾似道,又迭经明顶元汴、清安岐,而入清内府。清道光年间此帖曾到鄂籍王家璧(孝凤)手中。直至现在众多书法爱好者皆喜欢“黄体”,比照仿贴临摹。
明朝时期的青州重视教育,尊崇贤达。冯溥向来崇尚贤德之人,黄庭坚的文品、人品以及他的名作《松风阁》都令他敬仰。
人生总有一些奇遇,在一个诧然的瞬间,与心中的一个念想不谋而合。康熙十年春(1671年),冯溥带着叠石家张然一起回青州,设计、建造偶园。一个夜幕当空的晚上,他站在大石桥上,听着假山东麓上松涛阵阵润耳;闻着清澈的瀑水,缓缓流入池;望着星子默默相依阁楼,恍然与黄庭坚《松风阁》中的“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不谋而合吧,故给这座无名小阁起名“松风阁”。此时的“松风阁”不仅是代表一座建筑的名字,还饱含着他对贤德之人的无尚敬仰之情。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廿六日,康熙下诏允许冯溥致仕,加官太子太傅。并赐御制诗一首,诗曰:
环海消兵日,元臣乐志年。草堂开绿野,别墅筑平泉。
望切岩廓重,人思霖雨贤。青门归路远,遗兴豁云天。
同时,康熙还赐他“适志东山”篆章,命讲官牛钮、陈廷敬传谕说:朕闻山东仕于朝者,彼此援引,造为议论,务有济于私,又居乡多扰害地方,朕审知其弊。冯溥久居禁密,可教训子孙,务为安静。
天下太平才有人间盛世,才能闻得松涛如“风鸣娲皇五十弦”之音。松风之声,可以洗净人耳,不须用那菩萨清泉。身居官场多年,他尝尽了尔虞我诈的日子,此时回到养老之居,在小阁上吟风弄月,赋诗作歌,如此的悠闲自得正如其愿,也如庭坚所愿。
三
五百年的光阴,在历史的回廊中穿梭。松风阁历经了明清时期的繁华与衰落,如今风华依旧,载一阁风月诉流年,跨一世情怀话往昔。
七十四岁的冯溥衣锦还乡,在青州引起极大轰动。他自八月出发,秋光正好,经过卢沟桥时,“澹远秋光浮绛霄,芦沟风细水萧萧”;过岛涿州时,“深秋鸿雁愁将远,旧业声华念式微”;过白沟河、雄县时,已是“柳堤秋晚犹全碧,荻港风和未覆花”;过献县、阜城县、德州时,“风寒霜落菊应黃,去岁登高忆醉乡”;过禹城时,“庾佩良朋犹在眼,不知此地过重阳”;过宿齐河县、济南至章丘,一路诗词相伴,直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十五日才到达青州。到达之日,青州城为之空巷。官吏百姓夹道拜迎,直至十里长亭,拥挤不得行。
冯溥在其诗作《行路难》之一中曰:“……昔日信陵谋孔艰,车骑喧阗老抱关。太史犹记东门里,过者徘徊不忍还,呜呼蹑屠担签日三喟,人生报恩会有地。”戎马半生历经千般苦万般难,唯有家带来温暖。他一回归偶园便迫不及待地游玩,即兴赋诗“园行策杖更扶孙,笑指松筠旧植存。老去云川欣再晤,醉来俯仰竟忘言。漫愁薄殖田无获,且喜闲居道自尊(冯溥自《初归游佳山堂园》 )”。因为心怀“人生报恩会有地”,他才会释然面对一切荣辱与得失,晚年归隐,甘于平凡。冯溥在偶园里过着惬意的生活,琴棋书画、吟诗赋歌,让每个日子都活出了精彩。
“茶汤春饼花朝,小阁良朋久要”,松风阁踞于石台之上,掩映于松柏之中,为假山最高处,是冯溥登阁读书赏景待客之处。冯溥悠闲时刻,便登上小阁,遥望四方美景。《佳山堂诗二集》卷四、卷五都写到关于松风阁的诗。他特意写了二首《小阁》,足以看出他对其处所爱。“小阁寒风喜不侵,远山奚必白云深。残书乱束聊遮眼,良友高谈可问心。……”(摘自《佳山堂诗二集》卷四《小阁》其一)
穿过“搘绿”门,便是相连的明石桥,沿着石桥东侧假山,一条蜿蜒崎岖的小径可登上小阁。在冯女士的带领下,我沿着小径登上小阁。小径两侧怪石嶙峋,周边几株古树回绕。据史料记载,偶园内现存有24株明清古柏。靠近小阁入口处,东侧围墙边有一株700余年的侧柏,自然而生从根部分成了三干(据悉原为四干),每干大约0.6—0.7米粗,像忠义仁勇的桃园三结义,挺拔耸立在那里。入口东西两侧,各有两株酸枣树,造型优美且都是两干一立一斜生长在一起,远观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酸枣在华夏两千多年的《诗经》中称“棘”,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诗。而偶园里这些历经五百余年的酸枣树,它的存在必定是有一定的寓意。说来奇怪,这座明清时期的假山,从西峰到东峰,众多酸枣树和侧柏出现两干并立生长,而且史料记载是自然生长,这其中的缘由也必有一定的深意可探。
古城偶园的古树有30余株,2023年10月,潍坊融媒录制的“寻找绿色文物”,便是在此拍摄的。我跟随任继子记者一起参观了松风阁入口处的松柏及枣树,作为一名录像师对艺术追求很有品味,他也忍不住被这些古树的造型之美赞叹不已。
登上阁顶,可俯瞰揽胜偶园全景。西面是望春楼、依松阁、一草亭、十三贤石园、甬道两侧明朝桂花;北面是丁香园、北海世家、紫藤长廊、牡丹园、问石亭、友石亭;东面是云镜阁、风荷亭、莲池及容膝亭;南面越过佳山堂,隐约可见云门山顶行云浮游。纵然一阁风月不相同,但四季美景可入诗。冬日里皑皑白雪映园,此时松风阁的美也有冯溥笔下的“雪晴小阁倚朝晖,馥郁梅香晴入衣”。松风阁东墙外有一座临水而建的揖峰斋,旁边栽有古腊梅和杏树,后古腊梅因保护移栽而死,他在《花朝戏为六言绝句》之一中写道“墙外杏花几树,溪边弱柳千条”。春日里,阁前350余年的五角枫冒出黄黄的嫩芽,周边丁香、紫藤、牡丹、芍药相竟绽放,吐露芬芳。若在细雨绵绵时节,尤逢冯溥的“花树参差莺燕娇,闲云浮动欲遮桥。高峰隐约含朝雨,小阁低回听晚箫”。夏日可见池内荷风轻舞,闲云绕阁,还有元稹的“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一不小心就溜到偶园里。
秋日的偶园因落叶缤纷成为“网红”打卡地,在“高颜值生态”里体味自然之美,增添了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独特韵味和情趣。秋末的松风阁前松涛阵阵,阶上落叶重重,恰似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此时,不窥牡丹枯零,不叹丁香旧踪。只念北风起,叶落满园,无语也倾城。
美女画家安米坐在落叶中作画。她说:“在松风阁前望着落叶纷飞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听着佳山堂内的古筝曲,看着落叶纷飞,感觉眼前浮动翩翩,仿佛是冯溥的故事在演绎着,让我的笔墨下都是温暖的色彩。”
五百余年转眼而逝,松风阁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建筑特色,成了人人采撷的风景。近日,青州古装儿童剧《史记故事》在青州古城取景拍摄,其一便选择在松风阁前拍摄。7月中旬暑期,绿茵铺地,鸟鸣入耳,荷香阵阵,两个穿古装的小男孩坐在阁前下围棋,我望着他们在我的镜头里惬意自在的样子,突然想到了冯溥的《佳山堂消暑图》,那幅文物中的炎炎盛夏不正于此处吗?他们手中的棋子,轻轻叩响着历史的回音……
来自诸城的演员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穿着粉色的汉服,站在松风阁东临的莲池旁,指着绽放的不住地喊道:“太美了!”她看着我带着相机拍摄,
青州是书画之乡,古城的每一条别致的街巷、每一棵苍劲的古树、每一处精致的建筑,画家们用笔墨勾勒出独特的古城之美,表达对家乡的热爱。2023年中秋节,“寻美山东·画游古城”青州古城写生作品展在民间收藏博物馆开展,展览以青州古城写生为主,共展出70余幅优秀作品,其中青州美协副主席鞠孝军分别在中秋节以及春季创作了两幅《松风阁》水墨画。他把这座古建的风貌,原生态地绘画出来,一笔一墨皆风情。
总有一种过往,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青州古城特聘摄影师米宏伟老师,一年四季把松风阁最美的样子记录下来,然后发给我。我沉醉在一幅幅美景里,那些余光轻摇的瞬间,仿佛在历史的长廊里穿越,我笔下的文字瞬间也轻柔了起来。
目前,众多艺术家把佳山园南侧的假山看作是一幅山水画卷。著名山水画家仝凌飞从“起承转合”创作步骤来描述,松风阁是山水画中的“合”,因其立在最高处,整幅山水画起于山止于阁,始于自然结于人文。因其对松风阁之爱,在一个初夏的日子里,他特意创作了一幅水墨画《偶园松风阁小景图》。小阁隐约,绿意盎然,古树苍劲虬曲,整幅画面给人静中有动之感。
岁月沧桑,历史不凡,在青州古城,传统与现代交融,在一座座文物中,它像一朵绽放的花朵,灿烂了中华文明。